中工网讯 (中工网记者 杨晶)9月14日,“壮美黄河——第十三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们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的万荣县,走进田间地头,在丁樊村的万亩苹果园,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田园聚林下养殖乌鸡立体生产循环农业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

在发布会上,中国药膳研究会为田园聚黑乌鸡养殖基地农民代表颁牌。

颁牌仪式

万荣县地处山西省运城黄河金三角,黄河东岸,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的峨嵋岭地带。北纬35°,境内最高海拔1400余米,苹果产区海拔600-800米,属黄土高原,日照长,温差大,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生产水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

据统计,万荣县水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而丁樊村种植苹果近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是万荣县的果业大村。苹果种植成为丁樊村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村民以果致富的主导产业。每到收货的季节,那一树树挂满枝头的红苹果,不仅承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也满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期待。

由于发展时间早,果品味道独特,丁樊村曾以“五子登科”的“走出家门断果子、责任田里栽果子、田间地头讲果子、家家户户储果子、天南地北卖果子”而享誉三晋大地,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授予山西省小康示范村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苹果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该村传统种植的苹果果品老化,优势减弱,加上农资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苹果种植成本高企,农民收入降低。如何找寻新的出路,成了丁樊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苹果树下的黑乌鸡

近年来,丁樊村改变观念,改变品种,改良树形,提高品质,以生产无公害苹果、绿色产品和有机水果为特色,被国家认证1500亩有机苹果基地。除此之外,村民在发展果业的同时,开始在林下经济做文章,“红”与“黑”在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红苹果树下养起了黑乌鸡,并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在全村进行推广,为丁樊村经济腾飞注入了新活力。

谈及为何选择乌鸡作为林下放养,中国药膳研究会专家表示,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其他鸡种不能相比的。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乌骨鸡甘平无毒,补虚劳羸瘦,治消渴……”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为历代皇宫贡品。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鸡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因此,乌鸡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值得挖掘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万荣县田园聚林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的经济合作组织。该合作社由多户村民入股组建,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和林下循环经济为目标,提高社员的组织化程度,并为社员提供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合作社+科研基地+产业公司+农户+市场”的管理模式,使农民的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大市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此外,该合作社还与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药膳研究会、万荣县田园聚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合作单位,并被授予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标准推广基地、山西农业大学林下经济实验推广基地、万荣县田园聚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富民示范基地等。

丁樊村依托合作社积极探索,利用现有果业资源,依靠含多种元素的野生草,生产无公害产品,为本地及周边果农趟出一条“果树养鸡、野草育鸡、鸡粪肥地、鸡效务果”的林下循环经济增收新路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