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常珍珍 通讯员 廉玉
近日,沁源县举行2023年上半年乡村振兴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推进活动,对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导。
一天半时间,12个乡镇、28个重点项目集中接受“检阅”。
这既是一次年度工作的“期中盘点”,也是一场比拼争先的“现场教学”。通过看亮点、比干劲、晒实绩,激发全县上下比学赶超、担当作为的干事动力,营造对标一流、奋勇争先的干事氛围,推动沁源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新突破,展现新作为、新气象。
争优,比学赶超干劲足。
漫步在沁河畔,岸边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这是推进沁河源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取得的成效。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源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分两期实施,从水资源调度、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河流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与治理、环境污染治理五大方面推进。一期为沁河源头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项目;二期为沁河沁源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全县12个乡镇。
“沁源县还建设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水资源数据中心,为全县管好水资源、用好水资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项目专班班长胡庆杰说。
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往来穿梭的工程车辆、铆足干劲的忙碌身影……当下,沁源城乡处处呈现出加快项目建设的“奋进图景”。
县城建设红星塔片区项目加速推进;胜利路地下管沟建设快马加鞭;新建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医技楼、行政楼已封顶,住院楼正进行屋面封顶,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行在青山绿水间,走进项目工地里,看到了不足,增强了压力,坚定了信心,做到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方向。
争先,产业发展势头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走进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种植基地,一片绿意葱茏,35亩草莓苗长势喜人。
董家村利用村里的闲置大棚,招引山西高地草莓育苗有限公司落地,推动村企优势互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小小草莓苗,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让更多乡亲搭上了“致富快车”。
草莓结出致富果,产业催开增收花。与草莓产业一样,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支柱产业。
王和镇发展苦参种植,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12个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委,推动企业与村集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动苦参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每个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
郭道镇金瓜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为全县菜农搭建销售平台,销往太原100余家销售网点,运行良好。
景凤镇琵琶园村中药材加工、韩洪乡定湖村食用菌种植、交口乡洪林村旱地西红柿种植、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肉牛养殖、中峪乡渣滩村香菇种植等项目多点开花,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动能。
项目投资热,发展势头足。抢时间、抓进度、提效率,以乡村产业“一马当先”引领高质量发展“万马奔腾”,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争效,项目建设成效显。
生态修复成绩亮。沁河沁源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已基本完工,大水网保障工程全速推进,水资源数据中心建成,县城西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工……沁源县做好治水、兴水、用水这篇大文章成绩亮眼,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多元化。
民生项目推进快。围绕紧扣“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发展思路,实施了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县城建设、大路网、大电网、大水网等项目全速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新建县人民医院、太岳中学、红星幼儿园等重点民生项目,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满。
农业产业项目新。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花卉种植、林麝和湖羊养殖等新产业、新项目催生发展活力。
干起来,就有万千气象。2023年,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26.77亿元。其中,开发区签约项目6个,签约资金21.5亿元;招商中心签约项目4个,签约资金5.27亿元。
以赛促干,以竞促进。
“四敢”激发的豪迈士气、持续上扬的经济曲线、洋溢幸福的灿烂笑脸,勾勒出沁源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奋进征程上,沁源县重实干,扬风帆,破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