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种植树图片素材_种植致富树图片_致富种植树图片高清

“陇南在脱贫攻坚路上走出的新天地,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得益于陇南人的勤劳苦干,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倾情相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1月8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陇南捐赠全国产区油橄榄苗木,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甘肃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介绍,陇南市政府为了表达一颗感恩之心,放大产业的扶贫效应,帮助国内其他贫困区培育产业,助力全国同步脱贫,于2019年11月,向全国发出了向油橄榄适生区贫困地区赠送油橄榄苗的公告,决定面向全国油橄榄适生贫困地区赠送油橄榄苗木。

一个月来,经过网络报名和筛选,最终确定了适宜油橄榄树生长的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10个省区的贫困县区,共计赠送引进选育的早实、丰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奇迹、豆果、阿尔波萨纳等优良品种2万株。

田广慈认为,陇南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油橄榄产业功不可没。作为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油橄榄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等地。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时,阿尔巴尼亚政府赠送了一万多株油橄榄树苗,作为“中阿友谊树”正式引入中国。同年3月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周恩来总理亲手栽下了第一株油橄榄树,中国的油橄榄发展史从此揭开篇章。此后数年间,油橄榄辗转桂林、柳州、重庆、贵州等地进行引种试验,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1975年,在甘肃陇南引种栽培油橄榄,从最开始种植的12亩186株,到逐渐建起种植园,再到通过考察论证,确认武都区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到国际橄榄油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第一次标上中国的名字,远渡重洋而来的油橄榄最终在被称为“最温暖的家园”——陇南武都落户生根。

致富种植树图片素材_种植致富树图片_致富种植树图片高清

近年来,陇南充分发挥境内白龙江、白水江沿岸以及西汉水流域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与适合油橄榄种植的地中海气候区极为相似的独特优势,把油橄榄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推动建立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形成了产、学、研、种、加、销相结合的现代油橄榄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

目前,陇南已引进国内外油橄榄品种126个,建成了亚洲油橄榄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油橄榄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27万吨,年产初榨油4251吨,综合产值达16.1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居全国第一;有油橄榄加工企业18家26条生产线,占全国生产线总数54条的48%,日加工能力约1400吨,每个榨季处理油橄榄鲜果近6万吨;良种引进及试验示范走在了全国前列;初榨油生产能力全国最大;新产品研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陇南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

田广慈介绍说,陇南把油橄榄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油橄榄产业真正成为适生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惠及陇南的武都、文县、宕昌、康县、礼县、西和6个县区44个乡镇、343个行政村、41万人口。适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13元,其中油橄榄产业贡献值达到2200元。近3年,通过发展油橄榄产业,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10.4%下降到了0.55%。尤其是油橄榄让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了绿装,既提高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同时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应不断显现,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广慈介绍,陇南油橄榄在产业化发展之时,科技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推进。近年来,陇南市成立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油橄榄专业研发机构,探索选育优质高产的油橄榄品种,以科技化手段提升油橄榄附加值。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陇南先后突破了油橄榄扦插育苗、适生区规划布局、丰产栽培技术、榨油工艺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油橄榄品种驯化扩区、丰产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陇南市油橄榄新产品研发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组建了3个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重大科技项目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研发出了食用橄榄油、橄榄油系列化妆品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奖项60多项。良种引进及试验示范走在全国前列。陇南市已建成了亚洲收集油橄榄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建成了甘肃省油橄榄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良种苗木1200多万株,出圃500多万株,为全国油橄榄适生区提供良种苗木、发展油橄榄产业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