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是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动教育资源供给扩容、优质教育共建共享、城乡教育加快融合,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受制于区域条件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我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仍存在一定差距,“择校热”“学区房热”依然存在。尤其在今年,市民高度关注的“民转公”学校后续招生政策也将正式落地,将对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带来较大影响。为助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教育共富”的“杭州范例”,民盟市委会经深入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具体表现
(一)学区(校际)间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同一区域内,学区(校际)间教育质量配置不均衡在主城区较为突出,重点表现在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以师资力量为例,西湖区某小学有省功勋教师1名、特级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高级教师30余人,省市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共计160余人。一街之隔的另一小学有特级教师l人、高级教师80余人,省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20余人,省市优秀教师30余人。而距这两所学校不足2公里的某小学,仅有高级教师20余人,优秀教师10余人,师资力量差距悬殊。在其他城区,此类现象也均有存在。由于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根据现有学区划分政策,直接导致学区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民转公”学校与原有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
民办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后,民办中小学得以进一步规范发展。去年7月,杭州“民转公”政策正式落地,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市民办中小学教育质量长期优于大部分公办中小学。即使在实施“民转公”后,诸如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拱墅区文澜中学和西湖区公益中学等具有民办底子的中小学,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资源还是优于绝大部分公办学校。以硬件设施为例,某“民转公”学校占地近150亩,拥有一流的校舍和教学设施。而大多数公办小学、初中占地只有一、二十亩甚至不到十亩,校舍和教学设施远远不如“民转公”学校。
(三)主城区与山区四县教育资源不均衡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在农村教育。通过加大政府资源投入,我市农村教育硬件设施方面的短板被迅速补足。但硬件均衡只是教育均衡的一个方面,农村义务教育仍面临着教师队伍建设难、优质教育资源下乡难等困难和问题。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专业水平不高,高素质教师难以招引。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受编制和经费限制,农村教师无法参加主城区的培训;部分协作型城乡教育共同体仍停留在“浅层合作”,帮扶项目开展流于形式;等等。
二、优化我市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机制,探索推行“大学区制”
“大学区制”是指将行政区域内地理空间相对集中的几所学校组合成一个区域单位,为居住在周边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大学区制”在北京、深圳和吉林等省市已有相关实践,其包含两方面要义:一是一区多校。由2所或以上学校组合成一个学区单位,共同承担片区内义务教育任务。二是一房多区。不同学区单位具有兼容性,不具有排他性。具体而言,某一居住点上的儿童既可以属于A学区,也可以属于B学区。通过实施“大学区制”,有助于缓解“择校热”“学区房热”问题,进而满足广大市民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
一是整体部署,完善管理体系。建议由市教育局牵头,设立大学区管理委员会,建立议事制度和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对“大学区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统筹协调区域内教育资源。加强“大学区制”政策制定,出台《关于推行“大学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大学区管理委员会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大学区与大学区之间、大学区与内部学校之间、大学区内部学校之间的权责关系。强化督导评价,以均衡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建立大学区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统筹资源,促进校际均衡。组建大学区时,要重点关注学区内学校的办学水平层次,采取“名校+普校”“强校+弱校”等组合形式。要推动大学区内学校“计划同盘、管理同谋、人才同用、活动共行、资源共享”,如在师资管理方面,各大学区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数量进行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大学区内学校的校长教师可以顺畅交流轮岗。以此实现教师资源统筹配置,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实现整体提升。
三是试点先行,探索有效路径。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或者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名单之外,确定2-3个区、县(市),先行先试“大学区制”,探索实践路径,形成成功经验。在试点区域实施大学区制,要充分考虑学校空间分布、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等,不宜选择幅员太过辽阔的区、县(市),因为这些地区学校相对分散,彼此之间距离较远,不利于学生就近入学。
(二)深化改革,推进优质资源下沉
在实现“教育共富”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要充分发挥名校集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扎实开展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有序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强化监管督导评估,进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名校带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各区、县(市)龙头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挖掘集团化办学核心作用,鼓励名校跨区域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带动成员学校共同进步,避免平均主义、削峰填谷。要推动名校有序扩张,对其建立分校及吸纳加盟学校的速度进行规范化控制,确保“吸纳(新建)一所,提升一所”。要完善名校集团化管理及优质师资流动规范,对每年名校流动多少名优师资、分校流动多少青年教师等形成指导性意见和规范。
二是保障待遇,提升农村教师获得感。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在继续落实、提高各类农村教师津贴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设立乡村教师教龄津贴,根据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任教年限增加补贴金额,形成动态增长机制。参照“双减”政策教师课后托管补贴发放情况,探索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补助制度,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寄宿制学校课后管理。要进一步提高代课教师工资标准,鼓励教师安心任教,稳定教师队伍。
三是共建共享,加强结对帮扶影响力。继续全面推进融合型、共建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针对农村学校与主城区学校结对形成的协作型教共体,建议建立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量化工作要求,实行捆绑考核。深化城乡学校结对互助成效,建立长远规划,确保结对学校相对稳定,避免“短平快”帮扶和“走秀式”交流。加强对帮扶工作优秀学校的表彰奖励,选树典型,提供示范。在帮扶中重点加强对乡村校长培养,建议主城区名校长、优秀校长、正高级职称校长必须要有结对并培养出优秀乡村校长的经历。推动名师乡村工作室升级,对参与帮扶的教师给予经费保证、职称倾斜。
(此文被用作民盟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的大会口头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