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牛幼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自然生存法则的不同,每种生物都存有天敌,其中天牛是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但是天牛幼虫可以用于饲养肿腿蜂、蒲螨等寄生性生物天敌,由于天牛幼期生活的隐蔽性、大多数种类生活周期很长,造成人工饲养的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到饲养盒对天牛幼虫进行饲养,提供合适的环境,保证幼虫的正常生长。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保湿效果较差,大大地降低了野外幼虫的存活率;

(2)传统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饲养盒在室外使用时,遇到大风时,容易将顶盖掀起,损坏幼虫的生存环境;

(3)传统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幼虫的排泄物不便于进行收集处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湿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包括饲养盒主体和木条,所述饲养盒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木条,所述饲养盒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成虫收集盒,所述饲养盒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透风孔,所述饲养盒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结构,所述饲养盒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湿结构;

所述保湿结构包括外吸水棉,所述外吸水棉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吸水棉的内部设置有内吸水棉,所述外吸水棉和内吸水棉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湿膜,饲养盒主体内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通孔在饲养盒主体内部的顶端均呈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收集结构由集料盒、把手、筛网、连接座、连接板和放置槽组成,所述筛网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内部底端的一侧,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集料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网状直径大小相等,所述集料盒处于筛网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外部的宽度小于放置槽内部的宽度,所述连接板和放置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由顶盖、凸块、通槽和连接杆组成,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的顶部,所述凸块的外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凸块和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径小于凸块的内径,所述通槽关于饲养盒主体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不仅实现了保湿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了幼虫的存活率,实现了固定结构,将顶盖和饲养盒进行固定,避免恶劣天气对饲养盒造成损坏,而且实现了收集结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1)通过设置有外吸水棉、内吸水棉、保湿膜和通孔,使用时,将水喷洒进通孔的内部时,通孔的底部设置有外吸水棉和内吸水棉,将水进行吸附,外吸水棉和内吸水棉之间连接有保湿膜,对吸附的水进行保湿,保证饲养盒主体内部的潮湿环境,提供给幼虫舒适的生存环境,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2)通过设置有集料盒、把手、筛网、连接座、连接板和放置槽,使用时,饲养盒主体放置在室外时,遇到天气不稳定时,需要将顶盖和凸块固定,避免大风将顶盖掀起,影响幼虫的生长,通过将顶盖卡在凸块的内部,把连接杆插入通槽的内部,从而对顶盖和凸块进行固定,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有顶盖、凸块、通槽和连接杆,使用时,幼虫的粪便通过筛网掉落在集料盒的内部,收集一段时间后,将集料盒内部的粪便进行处理,拉住把手,把手连接在集料盒的一侧,集料盒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板,将把手向外拉动时,连接板在放置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集料盒拉出,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饲养盒主体;2、外吸水棉;3、保湿膜;4、内吸水棉;5、木条;6、通孔;7、成虫收集盒;8、收集结构;801、集料盒;802、把手;803、筛网;804、连接座;805、连接板;806、放置槽;9、固定结构;901、顶盖;902、凸块;903、通槽;904、连接杆;10、透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包括饲养盒主体1和木条5,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木条5,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成虫收集盒7,饲养盒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结构9,固定结构9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透风孔10,饲养盒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结构8,饲养盒主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湿结构;

请参阅图1-4,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还包括保湿结构,保湿结构包括外吸水棉2,外吸水棉2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的内侧壁上,外吸水棉2的内部设置有内吸水棉4,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湿膜3,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通孔6,通孔6的直径相等,通孔6在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顶端均呈等间距排列;

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水喷洒进通孔6的内部时,通孔6的底部设置有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将水进行吸附,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之间连接有保湿膜3,对吸附的水进行保湿,保证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潮湿环境,提供给幼虫舒适的生存环境,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施例2:收集结构8由集料盒801、把手802、筛网803、连接座804、连接板805和放置槽806组成,筛网803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筛网803的下方设置有集料盒801,集料盒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802,集料盒8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804,连接座8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05,连接板805外部的宽度小于放置槽806内部的宽度,连接板805和放置槽80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连接板805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806;

筛网803的网状直径大小相等,集料盒801处于筛网803的正下方;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饲养盒主体1放置在室外时,遇到天气不稳定时,需要将顶盖901和凸块902固定,避免大风将顶盖901掀起,影响幼虫的生长,通过将顶盖901卡在凸块902的内部,把连接杆904插入通槽903的内部,从而对顶盖901和凸块902进行固定,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3:固定结构9由顶盖901、凸块902、通槽903和连接杆904组成,凸块902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的顶部,凸块902的外部设置有顶盖901,凸块902和顶盖901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槽903,通槽903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904,连接杆904的外径小于凸块902的内径,通槽903关于饲养盒主体1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幼虫的粪便通过筛网803掉落在集料盒801的内部,收集一段时间后,将集料盒801内部的粪便进行处理,拉住把手802,把手802连接在集料盒801的一侧,集料盒801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板805,将把手802向外拉动时,连接板805在放置槽806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集料盒801拉出,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水喷洒进通孔6的内部时,通孔6的底部设置有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将水进行吸附,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之间连接有保湿膜3,对吸附的水进行保湿,保证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潮湿环境,提供给幼虫舒适的生存环境,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之后,饲养盒主体1放置在室外时,遇到天气不稳定时,需要将顶盖901和凸块902固定,避免大风将顶盖901掀起,影响幼虫的生长,通过将顶盖901卡在凸块902的内部,把连接杆904插入通槽903的内部,从而对顶盖901和凸块902进行固定,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最后,幼虫的粪便通过筛网803掉落在集料盒801的内部,收集一段时间后,将集料盒801内部的粪便进行处理,拉住把手802,把手802连接在集料盒801的一侧,集料盒801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板805,将把手802向外拉动时,连接板805在放置槽806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集料盒801拉出,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包括饲养盒主体(1)和木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木条(5),所述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成虫收集盒(7),所述饲养盒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结构(9),所述固定结构(9)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透风孔(10),所述饲养盒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结构(8),所述饲养盒主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湿结构;

所述保湿结构包括外吸水棉(2),所述外吸水棉(2)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吸水棉(2)的内部设置有内吸水棉(4),所述外吸水棉(2)和内吸水棉(4)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湿膜(3),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的直径相等,所述通孔(6)在饲养盒主体(1)内部的顶端均呈等间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8)由集料盒(801)、把手(802)、筛网(803)、连接座(804)、连接板(805)和放置槽(806)组成,所述筛网(803)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所述筛网(803)的下方设置有集料盒(801),所述集料盒(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802),所述集料盒(8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804),所述连接座(8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05),所述连接板(805)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8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803)的网状直径大小相等,所述集料盒(801)处于筛网(803)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05)外部的宽度小于放置槽(806)内部的宽度,所述连接板(805)和放置槽(80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9)由顶盖(901)、凸块(902)、通槽(903)和连接杆(904)组成,所述凸块(902)固定连接在饲养盒主体(1)的顶部,所述凸块(902)的外部设置有顶盖(901),所述凸块(902)和顶盖(901)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槽(903),所述通槽(903)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9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04)的外径小于凸块(902)的内径,所述通槽(903)关于饲养盒主体(1)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天牛幼虫自然种群饲养盒,具体为天牛幼虫饲养技术领域,包括饲养盒主体和木条,所述饲养盒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木条,所述饲养盒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成虫收集盒,所述饲养盒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透风孔,所述饲养盒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结构,所述饲养盒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湿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集料盒、把手、筛网、连接座、连接板和放置槽,使用时,饲养盒主体放置在室外时,遇到天气不稳定时,需要将顶盖和凸块固定,避免大风将顶盖掀起,影响幼虫的生长,通过将顶盖卡在凸块的内部,把连接杆插入通槽的内部,从而对顶盖和凸块进行固定,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子舒;陆慧洁;郑霞林;王小云;陆温;李洪汉;唐荣;李岳诗;黎海霖;易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