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一向很难,近几年更难,越来越难。很多中小企业都被糊里糊涂地勒死了,死后也知不道怎么死的。大企业一直在用四条锁链、一个矩阵绞杀它们,它们大多没感觉,更看不见。
第一条锁链是“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这个概念早就被提出来了,说的是生产型企业,不仅要会生产牛奶,还必须会养奶牛,挤牛奶,牧场也得会圈地、养护。好牛奶生产出来了,还得会做各种高附加值的奶制品、奶合成的各种食品。接下来,还必须成立自己管控的销售公司、服务公司。把牛奶送到消费者手里,恨不得给他们温好,试试凉热,再问问他们的祖宗十八代、亲戚朋友同学同事还有谁喜欢喝奶,笔录下来。广告公司也不找了,自己雇人设计;包装最好也自己生产……如此,一个牛奶生产企业的“产业价值链”算是上、中、下游打造的比较完整了。产品质量有保障,成本降到最低,市场竞争力自然牛气冲天、杀力十足,一般的同类型对手根本比不过,在市场上也抵不住。
衣食住行相关的产品,市场需求,企业产销。中小生产型企业主觅配方、弄地皮、建厂房、进设备、购原料、雇人工、管生产,忙得焦头烂额,一心想生产出好牛奶,卖到市场上,赚回钱养家糊口再发展,但是转着转着就转不动了。因为他们没有“产业价值链”,抵不住大企业的绞杀。一些被绞杀的企业主知道“产业价值链”,但是一开始不知道,机器开起来后才知道,知道后已经晚了,钱抽不回了,越挣扎越被绞得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绞死。另一些被绞杀的企业主知不道“产业价值链”,只是眼见的自家的产品怎么卖都卖不过人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倒是省心了。
在智能手机行业,硬件部分,“三星”的“产业价值链”是最强的。屏幕、芯片、电池、内存组合,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关键部件它都能自给自足。号称“宇宙最强”的“苹果”也得指望着“三星”为它生产包括CPU、闪存、电池和电路板等手机零件。所以“苹果”的手机必须卖得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
第二条锁链是“供应价值链”
“供应价值链”主要因为“苹果”出名。说的是一个牛奶生产型企业,主要精力不是放在生产牛奶上,而是用来研磨牛奶的“核心配方”和调节牛奶口味的“核心控件”上了,其它牛奶生产、销售需要的“调料”和“服务”则由别的企业“供应”。——“苹果公司”就是这种类型企业的最大代表。
“苹果”的“供应链”全球知名,百度下“苹果供应链”就啥都有了。简单打个比方,“ios系统”就是iPhone的“核心配方”,不核心的配方更多,都在App Store和iTunes里,由全球的软件开发者和音频创作人“供应”;“A系列”CPU则是iPhone的“核心控件”,不核心的控件有几百个,大部分由全球的智能手机零部件生产商“供应”,小部分关键部件“苹果公司”自己生产。
“供应价值链”一般适用于高新科技型企业。“高新科技”是生产高新科技产品的“核心配方和控件”,决定着产品的先进程度。拥有它,企业才能通过
“供应价值链”为产品附加价值,生产出领先的产品。中小企业技术低旧,即使向“苹果”的供应商采购它们最好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也生产不出iPhone,只能凭借低价格、追求薄利润,在中低端细分市场抢食吃。各行各业这样的中小企业无数,尽管它们最终难逃被大企业“价值供应链”勒死,但是相对于被大企业的“产业价值链”绞杀的,它们也算是一种聪明的死了。
第三条锁链是“服务价值链”
“服务价值链”最早是由“海尔”打造出名的。最初说的是一个牛奶生产型企业在消费者购买它家的牛奶后,立马派人把牛奶给人家送家里,放冰箱、摆餐桌,备好开瓶器具打开,伺候人家喝下去;回后还要定期追踪,不合口味就给人家调,不合理地坏了就给人家退货换新的,诸如此类,反正是把消费者当“娘娘”一样伺候着,不离不弃,善始善终。
这一种“服务价值链”是“售后服务”打造的。后进的企业跟着“海尔”,拼命学,拼命创新,把它延伸到了“售中”和“售前”,甚至体现到了生产过程中,灌注在了产品生产里。这些“服务价值链”陆续被冠上了“一站式”、“全过程”、“360°”、“五星级”的称谓。
“服务价值链”的重要价值表现在于企业的“服务人员”把先进的服务理念、上好的服务态度,真挚的服务情感,细致、周到地贯穿在整个链条的服务行为中,形成独特的服务文化,给到消费者无与伦比的服务体验,从而促成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的忠诚,重复、扩散地消费它们。近几年在这方面做出大名气的一个是“海底捞”,一个是“三只松鼠”。上网百度一下这两个关键词,关于“服务价值链”的认识就更形象了。
互联网兴起以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不去给消费者端茶倒水、摩肩捶背、叫车传话、描指甲抹脸蛋,也不作词谱曲录歌码文字画草图拍电影秀才华,而是靠网络平台整合别人的有形产品、辛苦劳作、文化创作的资源满足消费者,“服务价值链”的价值被瞬间无限放大了。这些创业者中的厉害人物迅速做大了他们的企业,无数“程序猿”成为他们手中的必杀器,甚至是在当今资本市场、消费市场上所向披靡、猩球崛起的正规军队。
生产型的中小企业本来就负担重、成本高,产品难具有性价比优势,再让它们花钱、费心思去做服务,更加叫苦连天。然而要命的是,服务不光能巴结住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够为企业积累到关于消费者的需求、习惯、喜好、变化、购买力、人际关系等的大数据,从而指导企业更贴近市场地生产出畅销产品,形成从生产到消费再从消费到生产的良性循环的“赚钱闭环”。中小企业跟进打造“服务价值链”相对容易,积累相关的消费大数据指导、调整生产线及产品却既要花时间又要花大钱,弄不好能直接让它们扑街。——码字到这儿,脑子里突然跳出了那个“臣妾做不到啊”的无力回天的表情,呼吁为中小企业的艰难同情若干秒。
还有最要命的,就是如今那些互联网企业的厉害人物纷纷开始生产有形产品、身体力行服务、创作文化产品了。他们最不缺大数据,也最受资本青睐,挥一挥手,千军万马山崩海啸般地就杀入了中小企业原本就勉力维持、赖以活命的市场。大企业的“服务价值链”对中小企业的绞杀已经在形成线上结合线下的无缝对接,再这样下去,恐怕刚刚呼吁的对中小企业的若干秒同情很快就会变成哀鸿遍野的默哀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