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以林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林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探索出“林+苗、林+果、林+药、林+菌、林+游、林+禽、林+蚕等‘林+N’”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实现特色产业多重覆盖,让贫困群众从绿色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有效破解既要守护青山绿水,又要让群众增收致富的难题,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

致富种植杜仲视频_杜仲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杜仲图片

“林+N”生态扶贫模式解读:以生态扶贫为突破口,以林业产业发展为核心,谋求“林苗、林果、林药、林菌、林游、林禽、林蚕”等产业发展,探索创新生态扶贫模式。

南召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3万人,1989年南召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风景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66.74%,耕地面积较少,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南召县立足资源实际,把林业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的治本之策,坚决打好产业扶贫硬仗。为此,在充分总结近年来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上,立足南召资源特色,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提出了“出路在山,希望在林”的主攻方向,确立以南召林业资源优势为基础,带动发展苗木、中药材、柞蚕等扶贫产业的工作思路。制订了产业扶贫发展指导意见,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区域的原则,确定了“一网(生态廊道网络)二区(城区、鸭河口库区)十基地(十大林业产业扶贫基地)、百村 (百个森林村庄)”的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筑牢产业基础。成立食用菌、苗木花卉、柞蚕、中药材、艾草、酵素6个产业扶贫专班,县处级领导牵头,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金融+支部+贫困户”的带贫模式,通过土地流产、入股分红、参与务工、辐射带动、保底回收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南召县探索以林业资源为基础、发展多种林下经济的产业模式,实施“林苗景”“林果药”“林蚕菌”“林养游”四个“一体化”工程,形成“林+N”产业格局,增强生态资源比较优势,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林苗景一体化工程

融入绿色发展基因,增色美丽乡村。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投资1亿多元建设玉兰生态观光园,培育以玉兰为主的苗木70多种、20多万株,打造集玉兰新品研发、生态观光旅游、玉兰景观展示、玉兰文化交流、养生康体、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庄园。烟花三月是一年中最为绚丽的时节,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来此一睹玉兰的风采,高峰时日进园游客30000余人。南召县玉兰生态观光园吸纳近200名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从事苗木生产经营、园林绿化、餐饮服务等工作,年人均收入2.5万元。

致富种植杜仲图片_杜仲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杜仲视频

在脱贫攻坚中,南召县通过林苗景一体化工程,鼓励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发展玉兰花木产业,打造百个森林村庄、培育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美丽山乡描绘多彩画卷,从而既达到造林绿化、景观打造、美化环境的生态效果,又带动贫困群众直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按照“房前屋后栽满树、庭院四季花常开”的森林村庄标准,南召县在全县14个乡镇的重点贫困村中规划建设100个森林村庄,编制《森林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在重点贫困村“混搭”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实行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增加群众家庭收入。目前,全县建成云阳镇铁佛寺村、山头村,皇后乡娘娘庙村,南河店镇郭营村、龙王庙村,小店乡山底村,四棵树乡黄土嘴村等30多个森林村庄,成为乡村休闲旅游胜地,累计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南召县围绕做好“玉兰”这篇大文章,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理念,通过“园区引领、品牌创建、龙头带动、科技创新、政策激励”等措施,集中力量打造玉兰生态观光园、国际玉兰花木城、锦宇园林、紫金园林、德仓园林等十大花木精品示范园区,走“公司+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十大花木精品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就业、合作经营、入股分红模式。目前,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面积达到40万亩,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带动贫困群众9000多人,年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二、林果药一体化工程

守护青山绿水,多彩田园淌金流银。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南召县通过实施林果药一体化工程,采取龙头带动、大户经营、入股分红等措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广大山区群众和贫困户发展以辛夷、山茱萸、白芨、石斛、天麻、杜仲为主的中药材,以硬质鲜桃、晚秋黄梨、薄皮核桃、软籽石榴等为主的高效林果业,山区群众依靠发展中药材、林果业找到一剂致富“良方”、一条光明“钱途”。

围绕十大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和辛夷主产区,鼓励引导广大林农和贫困户大力发展以辛夷、皂角、杜仲为主的木本中药材,以黄金梨、硬质桃、葡葡、核桃、石榴等为主的高效林果业。南召县培育20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种植中药材,种植中药材52万亩,年产值13亿多元,带动贫困户3000多户,年户均收入4000元以上;全县林果基地14万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林果专业村21个,林果业合作社26家,带动贫困户1800余户,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南召县银河虎山生态农业公司在高标准的梯田里建成辛夷种植区、皂角种植区、元宝枫种植区、玉兰种植区,连片种植中药材元宝枫、皂角、连翘、桔梗、白芍、丹参等6800亩,其中种植元宝枫、皂角14万棵,栽种连翘50万棵2800亩、桔梗2000余亩。该基地为周边2个乡镇、6个行政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80多名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南召县锦宇园林公司,大规模流转村里土地,建成1200亩玉兰种植基地,玉兰树下套种黄精、蒲公英、白芨等中药材,群众常年在玉兰基地务工,变成领取“三金”(租金、薪金、股金)产业工人。四棵树乡五垛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林下仿野生种植猪苓、重楼、白芨等名贵中药材,带动6个行政村、120余户贫困户致富。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名贵中药材种苗繁育、驯化、推广、种植及中药材精深加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县内贫困户签订定向带贫种植合同,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订单回收的帮扶方式,推广种植石斛、白芨、重楼、青钱柳、黄精、猪苓等名贵中药材9600亩。城郊乡大庄村69户贫困群众以小额贷款入股该公司,每户种植一亩白芨,前三年每户获得12000元入股分红资金,第四年药材成熟后,企业和农户按照5:5分成,每亩白芨可收入3万元以上。

三、林蚕菌一体化工程

资源高效利用,传统产业念活“致富经”。“种地吃饭,养蚕花钱”。南召县多山,山上长满柞树,全县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已开发利用的柞坡122万亩,常年柞蚕放养量5000公斤,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产量占全省60%以上,素有“召半省”美誉。据统计,2019年全县有12个乡镇、53个贫困村、630户贫困户饲养柞蚕,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柞蚕养殖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

南召县把林业资源保护与柞蚕放养、食用菌种植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之为林蚕菌一体化工程。

利用全县140万亩蚕坡资源优势,通过蚕坡修剪轮伐、森林抚育项目实施,将蚕坡抚育剩余物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主原料,鼓励引导广大林农和贫困户大力发展柞蚕养殖、食用菌种植、林下养殖等,广辟增收渠道。全县共种植食用菌3000万棒,其中贫困户685余户种植750万棒左右,户均增收1万余元。放养蚕籽5000斤,产茧量123万斤,带动贫困群众300余户1100多人稳定增收。

丰富的蚕坡资源最适宜林下畜禽养殖,南召县依托广阔的山林资源,探索发展“林+禽、林+畜、林+蜂”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养殖企业的龙头带动,合作社辐射带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目前,全县建成养殖扶贫基地31处,养殖柴鸡300多万只、鹅20多万只、鸭10多万只,林下放养牛、羊等家畜10多万头、林下养蜂2万多箱,带动3200多名贫困群众,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

四、林养游一体化工程

乡村旅游放异彩,托起山区农家致富梦。依托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十大森林村镇、百个森林村庄和百公里玉兰长廊”建设,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全县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带动贫困群众1200余户3200余人稳定增收,山区群众搭上旅游致富“快车”。

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现存42套、100多间上百年的石头房,全部用山上开凿的片石干砌而成独特的民居,保留乡村原生态自然古朴的风貌。整个村庄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之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寻找到旧时的“乡愁”,乐在其中流连忘返。“石头村真美,百年石头房古朴自然,农耕文明留住乡愁,名木古树生态优美,农家地锅菜有乡土味……”这是“到此一游”游客的共同感受。

南召县四棵树乡境内五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立足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通过“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党支部+农户”扶贫模式,注册成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种植食用菌、中药材,养殖蜂蜜、虫草鸡、水产品,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产品、统一对外营销,打造五朵山农产品品牌。目前已形成五朵山松林虫草蛋、土蜂蜜、大柳树编织、九龙湖寒水生态鱼等品牌。该乡通过旅游扶贫带动景区周边8个行政村、416户、2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致富种植杜仲图片_杜仲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杜仲视频

“出路在山,希望在林”。南召县针对全县贫困人口集中在深山区、‘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实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唱‘山歌’,念‘林经’,以林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初步探索出林+苗、林+果、林+药、林+菌、林+游、林+禽、林+蚕等‘林+N’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实现特色产业多重覆盖,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

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南召县实施“林苗景”“林果药”“林蚕菌”“林养游”四个“一体化”工程,形成“林+N”产业格局,放大生态资源比较优势,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为山区贫困群众送上了绿色的希望,真正为在山区挣扎生活的群众提供了致富的新路子。

通过林苗景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取得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面积达到40万亩,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带动贫困群众9000多人,年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优异成绩。通过林果药一体化工程的实施,中药材种植带动贫困户3000多户,年户均收入4000元以上;林果种植带动贫困户1800余户,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通过林蚕菌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利用全县140万亩蚕坡资源优势,通过蚕坡修剪轮伐、森林抚育项目实施,柞蚕养殖带动贫困群众300余户1100多人稳定增收,除此之外,林下畜禽养殖带动3200多名贫困群众,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通过林养游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南召县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如南召县云阳镇的石头村,五朵山风景区,通过旅游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贫困群众1200余户3200余人稳定增收。(推荐单位:南召县扶贫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