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2023年11月2日05版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坚持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将百姓的“心愿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把龙潭区打造成为吉林市的“后花园”、市民的“菜篮子”、居民的“休闲地”。

这里的村道上看不到柴草垛,鸡、鸭、鹅、狗满街溜达的现象更是无处找寻;整齐划一的水泥路两边,是绿意盎然的草坪、排列成行的树木、硕果累累的果园……走进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大口钦镇西杨木村,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令人称赞。

近年来,西杨木村党员干部引领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这正是龙潭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村里10年前就没有贫困户了。去年,我们建起了20公顷水域的钓鱼场。现在旺季时,每天来钓鱼的游客车辆多达三四百台,10个分别有500名成员的钓鱼交流群全部满员。游客多了,村民们的黄瓜钱、土豆干等土特产捎带着也卖了不少……”站在波光粼粼的钓鱼场前,西杨木村党支部书记齐修竹信心满满。

2022年,西杨木村由村集体出资占比40%,24户村民每户出资10万元,建起了一个钓鱼场,同年年底一算账,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60余万元。今年中秋节,钓鱼场给每户村民派送了两条大鲤鱼……

“今年准备再建30个冬季钓房,到时一天1万元的收入准准的……”齐修竹规划的不仅仅是赚钱,更有日益昂扬奋进的乡风民风、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从前的西杨木村,村路破损、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乱堆乱放严重。在齐修竹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率先拆除自家建在村路上的木障子,并挨家挨户劝导村民植草、植树。

有的村民不理解,甚至把农具摆到上门劝导的齐修竹身旁。但这没让齐修竹退却半步,反而最终成功劝说村民把建在村路上的木障子缩回自家院内。

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职责、严格的管理、高效的运转,党建引领成为西杨木村日新月异的动力之源。

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的“雷猪”养殖、“满祖乌拉”豆油加工项目,乌拉街满族镇旧街村的茄子、豆角大棚种植项目,江密峰镇的黄花菜观光种植项目和红公鸡养殖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目标却是同一个——农民致富、农村兴旺、农业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龙潭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将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有序推进复耕复垦。全面完成2021年和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预计实施保护性耕作0.5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超80%。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龙潭区2024年计划实施“千村美丽”创建村12个,并在“千村美丽”创建中开展“百村示范”活动,实施“百村示范”创建村3个。针对边缘易致贫人口,龙潭区将加快完善防返贫保障救助基金建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针对农村饮水问题,龙潭区将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城乡一体化工程的资料整编,并完成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草木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初步设计报批,并于十月初开工,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榆树沟村的自来水供水保障项目将在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烧锅村村路改造工程及乌拉街村路改造工程也将完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龙潭区稳步推进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全面完成“千村美丽”和“百村示范”的创建任务。目标打造1200个“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并完成500户的改厕任务。

龙潭区持续加大各级河长的培训力度,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和“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工作。通过“大排查”专项行动,夯实“清四乱”、打击非法采砂等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升河道整体环境,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提升相互促进。

本报记者 王天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