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山葡萄园。
眼下,正是地产早熟葡萄上市时节。6月24日,趁梅雨间隙,笔者驱车前往素有“千年临山卫、江南葡萄沟”之誉的余姚临山镇。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缪俊杰告诉笔者:在近日第九届“我心目中的宁波品牌”评选活动中,临山镇的“味香园”葡萄荣获2020年度“消费者喜爱品牌”称号,这是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连续5年获此荣誉。
经过17年的发展,味香园合作社已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技术化培训、市场化接轨的格局,葡萄年销售额4000万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2万元。
临山镇成为宁波市最大的精品葡萄生产基地,葡萄产业成为长三角知名的农业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片适宜栽种葡萄的唐宋滩涂
位于杭州湾南岸的临山镇,很久以前是滩涂,经沧海桑田变成了农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农户在自家的门前屋后,路旁沟边,搭棚栽种葡萄。但零打碎敲、各自为战,忙碌一年也只是养家糊口。如今,全镇共栽种葡萄1.2万亩,还有近2万亩水稻,以及数千亩榨菜。”缪俊杰说,因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因素,近年来,榨菜种植面积渐渐萎缩,不少农民看到种葡萄收入高,就开始改种葡萄。
行走在临山镇,道路宽敞,农房高耸,随处可见的是连片的塑料大棚,大棚内自然是不同品种的葡萄。其中早熟品种“夏黑”已采摘上市。在兰海村的一块葡萄地里,还有一株树龄20多年的“葡萄树王”,树枝曲折,树皮皱巴,藤上仍然结出青青果子。
目前,临山镇共10个村,种植葡萄的有兰海、邵家丘、梅园、临海、临浦等5个村,种葡萄的农民有3000多户。农产品卖难是一个普遍问题。笔者不禁疑问,这么多葡萄都能销售出去吗?
在江南葡萄园,园主人沈如峰刚刚送货回来。问到销售问题,他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葡萄销售价比往年有些下降,现在的出园价格是每公斤11元。前些天,他了解到邻近的上虞区一家大超市需要葡萄,与他们谈好价格后就每天采摘750公斤,装一车送过去,已送了一星期。
味香园合作社社长傅伟尧分析,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销往北京市场可能有点难度,但总体来说,这里的葡萄不愁销,因为总产量已控制住,而品质越来越好,虽然今年价格可能会略低一些,但必然会全部销售掉。
采摘下的葡萄统一包装出售。(朱军备摄)
一个农民合作社的17年发展史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像小舢板,随时有被大浪吞没的危险。只有众人抱团才有抵御风险的力量。2003年6月,临山镇政府引导14户葡萄种植户成立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由当时镇农办主任陶建民任首任社长,并注册“味香园”品牌。
“当初合作社建大楼时,宁波市、余姚市和临山镇都给予了资金支持。镇政府还出资为合作社建设葡萄基地、长廊等基础设施。”合作社现任社长傅伟尧说,合作社走过17个年头,社员从当初的14户扩大到如今的202户,种植葡萄有2180亩。合作社分11个小组,每个组长都要帮带周边10多户种植户。
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长史,其实就是临山葡萄产业发展的缩影。
重视学技术,是这个合作社的一大特点。味香园合作社每年都组织大户到全国葡萄种植区学习先进技术,并与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省市农科院、大专院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每年请国家、省市专家以及本地“田秀才”为农户免费培训,介绍种植经验、技术成果、优新品种和市场信息,累计培训社员1万余人次。“合作社一个通知,90%以上社员以及周边种植户不约而同赶来。”傅伟尧说。
以前葡萄上市时间集中在每年7月底到8月初。为拉长葡萄上市时间,引进早、中、晚熟品种,结合双膜、三膜温室大棚设施栽培,拉长了葡萄的上市期。三膜栽种的葡萄,5月底就可上市,提早了45天;下市时间延后了一个月,到9月20日甚至中秋节还有葡萄。“错峰”上市,提高了葡萄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合作社还实行了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农资、统一质量的管理模式,让社员们走上了标准化生产之路。比如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用什么药、何时用、用量多少等,都有专家现场把脉、对症下药。
丰产不一定丰收。控制葡萄产量,成为合作社的共识。“每株控穗,每穗控粒,每粒控重,少打农药,禁用化肥,多用有机肥、菌肥等。”傅伟尧用一组数据,说明了“精益”葡萄的效益:10多年前平均亩产量四五千公斤,亩产值两三千元;现在实施控产、控穗,平均亩产量下降到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却提高到1.5万元至2.5万元,多的甚至在3万元以上。
在“味香园”品牌带动下,“余姚葡萄”入选2019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品牌价值达8.95亿元。
傅伟尧介绍,合作社有30多名“经纪人”专门负责葡萄销售,如今销路已拓展到杭州、无锡、西安、北京等城市。每当葡萄上市旺季,前来拉货的大卡车源源不断。
去年起,临山葡萄大力推广“品牌+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新模式,开拓葡萄新零售渠道。通过宁波供销电商渠道,不仅进入淘宝、京东、顺丰大当家、善融等大流量电商平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还催生了一个相关行业,即搭农棚服务业。目前,社员们形成了一支300人规模的农业搭棚服务队,利用葡萄下市空闲期为周边农户搭大棚,服务范围已从余姚拓展到上虞等周边地区,甚至江苏等外省。300人队伍可创造近1000万元的产值。
干焕宜(左)和缪俊杰在观察新品种。(朱军备摄)
一位土专家育出数十个新品种
“要采访临山葡萄,一定要去见一个人。”缪俊杰说,他不仅是味香园葡萄成长、壮大的见证者、奋斗者,更称得上是临山“葡萄之父”。
时近中午,笔者终于见到“宁波市林业乡土专家”、“田秀才”、65岁的干焕宜。他敞着胸膛,正在葡萄园里指挥采摘、包装,采访中,不断有电话打来订货。
上世纪90年代初,干焕宜子承父业,开始葡萄种植,他凭借自己的敏锐眼光和远见卓识,摒弃老一辈农民的传统种植方法,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重大决定:承包荒地,开展规模化种植。1984年,长河镇一农场种植葡萄,干焕宜成为技术员。1998年,回乡后,他在兰海村种植了30亩葡萄,并成为当地葡萄方面的“土专家”。
为了优化葡萄品种,干焕宜自己花钱跑遍全国种植葡萄的地方,还向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学习。每次学习回来,他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分享给当地村民。十多年来,干焕宜一直专注于对葡萄新品种的研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20多个品种,经过实践检验,适合本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有38个品种,其中有夏黑、巨峰、甬优一号、阳光玫瑰、维多里亚、红富士、白富士、金手指、秦龙大穗、醉金香、红萝莎里奥、白萝莎里奥等。
一个葡萄新品种的引入、培育、成熟,需要较长时间。六七年前,干焕宜发现了一株夏黑枝条的芽变葡萄,糖度高,有香味。经观察、育芽,这一品种试种成功。“已通过品种认定,可以推广种植了。”干焕宜热情地采摘了一串夏黑芽变葡萄让笔者品尝,吃起来甜,闻起来香。
如今,干焕宜名气越来越大,每年被外县外省请去讲课。前来上门讨教的种植户更是络绎不绝,干焕宜都会热心地传授经验,分文不收。“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每年种葡萄收入也有二三十万元,我乐意帮助别人。”他真诚地说。
临山的葡萄合作社与上海、江苏、杭州、嘉兴等地的4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葡萄上市季节,大批游客组团前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
从2004年起,临山镇每年7月至9月举办江南葡萄节,以节为媒,让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记者朱军备
通讯员袁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