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谢扬烁 通讯员 彭慧容 王岐政 钟伯羲
投入7000万元,完成城步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城步县”)第二民族中学新教学楼、教师周转房等建设项目;推动城步县芙蓉学校落户儒林镇杨家将村;改善城步县希望小学办学条件,新修教学楼,购置教学设备……近年来,城步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提质增效明显,其中“两类学校”建设改善尤为明显,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10月23日,记者走进城步县第二民族中学(以下简称“城步二中”),新修的教师周转房正在修缮外立面,预计下个学期便可投入使用。作为为数不多的乡镇高中,城步二中的发展几经波折,却在近年来逐渐焕发生机。
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二民族中学
“两年时间内,7000余万元投入让学校的软硬件不断提质升级,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站在教学楼二楼,校长马宜刚指着远处的在建地基告诉记者,这片土地将会建起两栋高标准的教学楼。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城步二中教师宋阳玲对学校变化感触颇深。在她的记忆中,学校近些年的硬件设施不断翻新,塑胶跑道、功能室、教师周转房慢慢在学校不断兴起。
“要是碰上下雨天,学校的体育课是开不了的。”宋阳玲说,以前的黄泥操场让不少教师学生苦不堪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城步二中师生上体育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学校的改变日益明显,老师们教书也更有动力了。”宋阳玲说。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如今的城步二中已化茧成蝶,用优美的育人环境陪伴农村学子捧书乐读。
像城步二中这样旧貌换新颜的“两类学校”,在城步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步县芙蓉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城步县芙蓉学校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2020年8月完工,占地面积73亩,总投资8600万元。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后勤生活区,共有建筑10栋,校舍布局科学,造型新颖;教育设施完善,六大功能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校园环境舒适,绿地率达35%;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学位1080个。
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在城步县芙蓉学校东校区报告厅,学校全体顶岗实习老师及师范院校实习老师认真聆听了两场有关组织教学的微讲座,现场反响热烈。
活动现场,袁利红老师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李红英老师的《用心陪伴,与孩子共成长》微讲座让人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充分结合老师所讲授的教学经验,做有情怀的老师、培养有思想的学生。
“良好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师资……城步县芙蓉学校正向优质学校转变,大家都愿意将子女送来这里入读。”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叮铃铃……”10月24日,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第五节课下课,校园里顿时热闹沸腾起来,迎接学生们的是山歌、苗绣、芦笙等各具特色的兴趣社团。
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地处城步县边陲,当地是城步县“六月六”山歌节的发源地。该校立足当地特色,开设苗族山歌、侗歌传唱、芦笙、竹竿舞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以此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目前,全校95.55%的学生都参加了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孩子们成为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校长陈栋说。
借助多方力量,做好特色教学。城步县不少学校还通过聘请校外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建立起“民间艺人+老师+学生”的模式,在课后服务中逐步实现手把手推进民族特色文化在校园“活态”传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未来,城步县将持续聚焦教育均衡,让每一位乡村孩子‘上好学’。”城步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