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草是一株很可爱的植物,养在家里不仅美化环境而且还能带来好心情。本文是小编整理的铜钱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种植铜钱草

铜钱草产于欧洲,是一种多年生的挺水植物。其外形独特,一根细细的、直立的茎的顶端顶着一片圆圆的、绿色的叶子,像撑着一把小伞,又像一个小香菇,所以叫做铜钱草。铜钱草大约有10厘米高,会通过匍匐茎繁殖,可以形成一片串在一起的小香菇,大多用作前景草。

铜钱草栽培简单,适应的水质范围很广,可以在水温20~30℃的水中生长,且在荧光灯下生长得很好。目前出售的铜钱草大多是水上型,叶子在移入水族箱中种植时一碰就会脱落,所以不要轻易招惹它。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从根部长出较小一些的水下叶,此时就比较结实了。刚植入的铜钱草一定要根系发达,这样才可以长出水下叶,最好有一些匍匐茎,如果只是单独的一根铜钱草,可能很快就会枯死,不能长出新叶。种植铜钱草的水中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一定要少,否则在叶面上会生长青苔。

铜钱草可以种植在沉木或石头旁边,或是一些矮小的前景革中间,如草皮、小水兰等,就像草地上长出的小蘑菇,极具装饰性。

铜钱草的养殖方法

1.铜钱草养殖的土壤选择

铜钱草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无论是黄壤土、红壤土还是黑壤土,甚至在贫瘠的土壤上亦能长出。但其抗旱性不强,最适宜在细致、偏酸、潮湿、肥力低的壤土中生长。

铜钱草适合在肥沃疏松、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土壤,也可在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或硬度较低的淡水中进行栽培。栽培土可用腐叶、河泥、园土混合配制,比例为5:2:2。

2.铜钱草养殖的施肥方法

铜钱草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生长旺盛阶段铜钱草每隔2~3周追肥一次。如种于盆栽或容器中,则需少量施肥,如速效肥花宝二号,能在水中维持较长时间的肥效,保证或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即可。

3.铜钱草养殖的浇水方法

铜钱草喜欢比较湿润的生长环境。由于其叶片多,蒸腾量大,夏季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叶片应保持干净,以利于光合作用。冬季盆土以偏干为宜,浇水遵循宁湿毋干的原则,忌积水,否则容易烂根。

北方的自来水要日晒静置1~2天使用。生长期每2~3大浇水1次,保持盆土湿润。水养春夏季7~10天换水1次,秋冬季每半月换水1次。

如果水养一定要每周换一次水并加入观叶植物专用营养液。如果使用土培,则一定要长期保水。每日清晨要浇一次水,水分不宜过足,以底孔有水流出为度,保证盆土湿透即可。

4.铜钱草养殖的温度要求

铜钱草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不耐寒,在10~25℃的温度环境中生长良好,夏季温度升至32℃以上时,会停止生长,冬季温度不得低于5℃。

5.铜钱草养殖的光照要求

铜钱草耐阴,以半日照或遮阴处为佳,忌强烈阳光直射,环境越荫蔽越容易导致植株叶片腐烂。铜钱草不争光,但若每天让铜钱草接受4~6小时的散射光照,或者给予它8~10小时的人工光照,会让铜钱草长势更好。

6.铜钱草养殖的病虫防治方法

铜钱草病虫害极少。生长适应能力强,无须刻意护理。养植一段时间后,铜钱草将充满整个容器。常向叶面喷水清洗叶片以保持青翠亮泽。生长密集后应注意通风透气,不然植株容易出现黄化。

铜钱草养殖的注意事项

(1)喜好温暖高温,80%的日照为宜,光线不足或过度遮荫会导致茎部徒长、叶片黄化腐烂,需使用保水性佳的介质,并常保湿润。水陆两栖的铜钱草常见于水生池塘、湿地等空间,水盘、水族箱也很适合。

(2)铜钱草一般不需要进行大量修剪,叶子过密时需及时摘除枯萎的底叶和外层老叶、病叶,以改善光照、通风条件。春季当盆内长满根系时换盆,并分株整形。如植株生长过高,应修剪压低,促使茎叶基部萌发新枝。

(3)喜欢阳光与水的铜钱草,可以水培、土培、半水半土培植,叶子圆圆的,非常可爱,而且非常好养,总之您想怎么弄都行,它不争肥,但是喜欢光和水,只要光和水充足了,它就生气勃勃。

(4)铜钱草不需很大的盆,也可用比较大的碗来栽,水仙盆也可以。栽时可平栽,要把根茎盖住使看不见为好,切忌过深。然后放在半阴处一个星期等新叶长成再见见阳光。

(5)铜钱草有时会出现叶片发黄现象,主要是下面几种原因造成的,要尽量避免。一是盆土长期过湿或过干,没有做到见干即浇。二是冬天根系已冻伤。三是春季急于出室,铜钱草一时无法适应突变的气候。四是长期置于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下。五是叶面长期不喷水清洗,积累了灰尘,阻碍了光合作用。

(6)如果发现新叶普遍有发黄现象,可向叶面喷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根系或水中出现水苔时要马上清洗换水,不然对植株生长不利,且影响观赏性,平时要多注意容器中的水是否充足,避免干竭。

相关文章:

1.盆栽铜钱草的养殖方法

2.盆栽金钱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3.盆栽康乃馨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4.盆栽养殖技术大全

5.盆栽植物养殖方法

6.盆栽薄荷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7.盆栽仙人掌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8.家庭盆栽罗汉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