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淡水水域养殖的常规鱼类主要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鲫鱼,团头鲂,三角鳊等,下面分节介绍这些鱼类的养殖技术,其中包括这些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技术、鱼种培育技术、成鱼养殖技术。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生活习性:
1.形态特征
青鱼(如图2-1)又名黑鲩(两广)、青鲩、乌鲩、螺蛳青(江、浙)、青根鱼(东北),在分类学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青鱼体长,呈近圆筒形,头顶部扁平,尾部稍侧扁;鳃耙稀而短小,下咽齿呈臼齿状,齿面平滑;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下颌,向后伸至眼前缘之下方;体呈青灰色,背面较深,腹部灰白色,各鳍条均呈黑色。
草鱼(如图2-2)又名草鲩、白鲩(两广)、鲩、草根子(东北),在分类学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体长,略呈圆筒状,腹圆无棱,身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大小有所差异,尾柄长大尾柄高;口端位,上颌稍突出下颌;鳃耙短小成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为梳状栉齿;鳞片颇大;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条浅灰色。
鲢(图2-3)隶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又名鲢鱼、白鲢、鲢子。体侧扁,稍高;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吻钝圆,口宽,下颌稍向上突出;眼小,两眼间隔宽凸;体背面灰色,腹面为银白色,各鳍条均为灰白色;鳃耙彼此联合成海绵状膜质片,有鳃上器;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体长为体高的2.9~3.7倍,为头长的2.6~4.2倍。
鳙(如图2-4)隶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俗称花鲢、大头鲢(两广)、胖头鱼(江、浙一带)、雄鱼(湖南)、黑鲢。鳙的体型很像鲢,但头部特别的大,几乎占鱼体的1/3,“胖头冶因此而得名。体色较黑并带有黑色花斑,腹棱不完全,即从腹鳍基部到肛门间有刀刃状的腹棱,胸鳍长,尖端超过腹鳍的基部。
鲮鱼(如图2-5)又名土鲮、鲮公、雪鲮、花鲮。体长而稍侧扁,背部呈缓弧形,腹部圆而稍平直。须2对(吻须、颌须各1对)。体侧上部每一鳞片后方俱有一黑斑,自胸鳍上方,侧线上下共有8~12个鳞片的基部有深黑斑,聚成一堆似菱形斑块。各鳍条均呈灰黑色。
2.地理分布
青、草、鲢、鳙鱼分布我国东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江河中,但长江三峡以上仅有草、青鱼,黑龙江只有青、草、鲢鱼,未发现鳙鱼,而且封闭式湖泊和水库中没有自然分布;鲮鱼则仅分布我国南部的珠江水系,南至海南岛,西南至云南的元江和澜沧江水系,东至福建。
3.食性
鲢、鳙鱼的食性:鲢、鳙鱼是典型的吃浮游生物的鱼类。它们靠滤食器官滤取食物,其滤食器官是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的。鲢、鳙鱼滤取食物主要靠鳃耙,鲢主要吃浮游植物,鳙主要吃浮游动物。鲢、鳙除了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外,还滤食有机碎屑及其上的细菌。在池塘饲养条件下也取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如饼渣、糠、糟、麸皮等,并能滤食人工洒在水中的豆浆颗粒。鲢、鳙不能消化纤维质、果胶质和几丁质等,因而对所吃下的具有这些物质构成的密闭外壳或外膜的浮游生物很难利用,如大部分蓝藻、细胞衰老的绿藻和裸藻和具有几丁质外膜的浮游动物的卵等。对不具上述物质构成的壳、膜,或壳、膜上有孔、缝者则能较好的消化利用,如金藻、隐藻、硅藻和部分甲藻、黄藻、绿藻、裸藻、蓝藻以及浮游动物、细菌等。
草、青鱼的食性:草、青鱼的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与鲢、鳙鱼不同。草鱼吃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食料,是典型食植物性的鱼类;青鱼则为肉食性鱼类,主要取食底栖动物,如蚌、蚬、螺蛳等,也食虾和昆虫幼体。草鱼虽然是吃草的,但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仅能消化利用其压磨破碎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草鱼和青鱼的摄食量通常为自身体重的40%左右,最大日食量达60%~70%,日食量随水温、水质状况有所变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能大量吞食配合饲料。
鲮鱼的食性:鲮鱼的摄食方式是吞食兼滤食,通过利用上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的岩石等物体上舔刮附生的硅藻、绿藻和丝状藻,摄食量与水温、溶氧关系密切。
4.生长
鲢的生长:在淡水养殖产量中,鲢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总产量的70%左右,在世界养殖鱼类产量中占第一位。鲢生长较快,雌、雄个体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益,体长以前3~4龄较快,其中以第二年生长最快,4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年增重以1~6龄期间逐年增加,其中以3~6龄增重最大。然而,在不同水域、不同饲养条件下,鲢的生长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原因主要与基因、气候、饵料、栖息环境等因素相关。在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第一年可长至0.5kg,第二年可长到2kg,第三年可达3.5kg,第四年可达5kg,第五年可达7kg以上,第六年可达10kg以上。最大的个体体重达25kg左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第一年可长到50~200g,第二年可长到0.5~1.5kg。
鳙的生长:鳙生长通常比鲢稍快些,4龄前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相似,5龄后雌鱼的体重增长比雄鱼大。体长增长1~3龄最快,4龄开始急剧下降。体重增长2~7龄都较快,其中3龄增重最大。在长江流域中第一年可长至0.5kg,第二年可长至2.5kg,第三年可达7kg以上,最大个体可达30kg以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2年可达商品规格。
***公众号,了解最新创业信息:***800070767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的生长:草鱼生长快。我国长江中的草鱼体长增长最快时期为1~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最快,5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在长江水域里,草鱼第一年可长至0.78kg,第二年达3.6kg,第三年达5.4kg,第四年达7kg。最大个体体重可达35kg。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一般二年生的草鱼体重可达2~3kg。
青鱼的生长:青鱼生长快。我国长江中的青鱼体长增长以1~2龄最快,3~4龄变慢,5龄开始急剧下降;体重增长以3~4龄最快,以后仍然持续增长。青鱼生长速度与水域、水温、水质以及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在长江流域中,青鱼第一年可长至0.46kg,第二年达2.93kg,第三年达7.63kg,第四年达12.78kg。自然水域中发现的最大个体体重达70kg。在密养的池塘中,第一年青鱼可长至50~150g,第二年可长到500~750g,第三年即能长到2.5kg以上。
鲮鱼的生长: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四大家鱼慢一些。广西澄碧河水库的鲮鱼,当年体长8~9cm,体重13g;2龄体长20cm左右,体重180~250g;10冬龄雌鱼体长达59.5cm,体重达4.1kg;常见个体为0.5~1.0kg。池塘饲养的鲮,生长速度比水库稍快。1冬龄鱼体长增长最快,体重的增长较小;2冬龄的鱼体长和体重增长都较快;3冬龄体长和体重增长都较小,以后持续增长,体重增长也比较显著。
5.生活习性
鲢鱼的生活习性:鲢鱼生活水体的中上层,性活泼,善跳跃,稍受惊动便四处窜跳。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益,但在低温季节鲢并不停食,只是摄食强度有所下降。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喜欢在肥沃的水域中生活,适宜的有机物耗氧量每升为20mg以上。
鳙鱼的生活习性:鳙鱼栖息水体的中上层,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不像鲢鱼那样喜欢跳跃,比鲢鱼容易捕捞和活鱼运输。鳙鱼是比较喜温的温水性鱼类,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比鲢鱼略高,在22~28益的水温时生长特别快,水温低20益时,生长显著减慢。它比鲢鱼更喜欢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耐低氧的能力略强鲢鱼。
草鱼的生活习性:草鱼喜居水体的中、下层和近岸水草区。性活泼,游泳快。草鱼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32益,高32益或低15益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低10益时停止摄食。草鱼对低氧的忍耐性较差,它要求较清瘦、溶氧较高的水体环境。适宜的溶氧量为5mg/L以上,低2mg/L时,食欲减退,低1mg/L时,停止摄食并产生浮头现象。
青鱼的生活习性:青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通常在水体下层活动,一般不游到水面,常集聚江河湾道和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多螺蛳等底栖动物的地带育肥。冬季在河床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益,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水域里栖息生长。
鲮鱼的生活习性:鲮鱼通常在水体底层活动,遇到新鲜水非常活跃,夏秋常在江河的河湾、水库的沙滩浅水处食物丰富的场所摄食。水温低14益以下时则潜入水底,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6.繁殖习性
鲢鱼的繁殖习性:鲢鱼为敞水性产卵鱼类,对产卵场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鲢鱼一般4龄达到性成熟,少数3龄也可达性成熟。长江、珠江、黑龙江等水域中性成熟的鲢鱼,在繁殖季节通常溯江而上,到江段狭小、水流湍急的地方产卵受精。受精的鱼卵漂流而下,并孵化发育成鱼苗。性成熟的鲢鱼,也可在人工条件下产卵、孵化,育成鱼苗。
每年的4-6月份为鲢鱼的繁殖季节。在天然水域,其产卵场大多在江河窄溢、弯曲、易形成流态的水域中,产卵季节亲鱼可游至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但在人工池养条件下则不能。当水温达到18益以上,江河水位上涨时鲢开始产卵,产卵规模与涨水幅度呈正比,在水温22~28益时,即使平水或退水,鲢有时也会产卵。
鲢鱼的生殖行为是大雨后,江河水位突然上涨,雌、雄鲢亲鱼便在产卵场的水面进行产卵,俗称“浮排冶。“浮排冶时亲鱼有明显的求偶现象,雄鱼兴奋地追逐雌鱼,并常用头部冲撞雌鱼腹部,行动迅速,甚至越出水面,激起浪花,有时雌、雄亲鱼生殖孔相对仰浮,胸鳍和尾部急剧抖颤,有的两鱼尾部相交,持续近一分钟。
鳙鱼的繁殖习性:鳙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5龄,怀卵量达100万粒左右,5-7月为产卵期。在自然环境里,鳙鱼和鲢鱼一样,性成熟的亲鱼要溯江而上,到水流湍急的地方产卵受精。鳙鱼一般在水下产卵,这种产卵方式叫“闷散冶。受精的鱼卵亦为漂流性,在顺水漂流过程中孵化生长为鱼苗。
据调查,鳙鱼成熟年龄,珠江流域为3~4年,长江流域为4~5年。鳙鱼的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相对怀卵量在110~160粒/g体重之间,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成正相关。
草鱼的繁殖习性:草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5龄、体重5kg左右。雌鱼怀卵量40万~60万粒,4-6月份为繁殖季节。草鱼的繁殖习性和产卵场的分布与鲢、鳙鱼相似,产漂流性卵,产卵方式为“浮排冶,卵顺流而下发育成幼鱼。
青鱼的繁殖习性:青鱼的繁殖和产卵场的选择与鲢、鳙、草鱼相似,产漂流性卵,产卵方式为“闷散冶。性成熟年龄不一,初次成熟最早3龄,最晚6龄,一般4~5龄,体长约100cm,体重15kg左右。雄鱼一般早一年成熟,规格也略小一些。产卵期在5-7月,6月为盛期。
鲮鱼的繁殖习性:鲮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体重0.5kg左右,少数体重0.25kg的个体也能成熟繁殖。雄鱼的个体略小些。产卵习性与四大家鱼相似。卵为漂浮性,水温27~29益时,孵化时间约25小时。鲮鱼的怀卵量,池养亲鱼一般15万粒/kg体重或更高一些,天然水体中的亲鱼的怀卵量通常低一点,一般为10万~15万粒/kg体重。
***公众号,了解最新创业信息:***800070767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