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时节,高原上处处绿意。

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西藏森林覆盖率已达11.98%,森林面积1471.56万公顷,天然林蓄积22.61亿立方米。西藏已经创造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天然林蓄积等5项指标全国第一。

茂密的森林带来丰富的林下资源。据区林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我区现已知林下药用植物1000多种、可食用菌415种。林下禽类、林下食、药用菌、林下中药材……越来越多的野生资源被开发出来,正变成农牧民多元化的增收手段。“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自治区林业厅林业产业中心主任张海武说。

林菌:让米林农民受益

“要把菌的一端先划开,然后用刀顺着走,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样操作起来快,而且安全。”林芝市米林县米林镇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负责人尼玛正认真细致地对种植灵芝菌的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

在藏语里,尼玛就是“太阳”的意思。2009年,尼玛带领家人通过租赁土地种植药材,初尝了发展特色种植业带来的甜头。2012年,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尼玛租赁雪卡村160亩土地,创办了米林镇红太阳药材种植家庭农场,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不断积累,他掌握了丰富的天麻、灵芝菌、玛卡等药材培育和种植经验。如今,农场总收入达180多万元。

“太阳光芒照四方”。尼玛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不忘乡邻,无偿提供技术、资源、雇佣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带动其他人增收。在他的农场里专门设有2个温室大棚,临近的群众可随时在大棚中学习灵芝、天麻等药材的种植技术。他与米林县白定村、热嘎村等7个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每年免费提供约50万元的天麻种子、灵芝菌包,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同时,在药材移栽的繁忙时节,尼玛按高于市场劳动力价格,雇用周边劳力到家庭农场劳作,仅2015年兑现劳务工资109万元,增加了村民劳务收入。不仅如此,今年初,尼玛还以免费向贫困户提供场地、菌包及技术,产品由农场负责收购等方式,帮扶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现金收入。

林禽:让朗县农民增收

“先进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先进人大代表……”一摞摞证书见证了50多岁的顿珠阿来这些年为林芝市朗县洞嘎镇旺热村所做的工作。

他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为了更好地带动旺热村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在村中进行山羊养殖推广。2008年,朗县养羊示范基地挂牌成立,借助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修缮了基地羊舍,扩大人工种草60亩,引进了优质种羊。

顿珠阿来还积极学习山羊养殖技术,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以人工种草为依托,用茨盖羊与当地绵羊杂交,选育出适合当地养殖的优质种羊。通过他的鼓励指导,周边很多村民纷纷开始在荒地上进行人工种草,发展养羊业。目前,旺热村养羊规模达到200只的养殖户达7户,全村共养羊2200多只。村里人通过养羊走上致富的人数逐年增加,户户盖起了二层楼房,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家家用上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林药:让曲松人走向市场

随着藏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对藏药原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藏药材已进入急需产业化种植的新阶段。“发展藏药材种植可减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保护脆弱的高原环境,更能给高原老百姓带来生财之道。”山南市曲松县曲松镇琼嘎村藏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负责人洛桑金巴说。

2015年底,该合作社种植藏药材530余亩,藏药材品种达到了16种,年产值185万元,盈利105万元,成为集藏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点,生产的“斯灵姜霸生发露”、“巴桑姆酥油丸”、“苦荞茶”、“荞麦枕头”等产品广受好评,不仅完全打开了区内产品销售,还走向了区外市场。

目前,琼嘎村、下洛村、东嘎村共190户665人加入了合作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藏药材种植、培育增收致富。得知今年曲松县要率先脱贫,合作社还主动向县里申请结对帮扶11户贫困户脱贫,9月已计划面向曲松镇待业的高中毕业生招工,让更多人到合作社就业。

本报记者 王雨霏

“我区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很多特色林下产品都是别的省区没有的。因此,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国有农林场、示范村、合作社为载体,完全可以将资源优势变成农牧民手中的‘金元宝’,将青山绿林变成富民强边的金山银山。”采访中,自治区林业厅林业产业中心主任张海武对我区林下经济未来发展及开发利用充满了信心。

时下,正值高原雨季,又到了一年一度林下资源丰产、丰收时节,本报记者走进基层,零距离接触了一批以林下资源创收的种植户和经营林下产品的生意人,探访他们在增收路上不一样的“致富经”“生意经”。

■导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