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咱们要去的是江苏省的连云港,那里有全国最大的泥鳅供销基地,泥鳅的养殖面积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五。在销售的旺季,连云港平均每星期就有20到30万斤的泥鳅出口到韩国和日本。连云港人养泥鳅很在行,养泥鳅的技术也不断地有所创新,这不,这几年他们又兴起了冬天捞泥鳅的热潮。
(采访)养殖户:夏天13块钱一斤,如果过完年卖,能卖到二十块钱左右,这么算,一个塘子,比夏天能多卖一万五六千块钱。
这冬天捞出的泥鳅,能比夏天捞的泥鳅多卖这么多的钱,难怪连云港的养殖户们在寒冬里忙得热火朝天。其实就在几年前,当地冬天捞泥鳅的人还不多。 以前,大多数养殖户都在10月份,就把泥鳅捞出来卖了,这是因为泥鳅有一个习性——冬眠。
(采访)王海涛:泥鳅到水温5度左右的时候,就找水比较深的地方,或者有淤泥的地方,它就冬眠了。
每年到了10月,气温开始下降,泥鳅们就准备冬眠了。连云港的12月份儿,气温会下降到0度左右,泥鳅们就全钻进底泥里,开始冬眠了。这时候再下网捞泥鳅,哪捞得着啊?就因为泥鳅会冬眠,不好捞,所以在以前,虽然都知道冬天的泥鳅能卖出个好价钱,可连云港的养殖户,还是很少留泥鳅过冬。那这冬捕泥鳅的事儿又是怎么火起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养殖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克服了泥鳅冬捕的一系列难题。养殖户王海涛,就是其中的一个。王海涛的冬捕泥鳅池,最大的特色是池塘边的这条水渠。
(采访)
记者:我看您水渠修得好像比较长。
王海涛:这个水渠从这边到那边,有将近200米。
这水渠可是冬天捞泥鳅最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
(字幕)第一招:修水渠,引井水,唤醒睡泥鳅。
王海涛一共养着13个池塘的泥鳅,这条水渠就顺着池塘的一侧一直修过去,水渠的一段是一口水井,对应着每个池塘的位置上都会有一个入水口。捞泥鳅的时候,从井里抽上水来,井水就会顺着水渠慢慢地流进池塘。
(采访)王海涛:我们这时候就得用井水,井水温度高,15度左右,井水把泥鳅唤醒。
用井水唤醒泥鳅,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这泥鳅的冬眠,跟咱们熟知的癞蛤蟆、蛇的冬眠是不太一样的。这些动物一旦进入冬眠状态,要想把它们叫醒,得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泥鳅呢,睡得就没那么瓷实了。因为它们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只要水温升高到5度左右,立马就会醒过来。这井水是地下水,多以受气温的影响很小。常年都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捞泥鳅的时候,只要把三分之一的池水换成井水,养殖池的整体水温就会升高,当池水温度上升到5度左右,泥鳅们就会醒过来,浮出水面唤气,这时候就可以打捞了。用井水唤醒泥鳅,是个好主意,不过,直接从井里把水抽到泥鳅池里,不是更省事吗?为什么要费钱搭功夫修水渠呢?您别说,这条水渠还真是必不可少的,要是没了它,捞上来的泥鳅就有可能出问题。
(采访)王海涛:冬季用井水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个塘子的鱼犯病,嘴也有破的,尾巴也有破的,破完之后,身上长毛了。
当时,王海涛和当地的很多养殖户一样,是把井水抽进池塘的,可是捞上来的泥鳅,很多不是死就是伤。王海涛仔细检查了那些死泥鳅,从症状分析,很像是得了水霉病。
(采访)王海涛:什么叫做水霉病,水霉病顾名思义也就是在生长过程当中,它皮表破损,水条件受限,然后出现的真菌感染。
泥鳅感染水霉病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它们之前已经受了擦伤。那么多泥鳅都受伤了,这伤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冬眠的泥鳅,主要就是呆在池塘的底泥里,是不是这底泥有什么问题呢?王海涛决定检查一下。
(采访)王海涛:用锹把底泥抠出来一块,拿手一摸真有沙子。
正是这些底泥里混进的沙子,让泥鳅受了伤。这养泥鳅的池塘底泥,本来是经过处理的,基本上就是腐殖质和泥土,又细又软的。泥鳅在钻泥时,体表会分泌出很多粘液,这些粘液除了能起到保护表皮的作用,还是很好的润滑剂,可以帮助泥鳅尽快钻进泥土里。所以在正常状况下,泥鳅钻泥时根本不用担心表面会擦伤。这底泥里混进一层细沙,可就不一样了。沙子又粗又硬,泥鳅就算分泌出再多的粘液做保护,钻这么几趟下来,也会把表皮蹭破。这表皮一破,像水霉病这样的病菌,就自动找上门了。不过,这些沙子是从哪来的呢?王海涛沿着池塘边检查,不久就发现,越是靠近井水的入水口,底泥里面的细沙就越多。
(采访)王海涛:完了之后到塘的那头去看看,那头没有,我就确定了,这沙子是由井抽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