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州农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为加强牲畜改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促进我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州畜牧站组织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于4月份对德格、白玉、新龙、甘孜、色达、炉霍、道孚县牲畜改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通过走访指导发色达县和甘孜县在牲畜调查、统计和改良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现将色达、甘孜县的亮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色达县开展牲畜数量调查,加大牦牛改良投入

该县抽调县、乡(镇)、村各级干部750人,组成151个调查小组,于2月25日至3月30日,对全县牲畜数量和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统计,全县牲畜存栏254630(头、只、匹),其中牦牛232281头,占牲畜总数的91.2%。能繁母牛104442头,占牦牛存栏数的45%;牦牛种公牛26132头,占牦牛存栏数的11.3%;牦牛犊牛44801头,占牦牛存栏数的19.3%,繁殖成活率42.9%;犏牛12637头,占牦牛存栏数的5.4%。进一步摸清了牲畜数量和结构,总结出牦牛公牛数量偏多,占比高,近亲繁殖严重,生产性能下降。为做好牦牛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环节,打好牦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基础,该县在加强牦牛出栏和草料生产贮备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投入750万元资金,采用异地换公补贴的方式,将甲学、霍西、年龙等乡镇的优质种公牛提供到泥朵、然充、克果、康勒等乡镇改良牦牛。

二、牦牛杂交改良,优质父本筛选初见成效

为攻克利用黑白花、西门塔尔等公牛(冻精)改良牦牛难产、流产、母子双亡率高的难题,甘孜州畜牧站、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不断筛选优质公牛,先后引进西杂牛、蜀宣花牛和娟杂公牛,在甘孜县斯俄乡组织本地黄牛参配,筛选出的娟杂公牛改良效果更加显著,生产性能提高明显,深受牧民喜爱。青海省玉树州有户牧民不远千里运送3头母牛前来配种,截止2021年底娟杂公牛累计改配本地黄牛260头,产犊成活244头,成活率为93.8%。炉霍、道孚、德格、石渠县以及阿坝州阿坝县牧区的牧民前来购买杂交公牛,周岁公牛平均售价8000元以上,是本地同龄牛的3-4倍,不但实现了农牧民增收,而且为牦牛杂交改良提供了优质父本。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