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镇白杨村满目苍翠,处处皆绿,一畦畦大麻一片片玉米映衬着远山的层峦叠嶂,山峰上郁郁葱葱。关山脚下的白杨村有草山8622亩,登上关山之顶,这里的草原景色壮美,牛肥马壮,结队的牛羊、骏马在草原上徜徉,草原上弯弯曲曲的道路向蓝天白云延伸,构成了一幅妙趣天成、情致绵邈的动人画面。
村容村貌焕新颜
关山脚下的白杨新村显得格外耀眼,灰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墙面,一栋栋风格统一、造型别致的别墅式二层“小洋房”鳞次栉比。
“过去的住房和现在没法比,过去有14户人家住在山上乱石窖附近,那里石头多,也是草场,只有土路。村民经常背着粮食下山磨面,再把磨好的面背上山生活。如果天下雨就没法下山了,当时喝的水也是山涧里流的水。”说到过去的生活条件,白杨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得录至今记忆犹新。
白杨村在马鹿镇南部,是一个回汉杂居村,全村有159户734人,耕地面积2313.4亩,人均3.15亩,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7户164人,2014年白杨村被列为张家川县“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村。
“白杨村易地搬迁工程总投资1053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搬迁专项资金185万元,省级配套资金62万元,县级配套1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37万元。工程分两期实施,二期工程投资102万元,包括修建护坡、排洪渠、村文化广场、硬化巷道、农网改造等,现在两期工程都已完成。2016年就有50户村民,共308人搬进了新居。”白杨村党支部书记杨继龙介绍说。
建档立卡户杨楼和家曾经就住在乱石窖。“过去我们一家人挤在一间40多平米的土坯房里,屋顶是麦草做的。现在我们新村每户住房面积126平米,我和兄弟各有一套住房。”杨楼和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村子现在交通非常方便,景色也很美。
白杨村的确越来越美,杨继龙是马鹿镇镇政府干部,年轻的他担任白杨村党支部书记后,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精准扶贫的精神和措施,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把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疾顽进行了一一清除。
去年,在帮扶单位天水市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支持下,白杨村获得帮扶资金资金4.2万元,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在逐户走访相关群众征得同意后,白杨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修建了建筑垃圾堆放场、晒粪场、柴草堆放场、垃圾屋。在垃圾遍野的老庙旧址上,修建了花园。把全村垃圾箱进行了合理的置放,聘请了公益岗位保洁员随时清扫,形成了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今年3月,为了进一步消除“视觉贫困”拆除“空心房”,白杨村党支部召开了会议,对“空心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在征得群众同意后,组织党员干部拆除“空心房”22处。今年4月份,针对白杨新村花园闲置的问题,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种植百日菊、格桑花等20多种花卉,栽种紫花槐、红叶李、塔柏等1000余株。生态环境优美的白杨村在姹紫嫣红的花朵映衬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多措并举产业兴
白杨村地处高寒阴湿地带,平均海拔在1900米以上,很适宜大麻生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该村积极引导群众和贫困户种植大麻,累计发展大麻600亩,全村户均达4亩,每亩大麻可收入2000元。同时该村拓展种植中药材300亩,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并拓宽致富渠道,鼓励精准贫困户参加“伊香拉面师”培训,有19人通过技能鉴定达到合格标准。
白杨村有草山8622亩,人均达11.08亩,丰富的草原资源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广阔前景。白杨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得录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放牧人”,也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们马鹿镇沟壑纵横,高寒阴湿,昼夜温差大,一般农作物都不出产量,以前靠种农作物很难养家糊口,为了生计,我就抛下家庭去放马,一进山就是一两个月。”2013年,赵得录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又一次进山放马,而这次他带着养殖技术的书有空就看,山里有信号就手机上网学习,一门心思摸索养殖技术。2014年赵得录依靠养殖繁育马驹,成功脱贫。
关山之顶的老爷岭自然景观十分优美,辽阔的草原上森林郁郁葱葱。赵得录在一片树丛前停下脚步,他两手放在嘴边做喇叭状,发出了“牧马人”和他的马儿才懂得的呼唤声,很快隐匿在树丛间吃草的马儿听到召唤声后纷纷向他跑来……
“我们村的马、牛、羊在春夏两季都在草山里放养,村民只需隔几天来看望一下,深秋和冬季才领回村里饲养。”赵得录现在只放养着十几匹马,他说自己年纪大了,顾不过来,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要把精力放在村务上。
说起赵得录,白杨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胡宏连连夸赞:“他诚实可靠,有想法,点子多,并且责任心强,在村里口碑好,是一个很好的致富带头人”。
白杨村本来就有养殖传统,近年来借助精准扶贫贷款、扶贫互助协会借款等,贫困户纷纷发展养殖业,仅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额达185万元。村里的群众几乎家家在搞养殖,目前村里有基础母牛400多头,养殖马、牛、羊20只以上的46户,规模化养殖大户有40户。种植、养殖、劳务同时发力的白杨村2019年退出了贫困村的序列。
当好致富“领头羊”
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职责,白杨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宏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帮助村“两委”制定实施脱贫计划和开展工作中,就非常重视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2016年8月经组织选派,天水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所所长胡宏来到白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深入群众,认真履职,时刻关心群众,经常带动村“两委”及工作队开展为民服务行动,入户走访,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在工作中,他发现村民赵得录在养殖技术上肯钻研、能吃苦,同时脱贫致富后积极帮扶贫困户,积极有为,有担当精神,因此对赵得录进行了组织培养。
赵得录不负期望,他带领附近贫困户养马,为他们提供马驹和免费技术指导。他还依托中幼林抚育项目、植树造林绿化项目、村村通水泥路项目等,积极联系协调项目,优先带领本村和周边的宝坪村、康王村、花园村等村的贫困户投工投劳,仅2019年就发放劳务费40余万元。同时赵得录积极向组织靠拢,入了党,担任了白杨村党支部副书记职务。“他进入角色很快,起到了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胡宏评价说。
作为一个老党员,胡宏牢记使命,忠于职守。他得知贫困户崔正兵因长期在外与村里失联而被注销户籍后,设法找到了他,并带着他到当地派出所恢复了户籍,让他享受到了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在2019年实现了脱贫。今年2月5日,胡宏接到市委组织部要求返岗的通知,他马上赶到白杨村,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守一线,和驻村帮扶队员每天早晚坚持对卡点检查和工作情况上报。得知村里缺乏防护消毒用品,他立即联系防疫物资。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他走访慰问了11户困难村民,春耕春播工作十分重要,他和村干部们一起对今春玉米、土豆种植情况逐户摸底,登记造册后及时上报马鹿镇政府……
33岁的杨继龙,53岁的赵得录,59岁的胡宏,白杨村的村级组织既富有朝气,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干精神,因而白杨村的产业发展规划思路很清晰,就是依托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土地流转方式,整合资源,打造畜牧养殖、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示范区——以广阔的天然草场为基础,以张家川县扬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玉和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大力发展牛羊肉、土鸡、中华土蜂养殖,形成业湾——陈子沟畜牧养殖示范区;以白杨村优质大麻和饲料玉米种植基地为特色,构建沿川沿河休闲农业示范区;将陈子沟自然景观、关山顶烧烤露营地、关山风电景色、白杨树沟——山固关战役遗址、生态农庄组成旅游项目,融合民族文化、自然、地域因素,打造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园。摆脱贫困,加速发展,白杨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正迈着致富的步伐,一步一脚印,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往期推荐
张家川发布▼
今日张家川▲
主管 | 中共张家川县委宣传部
主办 | 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 | 李 霞编审 | 苏晓东
编辑| 韩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