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4台今日关注_中央7台致富经_中央2台在线直播

2022年4月9日,茶农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丝棉茶基地采摘新茶。人民视觉 资料图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地位的湖北省,已连续三年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发布省委一号文件,可见湖北省委、省政府对重农强农的鲜明态度。

湖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油菜籽、茶叶、蔬菜和生猪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六位。尽管总体来看湖北省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相对较弱,但是湖北仍有基础、有信心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荆楚答卷。

如何从农业产量大省转化成产业强省,如何在中西部省份率先建成农业强省?湖北省从政府、课题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农村农民,每一个环节都倾全力深度参与。

2021年,湖北省委围绕“三农”工作发布省委一号文件,要求脱贫攻坚完成后自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对过渡期内的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提出要求,并要求确保“十四五”时期各市县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量,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202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继续发布了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在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农业产业化加快乡村发展、美丽宜居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作出部署。

2023年3月底,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省委一号文件。

中央2台在线直播_中央7台致富经_中央4台今日关注

2023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果农在脐橙园里转运采摘的春季晚熟脐橙。人民视觉 资料图

一号文件搭建乡村振兴“上层建筑”

湖北是农业大省。它不仅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根据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院的一份《2020年湖北省乡村产业发展报告》,疫情前,虽然湖北“三农”的各项发展指标都在稳步推进,但仍面临问题。

上述报告显示,2019年,湖北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1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省粮食总产量2724.98万吨,下降4.0%,连续 7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608.60千公顷,下降4.9%。除了粮食总产量和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出栏3189.24 万头,下降26.9%。更重要的是,纵观湖北省产业结构,从2015年至2019年,第三产业稳步增长,而第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从占比10%逐年下降,至2019年时已不足10%,“三农”产业经济影响力不足。

除此,根据《2019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湖北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也就是生产力)尽管从1978年的0.047增长到2019年的0.149,增长3.17倍,全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但仍低于部分中西部省区,在农业技术和农机智慧化建设上仍有很大空间。

2020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从制度上保证推进“三农”工作。

2021年1月3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号文件的目标任务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500亿斤以上,生猪生产恢复到正常年份(疫情前)水平等,并展望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扎实推动、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等。

2022年3月30日,湖北发布省委一号文件,围绕“三农”工作。文件指出,在守住“两条底线”方面,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245万头左右、淡水产品产量达到490万吨左右;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落实脱贫地区帮扶支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与此同时,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发布次日,湖北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三农”稳则预期稳,“三农”向好则全局主动,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坚持农田姓“农”、良田种粮,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多渠道增加投入,新建420万亩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丰产增效的底盘。

2023年3月底,湖北发布省委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文件要求,在守好“三农”基本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湖北答卷。

中央2台在线直播_中央7台致富经_中央4台今日关注

2023年5月19日,湖北荆门,航拍钟祥市彭墩农业大棚田园风光。人民视觉 资料图

此次“三农”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明确了在2022年的基础上,严格市县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建设高标准农田350万亩,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共同配送、即时零售和农村电商,打造农村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并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稳重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除了一号文件搭建乡村振兴“上层建筑”外,湖北省农委办、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院、农垦集团等政府部门和企业接连分别组织评选推介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从综合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激励全省上下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擘画共同富裕蓝图。

中央2台在线直播_中央4台今日关注_中央7台致富经

2022年4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樊城区“一号公路”沿线的太平店镇金牛村景色如画,引来不少游客观光打卡。人民视觉 资料图

贫困村变“网红村”

在一号文件的要求下,如何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这是身为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村支书的周代年必须考虑的问题。

周代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动员全村党员讨论,提出了与桔缘合作社“村社合一”的发展思路,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建成“吸纳果农入社、让村民变股民、人人能分红”的新模式。

在他的带领下,向巷村314户村民全部进入桔缘合作社,2022年桔缘合作社销售额达2亿多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真没想到,我家去年总收入有十多万元!”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脱贫户严红高兴地说,这多亏了他们的村支书周代年。

向巷村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枝江市基层组织强基工程。枝江市委农办、枝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组织模式是通过选优配强“领头雁”,把包括周代年在内的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群众认可度高的891名优秀党员和人才选进全市的村“两委”班子,念好集体“致富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745.32万元。

向巷村目前主要支柱产业是肉牛养殖、柑橘种植、稻虾等,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柑橘产量1500吨以上,建成牛郎山牛业特色小镇示范化养殖小区2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个,年出栏肉牛达到2000多头。

2021年10月启动的湖北“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揭榜时,在参选的300多个村庄中,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脱颖而出被评为“十大美丽乡村”。同时,向巷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个名誉称号,涵盖了民俗文化展示、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掘乡村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等内容,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向巷村按照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打造网红打卡地——“吉吉村”,包括吉吉工坊、吉吉餐厅、橘子果吧等打卡点让游客走进童话世界。此外,配套的垂钓区、帐篷区、民宿区也在配套旅游的计划中落实。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向巷村从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明星村、试点村。村里通过创新“九奖九惩”积分制管理办法、“湾子夜话广场”、“村社合一”、“农旅融合”等乡村治理与发展模式,于2022年成功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质。

农文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连续三年的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中央2台在线直播_中央7台致富经_中央4台今日关注

2020年11月11日,俯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的蔬菜主题公园。人民视觉 资料图

蔬菜主题公园、森林水世界、七彩花都……这些美好寓意的元素,与金戈铁马似乎毫不沾边,但铜岭村二者兼得。

铜岭村名称的由来源于民间传说,“军师送铜铃,关公勤练兵。草链成金链,铜铃变铜岭。”当地民间传说,东汉末年,诸葛亮给镇守荆州的关羽送草索铜铃,以勉励其练兵备战。关羽明白诸葛亮的用意,将铜铃套在赤兔马项上,勤练兵马。系铜铃的草索先后换为铁索、铜索、金索,终于,马项上的金索因操练日久断裂,铜铃掉落,化作山岗,遂名铜铃岗,后改名铜岭村。

有了先天的历史文化传说和景色,旅游业的发展当仁不让。在荆州市荆州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陈亮的印象中,总户数526户的铜岭村十年前曾负债200多万元,村民们是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全是泥巴路、石子路,进一趟村既磨车胎更磨鞋底。”

穷则思变。变,则意味着亟需人才和村民们的付出。

90后村支书马聂诠释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1993年出生的马聂,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就职于待遇优厚的国企,恰逢精准扶贫起步,家乡面目亟待改变,他决然辞去工作回家,被选为村小组组长。2018年村“两委”换届,马聂被村民选为铜岭村史上最年轻的村支书,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

在摸索过程中,土地流转、家乡产业、特色产业、地标产品、自愿搬迁……这些成为马聂和村民们热议的话题。最终,在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成功引导133户村民自愿搬迁;在土地平整工作中,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自发提出要求,将所有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在拆违治乱、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中,该村党员率先拆违、主动治乱、先行先试,带动群众自发拆除私搭乱建6处、清理乱堆乱放28处、疏通堰塘沟渠15个。

经过摸索,铜岭村按照“村委会+合作社+村民”的股份分配模式,吸引全村106户村民入股,通过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带动村民发展村集体经济,全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已完成投资1.07亿元,流转土地2100亩,相继开发了铜铃岗蔬菜主题乐园、水上乐园、恒荣梅园、七彩花都等游乐项目,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近三年为村民分红16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0多人,带动脱贫户51人,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企业铜铃岗蔬菜主题乐园连续两年为村民分红80万元,真正做到了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如何从第三产业反推一二产业发展,把游客流量变为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经济增量,让铜岭村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这是马聂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探索农旅深度融合。他计划,下一步,他们打造万亩金桔园,不光种金桔,还可以满足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把金桔作为铜岭村的一个特色产品去推广。除此,像第八组的村民们筹谋着把原本就有茶文化底蕴的村子,从种茶、采茶、制茶、销售等与村民们共建茶园,融为一体,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牌,实现共同富裕。

正如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中指出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今的铜岭村有了自己的多个产业,铜岭村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在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湖北答卷上,马聂相信,铜岭村会走得更远、更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