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什么行业最刺激?
养猪,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个。
回看2021年的生猪行情,全国生猪价格从1月份36.33元/公斤开始高开低走,到10月份跌至“谷底”12.42元/公斤,而后又迅速反弹。
对养猪人来说,这...多么刺激。
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许多人想要进军养猪业的决心,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他要养猪的理由很简单:卖猪,还债。
杨建国,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人。
2010年,他在攀枝花市承包工程时赔了钱,欠下了1000多万元的外债。
无奈之下,杨建国只好卖了城里的房子,还了一部分债,带着家人回到盐边县老家。回来后,他就一直在寻找赚钱的机会。
正值腊月,家家户户都在为杀年猪做准备,杨建国一家也不例外。因为工作忙,杨建国已经三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父母特意为了他杀了头猪。
不知是好久没有吃到家里的味道,还是那天妈妈做的猪肉格外香,一顿猪肉下肚后,杨建国萌生了养猪的念头。
随后,杨建国在老家做了调查,盐边县彝族人口众多,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火把节等等这些重大节日,猪肉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他发现,当地都是自家零散的养,没有形成规模,杨建国觉得这是个商机。
肥猪被淘汰,瘦子当道
2011年,杨建国东拼西凑,向朋友借了6万元钱,在村里买了30多头黑猪,加上父母家里原本养的20多头黑猪,一共养上了56头黑猪。
杨建国养的这种黑猪是盐池县本地土猪品种,好饲养,繁殖力高,但是生长速度很慢,至少要养两年多才能出栏。
为此,杨建国对这些黑猪特别上心,每天喂食玉米,草料,盼着把它们快点养肥,能卖个好价钱。
2013年9月,黑猪可以出栏了。杨建国先是屠宰了几头,拉到盐边县城销售。可他的猪肉定价比市场价格高,加之需求量不大,卖了几天都没卖完。
于是,杨建国开车到更远的攀枝花市区销售。他本来信心满满,可结果却让他很失望。
攀枝花市区的商户们嫌他养的黑猪猪肉太肥,肥膘有四指厚,瘦肉少,根本没有人愿意买。杨建国并不气馁,觉得大家只是没有吃过他的黑猪肉,尝过之后一定会改变看法。
盐边县当地村民吃猪肉习惯用大锅煮熟,再蘸盐吃,做法非常简单,吃得就是猪肉的本味,肉质好,香味浓。
杨建国将煮熟的猪肉拿到攀枝花农贸市场,免费送给人们品尝。
看着白花花的肥肉,大家都望而却步。城里的人们不习惯这种吃法,连尝一下都不肯。
在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油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希望吃得更健康。
这又恰恰成为黑猪的一个软肋:太肥了。
第一次卖猪肉就铩羽而归,剩下的猪杨建国不敢再屠宰了,只能先养着。
几十头黑猪每天都要吃食,一天光成本也要花不少钱,卖不出黑猪就没钱还债,这让杨建国的压力非常大。
他意识到,解决肥膘问题迫在眉睫。
盐边县当地人养黑猪,都是圈养,认为猪长得越肥越好。要想把黑猪卖出县城,那就必须迎合外面消费者的喜好。
另辟蹊径 找到正确渠道
2013年底,杨建国流转下了200多亩山地,赶着50多头黑猪上了山。
山路很难走,为了节省上山下山的时间,杨建国干脆吃住都在山上。
原本养殖两年多出栏的黑猪,杨建国打算延长到三年,花更多的时间来给猪减肥。
杨建国不再喂猪吃饲料,就让它们在山里自由觅食。黑猪靠着捡食野果和奔跑运动,4个月后,成功从300多斤减到了220斤左右。
体重减少了,肥膘也从之前的四指膘减少到现在的不到两指厚,更加迎合消费者吃肉的习惯。
黑猪瘦身成功后,杨建国也开始为它们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他发现,回锅肉作为传统川菜代表之一,广受大众的喜爱。自己养了三年的黑猪,肉质紧实、肥而不腻,很适合做回锅肉。
于是,他专门向以回锅肉作为招牌菜的饭店和餐馆进行推销,很快便达成合作。
养了三年的黑猪,一头可以卖出1万多元钱。卖完了所有养殖了三年的黑猪,接下来又要等三年才能再有黑猪出栏。
养殖周期太长,这样养下去,何时才能还清债呢?
找对市场 一年三年都卖钱
杨建国养的黑猪几乎没有管理成本和饲料成本,只需要保证黑猪自由繁育,每年就能产出三四百头小黑猪。
杨建国把目光盯上了养殖一年的黑猪身上,如果养了一年的小黑猪也能出栏,那不是每年都有钱卖了?
经常和餐馆打交道的杨建国,发现了一个地方,非常适合销售自己养殖一年左右的黑猪。
与川菜馆需求三年的猪肉不同,烤肉店更偏爱一年左右的嫩猪肉。而且烤肉店普通消费偏高,对肉质的要求也高,杨建国向烤肉店推销自己养殖了一年的黑猪肉,尽管定价是其它猪肉的5-6倍,却依然很受欢迎。
一年的猪肉嫩,就卖到烧烤店,三年的猪肉有嚼劲,就卖到餐馆专做回锅肉。
杨建国养殖了黑猪找到了正确的销售渠道,每年都有钱赚。
市场打开后,山上的黑猪不够卖了。
杨建国想扩大养殖规模,但仅靠一个人不行,他要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养黑猪。
从2019年起,陆续有三十多户村民在杨建国的带动下,每年共出栏一千多头黑猪,杨建国负责销售,猪不愁销路。
2021年,杨建国的销售额800多万,他不仅还清了当年做工程欠的外债,还带动了当地30多户村民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