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廖滔 记者 王远柏)11月11日,在镇远县羊场镇金盆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看着眼前络绎不绝的客商,村里的干部和种植户们喜出望外。

“怎么都想不到,我们的香菇产业火起来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田兴斌激动地说。

2019年初,立足自身气候土壤条件,金盆村建设占地面积45亩的基地发展香菇产业。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但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甚至一度陷入找不到卖家的窘境。

产业不旺,成了村民们的心头病。“这么好的土地,种出来的香菇卖不出去,问题出在哪呢?”为此,田兴斌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寻找解决办法。

“没有带头人,产业规划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状态,很难形成合力。”

“大伙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导致销售渠道不宽。”

“缺乏种植技术,产品质量达不到预期。”

经过多次讨论,大伙找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归根到底就是缺乏懂行的人,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办。”田兴斌说,村里没有人才,那就引进人才。

今年3月,经羊场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田兴斌找到镇远县种植养殖业致富带头人陈俊伦和黄远彪,邀请他们到村里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这两人具有多年的菌菇种植销售经验,熟悉市场行情,可以帮助解决产业规划以及销路问题。”田兴斌说。

“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只有质量以及产量上去了,才有底气和收购商洽谈。”黄远彪答应合作,但也担心缺乏种植技术经验的金盆村,种出来的香菇产品质量不够好。踌躇之际,他想到了以前考察学习时结识的香菇种植技术员黄大根,立即向其抛出了橄榄枝。

“这里培育的菌菇质量不会差。”在了解金盆村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后,黄大根爽快接受了邀请。

于是,陈俊伦、黄远彪与黄大根3人,以资源、资金、技术方式入股,和金盆村共同发展香菇产业。

黄大根钻研技术,陈俊伦和黄远彪努力开拓市场,省内各市州、广东、福建、重庆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另外,他们还搭建了线上销售渠道。

有了核心团队的助力,金盆村的香菇变得更好吃了,产量也明显提升了。

“今年以来,我们已对外销售香菇11.5万公斤,收入120多万元。香菇可从今年9月采摘到明年5月,预计产量40万公斤,销售额预计400万元。”黄远彪兴奋地说,金盆村香菇得到广大收购商的认可,很多顾客均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销售网已初步搭建。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是直接受益者。“基地每天可带动本村及邻村30多名村民就业,务工费按小时计算,相当灵活。”黄远彪说。

“在基地务工,每天有120元收入,还方便照顾一家老小,这种日子我很满意。”正在基地采摘香菇的当地村民陈朝梅高兴地说,源源不断的订单,让她不愁没活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