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10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增产”与“节水”之间,他蹚出一条新路》的报道。
“这2000多个小区,咱们要按期完成播种,确保整个生长季采集的对比数据更准确……”秋播时节,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里,一个黑瘦老农正守在田垄间,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节水和优质专用小麦试验田的播种工作。
同一日期、同一地块,这里播种下上千个小麦品种,今冬明春由农场统一进行水肥施加、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技术人员定期观察,一一记录其性状表现,为后期选育良种提供数据支撑。
这位70岁的“老农”,就是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名誉院长郭进考。47年来,他带领团队扎根农村,先后培育出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近30个,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马兰农场一粒粒小麦金种子,累计应用面积超3.8亿亩,推动增产超百亿公斤、节水超125亿立方米,既保障了粮食安全,也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危机。沉甸甸成就背后,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民育种、为国分忧的初心和振兴农业的担当。
“让老百姓天天吃上白面馍馍”
47载育种生涯,始于一个朴素愿望。
麦穗两岐,穰穰满家——千百年来都是群众的美好心愿。1951年出生在河北农家的郭进考,小时候目睹的却是“一个窝头掰三瓣儿,瞅着稀饭咽唾沫”的艰难光景,“挨饿”的感觉,深深烙在记忆深处。
“啥时候老百姓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啊?”怀着这个愿望,1971年郭进考上了农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在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定岗在小麦育种室。当时,农科所科研条件很“寒碜”: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破旧小楼,种的是漏水漏肥的滹沱河沙地,很难取得科学数据。
郭进考的育种生涯就此起步:缺少经验,他去中科院、农科院甘当小学生;没有实验材料,三番五次跑到河南、山东等地求援。最让他头疼的,是没有一块好田搞试验。
巧的是,那一年,马兰农场场长刘禄波带技术员到农科所参观。得知郭进考的烦恼,刘禄波当即表示:“马兰的地好哇!我们免费提供地、免费提供劳动力、免费提供住宿。只要你们去,能培育出好品种,你说咋办就咋办!”
双方一拍即合。1975年秋,怀着“让每一寸土地种出更多小麦”的初心,郭进考和团队成员带着东拼西凑的数百份育种材料,踏入马兰农场。
没承想,这一脚迈进来,一干就是47年。
冀中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20世纪70年代,河北小麦亩产量长期徘徊在五六百斤。“解决吃饱饭问题,缺的不是地,而是地里能长出多少东西。”郭进考和同事一头扎进试验田。
为了得到一手数据,他们事事亲力亲为,和村民一块起早贪黑,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割、脱粒……工作异常艰苦烦琐。农忙时节,他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不出工时,还要忙着采集数据、做实验。
“每年只能做一次实验,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时间。”郭进考说,马兰农场里一块块试验田,就像小麦大考场,今年考耐寒,明年考抗病,后年考产量。小麦分蘖、抗寒、抗旱、抗病、高矮等情况,要一株一株去观察;上百个环节、成千上万组数据,要一项一项做记录,才能最终选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每天从早到晚,郭进考都长在麦田里,盯在实验室。“只要有一项工作出问题,这一年就全白干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里,有多少艰辛和压力!
2019年6月13日,郭进考(左三)与农场技术人员在麦田里查看小麦长势。(马兰农场供图)
“老郭看起来比我们更像农民!”70多岁的刘满欣是农场的农民技术员,跟郭进考打了半辈子交道。他说,那时农场生活条件差,郭进考却一待就是几个月。冬天燃煤少,晚上汇总数据晚了,他就烧红几块砖头取暖。下雨天,别人往家跑,他却冒雨往地里跑,看哪个麦苗抗倒伏。忙得顾不上收拾宿舍,有一次打开铺盖卷,发现床铺上有一窝小老鼠。
功夫不负有心人。
10年寒来暑往,马兰农场早熟、丰产、耐旱型品种“冀麦26号”培育成功,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短时间内创下河北推广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增产效益最高的纪录,并迅速推广到北方六省市和新疆,轰动了半个中国麦区。
此后,郭进考又提出“降秆、稳穗、增粒”技术路线,培育出早熟高产品种“冀麦38”。1996年,这一品种创下亩产631.34公斤高产纪录,一举攻克小麦亩产千斤难关。
“国家曾提出亩产‘四百斤上纲要、六百斤过黄河、八百斤跨长江’的粮食增产口号。种了郭老师的新品种,小麦亩产量一举过了长江。”原马兰村支书刘冠杰说,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了良种的威力。
“我们这一代人,挨过饥荒,饿过肚子。乡亲们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郭进考很自豪。
“绝不能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
2019年夏收时节,记者在马兰农场节水小麦示范田看到,田里挖出一个近3米的大坑,参观者可直观看到节水小麦扎入土层达2.5米的强韧根系。这块示范田的小麦,播种后一水未浇,只靠雨养天收,亩产达430.6公斤,浇一水亩产过千斤。
2020年6月1日,在马兰农场旱作雨养小麦实验田里,参观者察看节水小麦发达的根系。(马兰农场供图)
最近两年,在辛集市马庄乡木店村,不少村民选种了马兰农场选育的节水小麦品种石农086,这一品种被河北省农业部门列为小麦主推品种。小麦生长期内,曾经历冻害、雹灾等,春浇两水,平均亩产量仍然稳定在1200斤左右。
“肥大水勤,不用问人”。这曾是华北小麦主产区的“口诀”,种一茬小麦要浇五至六水。然而,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多年超采地下水支撑农业生产,形成了全球最大地下水漏斗区。
“要粮食”还是“要生态”,矛盾尖锐。
“省点,再省点!绝不能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凭着多年农业科研的直觉,郭进考敏锐意识到,靠超采地下水支撑农业无异于“竭泽而渔”。20世纪90年代,他在全国率先提出节水小麦育种理念,并开展研究,努力“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食”。
何明琦1993年进入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后,便跟着郭进考开展育种工作。他告诉记者,解锁小麦“节水密码”,关键在于寻找载有抗旱、高WUE基因的小麦品种,在干旱或节水条件下促其实现TaDREB1抗旱基因的高效表达。
经过20多年努力,郭进考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培育出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等系列节水高产品种,搭配系列配套技术,实现了浇一水亩产过千斤的新突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有了节水品种,昔日的用水大户,今朝变为节水先锋。
“农业要算大账。每亩地少浇一水、节约种子1公斤、增产10公斤,河北省3500万亩小麦,就能节水17亿立方米、节约种子3500万公斤、增产3.5亿公斤。”郭进考说,科技对农业贡献巨大,单说品种这一块,在节水上的贡献率就能占到45%左右。
多年来,从马兰农场走向全国的节水麦种累积突破7亿斤,推广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地,覆盖面积达3500多万亩。
在“增产”与“节水”之间,郭进考蹚出了中国路径!
不仅要端牢饭碗,还要吃上优质健康粮食
每年中秋、国庆阖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也正是玉米收获、小麦播种的忙季。
“今年赶不及了,明年一定回去!”40多年来,郭进考对家人这句挂在嘴边的承诺,几乎从未兑现过。他早把农场当成了家,对家人的感情和对种子的热爱,已融为一体。
郭进考说,科研永无止境,小麦育种就是不断做加法,由最初高产、解决吃饱问题,到后来稳产、解决节水问题,现在则追求优质、解决吃好问题。
近年来,郭进考脑海里一直盘算着两件事:
一是人们生活好了,对小麦品质要求日益提升,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要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优质专用、营养均衡、宜食用宜加工的高品质新品种,建立起丰富的“种子库”,满足群众高品质需求。
二是要让老百姓种得省,要在保障产量前提下,大力开展简化播种、节水、节肥、节种、节药,通过“一简四节”综合套餐技术,最大程度降成本、稳产量、增收益。
郭进考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自我革命,向“绿色高效优质专用品种+田间系统化管理”进军。2018年,马兰农场成立河北省老专家工作站,郭进考担任站长,努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制和产业化全程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5月13日,郭进考(左一)与中国工程院专家在麦田里查看节水小麦新品种马兰1号长势情况。(马兰农场供图)
一些地方,农民一亩地播种30斤麦种,甚至更多,不仅浪费,还容易影响产量。郭进考努力帮村民扭过思想这道弯儿:“提高整地质量,播种均匀一些,一亩地播25斤麦种就行喽!”“小麦讲究斤籽万苗,科学播种不光省种子,还能高产!”
今年4月,马兰农场新培育的6个“马兰”系列小麦品种全部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涵盖了节水高产、优质强筋、优质专用等类型。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金燚说,马兰1号经14个示范点测试,最高亩产可达838.8公斤。马兰6号、7号优质强筋麦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搞育种,农民说好才是硬道理。农业科技人员必须放得下身段、耐得住寂寞,才能培育出农民欢迎的好种子。”郭进考说。
在郭进考的带领下,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已形成24人、包括6名博士的研究团队,并培育出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这群“麦田里的奋斗者”,将继续扎根乡村沃土,不断把创新的金种子播撒向各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