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二中【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学习心得第六期——熊思锶老师的育人故事:践行初心 勇担使命
本次推出【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学习心得第六期,讲述的是熊思锶老师的育人故事。
熊思锶
中学地理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23年获得武宁县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在全县初中学考地理复习研讨会上多次进行示范执教和讲座,均取得良好的复习指导效果;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级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评比活动,并取得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在全市中考阅卷工作中,荣获“优秀阅卷老师”称号;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多次荣获市级一等奖。在九江市地理学会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会员;多次在九江市初中地理学科命题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所撰写的地理学科论文多次荣获市级一等奖。
践行初心 勇担使命
当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老师才算得上是一个好老师呢?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 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我想这些好老师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就是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的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已经听到过了。多年过去,特别是在新的社会背景、新的课改背景下,“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早已变成了“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我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奇怪而又合理的问题问倒,真的有点无地自容。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保证自己的“一桶水”永远不要干涸,于是我常常会选择通过阅读地理专业书籍和观看地理类纪录片来丰富我的地理专业知识。当然,只学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时察觉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适当的疏导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用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上我根据教学需要播放相关视频时,不管是犯困的还是不想听讲的学生一个个都像长颈鹿似的把头都抬起来了。比如我最近讲到黄河,学习讲凌汛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给学生放了一个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学生回答我的三个问题,学生们都回答得很好。仅仅是简单地在课件中加个小视频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比我苦口婆心地讲个五遍十遍效果还要好。但是有时找不到合适的视频,怎么办呢?找不到合适的就自己动手做一个,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知识的加持了。
作为老师,仅仅有扎实的学识是不够的。还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呢?俗话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在地理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入一些活动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内容时,如果只是老师单纯的讲解,学生肯定难以理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特点及区别,可以组织让学生自己手动制作一个地球仪;学习《多变的天气》,可以让学生体验做一次天气预报主持人;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日常观测活动,比如观测一天和一年内太阳高度与物影长短的关系,观测气温与降水日变化与年变化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为师者,当立志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有了目标就不怕路远,只要出发就一定能到达。我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