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鲜艳夺目的花朵,朝开暮萎.姹紫嫣红,在南方多散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盆栽扶桑适用于客厅和入口处摆设。
扶桑(拉丁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别名:佛槿、朱槿、佛桑、大红花、赤槿、日及、木槿、红扶桑、红木槿、桑槿、火红花、照殿红、宋槿、二红花、花上花、土红花、假牡丹、吊兰牡丹、中国蔷薇。
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加之管理简便,除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上盛行采用外,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为重要的温室和室内花卉。同时也可供药用。
扶桑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室温低于 5℃。叶片转黄脱落,低于 0℃,即遭冻害。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
控制温度 扶桑分布在我国南部,不耐寒,在北方地区需温室越冬,低于5℃容易遭受冻害。南方一般在11月下旬移入室内(北方一般10月下旬移入室内),最低温度不宜长时间低于10℃,否则易造成落叶,如温度保持在20℃以上,冬季仍可开花。气温降到6℃时,就必须把扶桑移入室内,防止冻伤,可用塑料袋将扶桑罩住,并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小孔,让其呼吸。冬季扶桑的适宜休眠温度为5℃至15℃,若室温高于15℃,植株会得不到充分休眠,势必影响来年开花。
盆栽用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应进行换盆。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为了保持树型优美,着花量多,根据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控肥控水 一般从11月份开始停止施肥,可在盆土表面撒一薄层干肥,如粗粒饼肥等。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枝叶徒长,避免贪青、贪花,不利于生理休眠。如叶片出现黄化,可浇施浓度为0.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改善盆土的理化性状。在室内过冬期间,盆土要偏干忌湿,因此要控制浇水,仅使盆土保持略湿润即可,一般每5天至10天浇水一次,水量不宜过多,防止低温高湿造成烂根死亡。浇花用水最好能先晾晒一天,等水温接近室温时再浇,防止水温与气温相差太大,伤害根系。
扶桑生长期叶如果变黄脱落,主要是浇水不当造成的。扶桑浇水也要见于见湿;盆土常湿,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还会烂根,死亡。扶桑在养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土壤碱化。10月移人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温度低会引起脱叶。
另外,室外扶桑在夏季大暑前后,中午要适当遮荫,立秋后要注意增加喷水次数,降低温度。
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喷杀。
种植环境条件聚变,如由全日照环境一下子移到荫萌的室内,或盆土过干、过湿,导致烂根,均会引起扶桑花大量落花和落蕾。因此,盆栽扶桑要少搬动,花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适量浇水,可避免植株出现大量落花落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