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陕西麟游县,满山苍翠,生机盎然。九成宫镇御驾塬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堆放着刚刚采挖回来的柴胡。村民李汉福说:“我种了2亩7分柴胡,共收了280多公斤,每公斤卖64元,一共收入1.7万多元,每亩县上还补贴600元,算下来比种玉米强多了,我打算今年再种11亩。”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麟游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挖穷根、强“造血”、促脱贫的重要抓手,聚焦“东部苹果西部菜,中部畜牧+药材”的产业布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闯出了脱贫攻坚新路子,已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抓产业念准“致富经”

产业“造血”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最根本途径。在产业扶贫中,县上出台精准到户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政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苹果、药材、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等脱贫产业“菜单”,确保每户至少有1个主导产业和1个辅助产业,让每户贫困户都能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御驾塬村党支部书记吕锁怀说:“以前,我们村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自从收到宝鸡市博仁药业有限公司捐赠的5000公斤柴胡种子,就‘菜单式’种植柴胡,还请来市农技专家、西农教授作指导,解决了群众缺技术、不会管的后顾之忧,全村柴胡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

“菜单式”产业脱贫模式,实现了“家家有增收产业,村村有脱贫项目”,苹果、蔬菜、药材、畜牧养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强基础拓宽“致富路”

“蔬菜产业园内,有新品培育区、果蔬种植区、冷链物流区、无土栽培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年生产蔬菜1350吨,实现年产值420万元,带动当地600多人就业。”麟游县酒房镇镇长王彦平说。

在酒房镇,像这样的蔬菜产业园区就有5个,陕西秦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麟游县绿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覆盖全镇5个村,实施“一院三中心”的产、加、储、运、销全链条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近年来,麟游县不断深化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探索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增收模式,持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贫困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抱团发展”;同时,建立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跟随“三变”改革直接受益。在酒房镇,56岁的叶存香在蔬菜产业园娴熟地移栽秧苗,她说:“自从园区建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里,让土地变钱,又能打工挣钱,实在太好了!”

如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互助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产业发展补贴、土地流转收入、就业务工收入、入股分红收入“细水长流”,农民鼓起了钱袋子。发展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快了农业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步伐。

严把关确保“三清零”

在招贤镇大岭村养殖户赵明军的养殖场内,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他说:“最近我想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各级帮扶干部帮我解决资金、圈舍问题,每头牛还扶持2000元,从开始的几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50头,收入稳定,我养牛的劲头更足了。”这是县上开展的排查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的“三排查三清零”行动的一个亮点。

麟游县在“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中,抽调35名干部,组建7个督导组、2个督查组、2个督战组,11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组长,驻镇逐村开展业务指导、政策咨询,对短板弱项现场排查、现场交办,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做到全面脱贫不落“一人”、政策落实不留“一米”、问题整改不漏“一个”。

截至目前,全县督导督查督战21次,对57个村、5781户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汇总问题43个,现已基本整改到位,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肉牛养殖创业_养殖肉牛赚钱吗_致富经养殖肉牛

麟游县常丰镇万亩苹果扶贫基地。

肉牛养殖创业_致富经养殖肉牛_养殖肉牛赚钱吗

酒房镇地生源蔬菜产业园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