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金昌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六大任务”,精心打造“三大工程”,产生了各类帮扶力量凝聚、群众增收效应凸显、机关干部作风转变的良好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三农”工作和城乡统筹发展。

精心部署,统筹谋划,着力落实“双联行动”帮联责任。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双联行动领导小组每年数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专项部署,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坚持三级联动、领导带头、全面覆盖、抓实见效,做到了所有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无遗漏,所有行政村、所有困难户全覆盖。特别是针对32个插花型重度贫困村,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联系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不脱贫不脱钩”的职责要求。不断创新丰富活动载体,认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双联”等活动;积极搭建帮联平台,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团组织等社会各界,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参与双联行动,引进北京弘顺等18家省外客商在贫困乡村投资兴建富民产业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双联行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三年来,全市各级联户干部累计进村入户10万余人次,帮办实事2万多件。

重点发力,破解难题,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坚持把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双联行动的重要内容,市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双联专项资金,通过采取对产业发展实行贷款贴息,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联系村产业发展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联村单位围绕人畜饮水、村社道路、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和农村电网改造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帮助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物资,着力破解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三年来,统筹整合“菜篮子”工程扶持资金、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等各类涉农资金1.35亿元,撬动社会投入10亿多元,累计实施产业发展、道路硬化、渠道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项目420多个,新建、维修渠道731.68公里,新建、改造通村道路398.12公里,改造危旧房7488套,新建农村幼儿园6所;改造提升村文化活动室49个,建成村民活动广场62559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累计为农户协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农耕文明贷款和牛羊蔬菜产业贷款近7亿元;积极创新融资担保机制,整合市级农业切块资金3600万元,支持永昌县成立了扶贫开发贷款担保公司,为2961户贫困户担保发放贷款1.75亿元,在破解农户发展资金不足难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着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紧紧围绕促农增收这一核心,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联系村致富奔小康的重点,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劳务输转等,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助农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立足干旱缺水的实际,帮助联系村大力培育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制种玉米、优质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和设施种植、设施养殖业。目前,全市日光温室、食用菌棚、塑料拱棚分别达到5648座、5596座、8936座,畜禽总饲养量达到240万头(只),优质肉羊饲养量达到135万只,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探索推广“3331”、“三权分立”、以井定田等土地生产经营模式,采取财政补贴、先建后补等措施,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目前,已申报认定和注册家庭农场达到188个,农民合作社达到707个,土地流转率达到49.56%。统筹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绿色农业培训工程”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使联系农户实现了在乡务农有产业、外出务工有技能、增收途径能长效。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3万人次。坚持就近就地输转,协调金川公司、八冶公司、金泥集团等驻地企业优先吸纳本地务工农民。累计输转劳动力17万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21亿元。编印发放《强农惠农政策选编》6万余册,督促联系乡镇、联系村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82元,较上年增长11.5%。贫困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

强化措施,完善制度,着力健全“双联行动”长效机制。始终把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作为推进“双联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建立了牵头单位抓总协调、联村单位各负其责、乡镇党委上下衔接、村社农户具体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在乡(镇)、村分别设立了双联行动联合党组织,明确联合党组织职责、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联系点的工作指导。分层次建立了双联帮扶基金和救助基金,并制定出台了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基金的筹集办法、管理主体和使用方式等,确保了基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帮扶基金达到1194.36万元,救助基金达到577万元,利用双联帮扶基金实施双联强村富民项目52个,利用双联救助基金救助困难群众1062户次,发放救助资金161.18万元,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联系对象分联系户、帮扶户、救助户进行分类帮扶,切实做到因户施策、动态管理。建立完善调研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采取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推动双联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每年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将督查考核结果向全市通报,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强基固本,转变作风,着力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各级联村单位围绕解决好“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帮助联系村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组织阵地不断巩固;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对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和挂职党员干部进行专门培训,认真开展联村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选派69名后备干部到贫困村驻村挂职锻炼,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帮助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推行“四议两公开”和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参与村内事务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联村干部轮流驻村制度和“逢提必下”制度,确保帮扶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把双联行动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归口办理”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分期分批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疏导群众情绪;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风尚。三年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62场次,化解调处各种矛盾纠纷2900多起。

强化宣传,推广典型,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双联的良好氛围。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主流媒体和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介,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对双联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了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积极选树和推广典型,各级联村单位采取蹲点抓典型的方式,按照每个乡镇每年培育1个以上示范村,每个联村单位每年培育1户以上示范户的要求,积极培育示范村、示范户,深入挖掘和培育推广双联行动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共培育双联示范村36个,双联示范户276户,双联干部典型35个。(记者 薛朝华 金昌市委双联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