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牧散养能让种鹅克服抱窝性,首先是因为环境暗示少。

舍饲的种鹅一般都有专用的产蛋棚,产蛋棚是相对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里边的光线比户外要暗得多,容易让它们想抱窝。科学研究表明,家禽在比较暗的光线条件下容易抱窝,因为弱的光线会使家禽脑垂体分泌一种催乳激素,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会产生抱窝的念头。

轮牧散养的种鹅们,一天到晚都生活在露天的环境里,完全是自然光,根本就没有抱窝所需要的弱光环境。

舍饲条件下,一般在一平米的空间里要养上一到两只种鹅。一方面因为空间小,环境单调,缺少吸引种鹅们注意力的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它们每天看的最多的又是蛋,所以就比较容易对它们产生抱窝的心理暗示。

而轮牧散养的方式,比如每个4000平米的小区里生活着2000只鹅,每只鹅的活动范围都比舍饲条件大着两三倍,再加上这里的种鹅是自己采食青草,还有专用的游泳池让它们每天游泳健身,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它们的注意力分散在了很多件事上,就不大容易想到抱窝这事了。

其次,轮牧散养还不会给鹅提供抱窝必须的材料。

在舍饲条件下,为了让种鹅产蛋方便,一般产蛋棚里会给它们准备一些碎稻草,种鹅自己会把这些稻草聚在一起,做成产窝,等产的蛋达到一定数量,就在上面抱窝。

可散养环境里,只有供它们采食的青草,并没有干草或者干树枝一类搭窝的材料,种鹅没有材料搭窝,产的蛋东一个西一堆地很分散,这样就更不利于它们抱窝。一般来说,种鹅会在产下十几个蛋之后才抱窝,这散养鹅产的蛋一般一堆也就三五个,鹅们就没法确定这一堆蛋够不够抱窝的数,也就不知道该不该抱窝了。

另外,因为这鹅在一个地方呆七天就得转走,根本没有留出抱窝的时间,这也可以帮助克服鹅的抱窝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