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杨新才 记者孙中杰)2022年春节,对河南省鹿邑县保健西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习敬来说,显得格外忙碌。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他几乎在大棚中度过。他每天要带领20多名村民分成5组采收西芹,砍割、截茎、套袋、装箱、称重、封口。然后一箱箱西芹码放在平板车上,再搬运到装上停在公路旁的大型货车。

货车的主人是来自北京的客商张先生。他说:“这里的西芹品相好,品质更好,脆而无丝,还是地理标志产品呢。”

据任集乡党委书记刘伟介绍,目前,全乡西芹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种植户有140多家,成立了10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标准销售、统一使用“鹿邑芹菜”地理标志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鹿邑芹菜”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任集乡因此荣获全国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四大西芹生产基地、豫东西芹第一乡等称号。

在众多种植户中,张习敬的合作社是佼佼者。他也是该乡种植“鹿邑芹菜”第一人。1984年他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西芹种子,至今种植西芹近40年,是名副其实的种菜“老把式”。

“过去种西芹全靠经验,品质和产量不稳定,有赔有赚。自从有了标准化种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质量。每亩平均收入稳定在万元左右,种西芹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谈起种植西芹的经历,张习敬脸上透出一份自豪感。

据鹿邑县市场监管局标准股股长闫彩杰介绍,“鹿邑芹菜”标准化种植始于2004年,当时的鹿邑县质监局主动介入任集乡西芹种植基地,依托该乡西芹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种植,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编写了《西芹标准化种植》的技术小册子,从西芹播种育苗、整地定植、施肥防病,直至收获包装等各个阶段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

任集乡冷庄村党支部书记冷士杰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又在做大做强“鹿邑芹菜”品牌上着力,以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为基础,成立了任集乡蔬菜种植协会,形成了“互联网+指导站+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全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推动“鹿邑芹菜”向标准化、无害化、品牌化转型。产品覆盖全国各省区市,并远销东南亚国家。

“去年,我们合作社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不算100多亩的露天西芹,光这90多亩大棚西芹,就赚上小百万。新技术让俺走上了致富路。”张习敬一边忙活一边这样告诉记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