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有文字记载的葡萄栽培历史,最早可上溯至西汉元鼎六年。1963年,全市仅有葡萄1500株,产果7500斤;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昌开始规模化栽培。2018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7.5万亩,2019年,种植总面积增至10万亩。西昌葡萄以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同时搭配有巨峰、夏黑、青提等。
2015年,“西昌葡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西昌葡萄”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正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西昌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强化葡萄产业品牌、构建营销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力争“产业脱贫、产业富民”,实现“产业兴旺”。
挂满枝头的葡萄
独特优势孕育优质晚熟葡萄
西昌是全国晚熟葡萄产业版图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这样的荣誉实至名归。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海拔高度1500-2500米,年平均光照200天,这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造就了葡萄生长的绝佳环境,使得西昌葡萄保持了较高的品质,成为水果中的精品。
2015年以来西昌葡萄产业迅猛发展,主要以极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2018年葡萄产值5.3亿元左右,农户增收明显。2019年葡萄种植总面积再创新高,克瑞森的种植面积就达8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可达15万吨左右,总产值10多亿元。
西昌更是晚熟葡萄的优质产地。从我国葡萄产业版图来看,目前全国葡萄种植面积为1200万亩,其中克瑞森葡萄种植面积仅有50万亩。与国内其他产区比较,西昌种植克瑞森葡萄从萌芽到采收的生长周期长、年平均昼夜温差达9℃-14℃,这两个指标特别突出,比原产地美国加州还好。
同时,西昌克瑞森葡萄采收期为10月中下旬-12月上旬,此时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地区葡萄早已采收完毕,北方各产区也刚好采收完并开始下架埋土防寒,广西二季果葡萄及甘肃等地的延迟栽培红地球(红提)又还没有成熟,这个阶段国内其余产区都没有了葡萄鲜果供应,因此,西昌克瑞森葡萄在供应档期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西昌已成为全国种植克瑞森葡萄规模最大的基地,成为全国设施葡萄种植最佳适宜区域,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湖北、浙江、福建、江苏、湖南、重庆、贵州、云南等地。
查看葡萄长势
标准种植催生高效绿色农业
9月25日,龙头企业四川月城明珠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太和镇余堡村的380亩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今年,葡萄园依托省级园区项目提升改造资金,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了外围风貌打造,目前工人们正将钢架设施升高,提高避雨棚的通风透气性,有利于葡萄健康生长。
“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收成不错,目前已经全部采收完毕。”月城明珠公司工作人员马波介绍,“我们倡导进行健康种植,不论是葡萄施肥还是防治病虫害,都要符合无公害绿色种植标准。”
在省级龙头企业西昌通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西乡乡群乐村的葡萄园,葡萄无棚种植、酿酒试验室等新元素、新业态让人眼前一亮。葡萄园主打品种为克瑞森,园内草坪、健身平台、亲子游乐设施等一应俱全,游客可以在园区畅游、采摘、品味鲜美的葡萄酒等。
通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邦凤介绍,近年公司积极与法国克洛维斯(CLOVITIS)国际酿酒顾问团队合作,引进世界先进酿酒技术,成功开发以克瑞森、夏黑、巨峰为原料,酿造甜白、桃红葡萄酒的试验技术,初步取得了延伸西昌葡萄产业链的工艺方案,为西昌葡萄销售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下,在省、州、市农牧科技人员与广大种植户共同攻关下,西昌不断应用设施避雨及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住西昌葡萄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减少大量农药施用,使较多的优质欧亚种葡萄得以落地生根,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葡萄产业链条,产量、质量、效益都得到大幅跃升。
工人正在包装葡萄
助农增收西昌葡萄成为富民产业
近年来,西昌葡萄产业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西昌直接增加劳动就业岗位2万余个,间接增加就业岗位(物流、包装、运输、销售等)1万余个,也为农户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亩葡萄的纯收益普遍都在2万元以上。越来越多的业主、农户投入到葡萄产业当中,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西昌安宁镇杨家村的红宝石葡萄种植专合社,理事长杨辉带头发展了近300亩克瑞森葡萄,带动周边栽植1800亩,涉及种植户6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多户,葡萄园还有常年务工贫困户30人。
在西乡乡凤凰村,现有葡萄2000余亩,年产鲜食葡萄340万公斤,产值3420万元。村主任邢基祥介绍,他们的葡萄采摘期从9月持续至12月,糖分高、口感好,耐储存和运输,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采购商都过来采购,每年的葡萄供不应求。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