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主体,是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突出中小企业的细分市场优势,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认证是我国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对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认定的制度安排。专精特新认证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认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要求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利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精特新认证的目标和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专注于制造业短板弱项和新兴领域,打造一批在细分市场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企业,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有利于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为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差别化扶持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有助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资金、税收、融资、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专精特新认证自201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开展了五批,累计认定了近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涵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企业。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计划和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贡献。据统计,2019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到了12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2%,远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的1.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8.7万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8.8件,是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4.4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专业化发展战略,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打造了自主品牌,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2%,高出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3.5个百分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净利润达到了2600亿元,同比增长了14.3%,高出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6.6个百分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了13.7%,高出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4.5个百分点。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2019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00万人,同比增长了8.5%,高出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2.3个百分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税收总额达到了4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2.8%,高出同期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5.1个百分点。
尽管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不够科学和规范。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透明的、可操作的体系,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评价不客观、认定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专精特新认证的公信力和效率。
专精特新认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够完善和有效。专精特新认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协调的、持续的、创新的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政策不配套、服务不到位、监督不严格、激励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效果和持续性。
专精特新认证的社会认知和市场认可不够广泛和深入。专精特新认证的社会认知和市场认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深入的、多元的、互动的氛围,各方面的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着认知不足、宣传不力、沟通不畅、合作不密切等问题,影响了专精特新认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三、专精特新认证的改进建议
针对专精特新认证的存在问题和不足,结合咨询公司的服务案例,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完善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提高专精特新认证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议建立一个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参与的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的制定和修订机制,定期更新和完善专精特新认证的标准和流程,使之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反映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创新能力,体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一个由第三方机构和专家组成的专精特新认证的评价和认定机构,统一负责专精特新认证的申报、审核、评价、认定、公示等工作,确保专精特新认证的客观性和及时性。
加强专精特新认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提高专精特新认证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建议建立一个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参与的专精特新认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制定和实施机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涉及资金、税收、融资、创新、人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建立一个由政府、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精特新认证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定期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企业给予警示和处罚。
提升专精特新认证的社会认知和市场认可,提高专精特新认证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方参与的专精特新认证的宣传和推广机制,加大对专精特新认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专精特新认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专精特新认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同时,建立一个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专精特新认证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加强对专精特新认证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专精特新认证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专精特新认证的创新发展和持续改进。
四、结论
专精特新认证是我国为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旨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文基于专精特新认证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数据,对专精特新认证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结合咨询公司的服务案例,提出了专精特新认证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专精特新认证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