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 李云平)眼下,作为我国第八大沙漠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种植的1000亩有机仿野生甘草喜获丰收,在固氮治沙的同时每亩可实现产值9000多元,进一步发挥沙生中药材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月21日,在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工人利用收割机收获甘草。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乌兰布和沙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气候和沙质土壤为种植甘草提供有利条件。乌兰布和沙漠有机仿野生甘草种植基地位于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由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负责种植,总面积3000亩,此次收获的是1000亩四年生甘草。
11月21日,在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工人在收获甘草。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据这家公司董事长魏均介绍,他们种植的四年生甘草每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按照每公斤6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产值为9000元以上,其中每亩投入成本为2500元左右、纯收入6500元左右。
记者在甘草收获现场看到,大型机械穿梭田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根根甘草被翻出地面,工人们将翻出的甘草拾拣成堆、拉运装车,最后再进行人工分拣。
11月21日,在内蒙古磴口县,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工人在分拣甘草。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魏均说:“我们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发展甘草种植业,让甘草在土地中平躺着生长,不仅减小土壤阻力,还可将每棵甘草的治沙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在提高种苗生长速度的同时增加治沙效果。”
这是已经分拣好的甘草(1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根据规划,未来乌兰布和沙漠的有机仿野生甘草种植面积将增加到5万亩,产值达4.5亿元以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其中近430万亩分布在磴口县境内。经过70年的生态治理,磴口县境内的28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不仅形成了生态屏障,还崛起了中药材种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