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科为)总部,对外展厅内陈列的病理诊断设备定会吸引你驻足。
2013年,成立已经14年的达科为从代理业务转向,开始自主研发病理诊断设备产品。经过多年努力,达科为先后完成了染色机、封片机、冷冻切片机、脱水机等一系列病理诊断设备的研发、生产。这些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多项空白,还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南都·湾财社推出《新质·中国造》栏目,深入千行百业,遍访湾区企业,解锁湾区新质生产力,共探高质量发展之道。今天,我们同达科为副总经理兼董秘吴宏翔聊聊,公司为何会选择从代理转向研发?产品又是如何打开海外市场的?
持续投入研发,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病理诊断行业是体外诊断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预计到2024年,病理学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303亿美元达到444亿美元,从2019年到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从国内市场规模来看,病理行业的潜在市场超400亿元。目前,全球组织病理学设备市场由以徕卡、樱花、赛默飞等外资厂商主导。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医疗格局开始悄然发生改变,自主创新成为行业共识。
达科为副总经理兼董秘 吴宏翔
此前代理国外大牌产品的达科为也敏锐地意识到,国产替代的时代来了。2013年,达科为决定自主研发病理诊断设备产品,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逐步覆盖组织病理的主要实验流程。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科研和工业用户使用的生物类的研究试剂和仪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进口产品。”达科为董事长吴庆军曾表示,“如果可以替代,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这方面的工作需要一步步地来做,持之以恒来做,不能急功近利,想着一步到位。那样的话,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
推进国产化替代,加大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是核心。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近年来,达科为在高端病理诊断设备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吴宏翔介绍,公司应用单片质控追溯技术,实现了染色机、封片机追溯每张载玻片染色、封片全流程过程信息的功能,可以为病理科室提供准确的质控数据。此外,公司还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功能。
在研发费用方面,20年至23年上半年,达科为研发支出分别为2172.25万元、3296.72万元、3998.65万元和2442.49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达科为专利申请总量238件,其中,发明专利总数96件,授权专利179件,授权发明专利38件。在试剂产品方面,公司掌握了细胞因子定量检测技术、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等核心技术。2021年,达科为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达科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科为生物工程)也被工信部评选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畅销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达科为自主研发的染色机、封片机、冷冻切片机、脱水机等一系列病理诊断设备,在性能指标方面已达到国际一流产品的水平,可以和国外大厂的产品“掰掰手腕”。
除在国内市场,目前达科为的病理诊断设备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而欧洲目前是占比最大和目标国家最多的市场。
吴宏翔介绍,“欧洲客户专业度相对较高,标准高,要求非常的具体。公司海外的医疗器械备案和注册,主要按照欧美市场的法律法规来展开。“打开了欧洲市场,开拓其他地区市场就变得相对容易。去年开始,公司在东南亚、中东、南美的销售额也在快速提升。”
“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超80%,快于国内市场增长,国内市场的增长大约在40%。”吴宏翔告诉湾财社记者,得益于国际市场的拓展,公司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比较明显。“我们定位一直是国际一线品牌,通过国际市场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推动公司研发、产线和质量体系的提升。”
谈及出海经验,吴宏翔表示,企业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怎样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真正的创新中去,打造市场需要的精品,我们摸索了十几年。前提是要尊重知识产权,尊重竞争对手,保护好自己。要学会避开知识产权方面的陷阱,真正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对国内部分企业来说,国际化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国际化是要在立足于高质量自主研发的情况下展开。”吴宏翔表示,“我们在知识产权的投入比较大,每年都有几十个发明专利在申请,这也是进入市场前必须的自我保护。”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吴宏翔表示,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常规病理诊断产品种类,加快在免疫组化以及数字病理诊断设备的研发以及生产,提升病理诊断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水平,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
“新”要能落地,“质”要能保障
1、病理诊断行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公司是如何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
吴宏翔:病理诊断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科医生获取组织样本,到样本处理完成扫描成像,再到病理医生进行诊断输出,病理诊断全流程的数字化已经成为趋势。国内外主流的实验室和医院,数字化进程都在加速,这有利于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需求驱动企业研发和生产。例如,在大型三甲医院和高校的实验室中,对病理样本的存储期限和溯源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生产的智能激光打号机,就是迎合了行业发展的趋势。经过激光打印编码处理,对包埋盒和载玻片标记样本溯源信息,以及对实验结果、质控信息和病人信息建立关联,通过大数据的溯源和分析,为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公司也致力于推动病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化病理扫描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我们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全面的病理学解决方案,包括病理图像采集、存储、分析和远程会诊等功能。这不仅方便了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2、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吴宏翔:“新”要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企业要有通过研发建立的知识产权“壁垒”;其次,是新的市场的定义,市场不缺产品,但始终缺好的产品,缺能够满足客户新需求的产品;另外,是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不管是研发、生产、推广,还是销售和服务,如何让员工有获得感,也需要创新。
质,也就是质量问题。企业在项目前期立项的过程中,就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保证项目的质量。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初期,企业就要想到产品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从这个程度上来讲,“新”要能够落地,“质”要能够保障,这也是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必经路径。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邱墨山
出镜:南都湾财社 记者 罗曼瑜
剪辑:叶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