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校发〔2022〕284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定,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把握高等教育培养新范式,夯实高等教育教学新基建,深化本科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西政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四个服务”为根本宗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教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为引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西政特色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内涵发展。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将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作为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着力点,打造本科专业与课程、学科统筹联动、协同并进的新格局。以“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为重点,以“过程监控”为抓手,以“信息数据”为支撑,建立全方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意识与质量文化。
(三)坚持特色发展。科学定位、聚焦重点,以培育新时代英才为导向,精准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法学学科特色,持续打造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围绕“四新”建设促进专业交叉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形成法学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法学与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
(四)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引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加快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为抓手,实施科学课程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以教学创新为标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育人效果佳的师资队伍。
三、主要任务
以建设“西政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交叉融合与分类培养,以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为两大支点,实施本科教育的“六大工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一)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1.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做深做细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拓展和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深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课程、全要素、全链条”融入人才培养。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组织编写《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示范教案和特色讲义,加快《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一流课程建设。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度融入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体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要点、专业知识点、思政映射点、学生兴趣点的融合贯通,打造具有西政特色的融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思政、法学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模式。(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宣传部、各法学学院)
2.立足课堂主阵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探索开设《中共党史一百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人权实践》《法治与中国》等彰显“红色基因”、历史传统、学科特色的思政选修课,做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探索构建“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师生同学、同研、同行、同讲。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健全思政课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形成“课堂开放、立体评价、反馈提升”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体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建好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发展中心,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班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设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秀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思政课品牌示范活动,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学科基础和学理支撑。(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3.深化课程思政,实施课程思政2.0计划。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探索建立具有西政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持续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大力构建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探索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多视角协同教学,探索优化课堂叙事的讲述方式,打破不同学科之间、专业与思政之间的“堵塞”,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高质量建设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一批课程思政资源库,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推动形成专业教师为支撑、辅导员及教辅人员为补充的课程思政育人队伍。(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各学院)
4.以德为先,拓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途径。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培养方案科学化、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方法科学化的五育教育总体规划,全方位强化德育、优化智育、增强体育、拓展美育、改进劳育,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现代教育体系。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四结合”为途径,以专业与通识、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理论与实践“四融合”为手段,打造全要素、全方位、全时空的“五课堂”。打造新文科大讲堂,支持一批名家名师对外传播“西政声音”。实施“书香西政”校园读书计划,建好名著经典阅读课。实施校园原创作品繁荣计划,弘扬和讴歌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配合部门: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科研处、各学院)
(二)深入推进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5.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建设本科“3+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试点。深化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持续推进我校新文科建设示范高校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开拓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校团委、各学院)
6.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围绕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建设,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题立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体系。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着力建设创新创业优质课程。强化创新创业基础课、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建设,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改进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接地气”。(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校团委、人事处、各学院)
7.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优化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机制,逐步构建“学院创客中心—学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孵化机制。升级校级“西政毓秀”众创空间,设立“大学生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探索构建集培育、竞赛、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完善院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发挥学院培育孵化双创训练计划项目能力,努力让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创训练。(牵头部门:校团委,配合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各学院)
8.深化创新创业科创竞赛机制建设。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力度,通过竞赛驱动、项目训练,推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切实发挥导师的教育指导作用。(牵头部门:校团委,配合部门: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内合作办公室、人事处、各学院)
(三)实施专业结构优化工程
9.全面优化专业布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专业适应性调整、前瞻性布局和结构性变革,围绕纪检监察、海外利益安全等领域布局新增2个左右新文科专业,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司法大数据、数字人文、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领域探索开设一批微专业供学生选学。(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10.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法学、新闻传播学、国家安全学等优势学科布局构建卫星式本科专业群,通过内涵建设、资源配置、责权管理、质量控制等一体化设计,持续推动一流本科专业扩容增效,持续打造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学科办、各学院)
11.深入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深化法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文科专业优势互补。注重产业需求导向,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元素纳入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相关学科交融互渗、协同共享。(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12.开展定期分批次的专业评估。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将专业评估结果与招生计划和教学保障力度对接,推动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根据教育部文科类、工科类专业认证的工作安排,制定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启动专业认证工作。(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13.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立社会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升级传统专业,对生源质量差、专业分流后人数不足、培养质量不好、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预警整改,直至撤销。(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四)实施课程质量提升工程
14.实施“西政金课行动”。坚持大团队、大专家、大资源、大视野、大思维,积极推进一流课程集群化建设。大力开发建设新文科、新工科课程,鼓励开设跨学院、跨学科的新兴交叉课程,鼓励学院联合实务部门开设实践类课程。强化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自然科学精神、自然科学方法类课程群。(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15.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及时将新时代的新理论、新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及时将数字仓储、大数据挖掘、虚拟现实、信息可视化等行业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学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开设创新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与思辨、学术研究方法等课程。(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16.提升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引进优质涉外资源,加快本科课程国际化建设,逐步提高本科生选修全英文课程的比例。全力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对接、学分互认等合作项目,全力推动长短期外籍专家参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国际化教学体验。(牵头部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配合部门:教务处、人事处)
17.推进教材建设与新文科、新工科同频共振。加强与一流本科相匹配的教材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探索以“教材—教辅—案例—视频”为内容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聚焦人工智能、涉外法治、国家安全、人权法学、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反映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成果,以及相关学科急需紧缺教材的新编立项工作,推动校企合编产教融合教材,鼓励编写智能化新形态教材,为国家级、市级优质教材建设奠定基础。健全校内教材管理制度,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五)实施培养模式创新工程
18.推行精准化分类培养模式。以培育新时代英才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诉求,在大一、大二阶段围绕自我省思、人文思考、专业交叉、文化融合、国际视野等开设“博雅人才成长营”,在大三阶段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产教融合设立“未来菁英训练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基于人格养成与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个性化成长,进而拓宽专业视野,扩充知识结构,提升职业能力。(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各学院)
19.做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双学士学位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总结“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质量。做好“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内涵提升和全面推广工作,构建起具有鲜明“西政特色”的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体系。(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20.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利益保护、国际人权斗争、涉外争端解决等领域,精细化设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以“德—知—行—能”为主线、要素齐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备“我将无我”的家国情怀、兼济天下的全球视野、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包容心态的涉外法治人才。(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
21.探索实施卓越本科生培养项目。以富有挑战性的卓越课程和高标准的科研实践为核心,突出大学分课程与明显高于普通课程的教学深度。学生完成项目培养方案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标准的,经学院认定、学校审核后,学校可以通过授予卓越本科生培养项目证书、专项奖学金等形式予以表彰。学生若获得推免本校研究生,可享有硕博连读、导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等优惠政策。(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研处)
22.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每年从录取到我校优势学科相关专业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优秀学生实施“3+3”本硕、“3+2+3”本硕博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学术菁英人才。课程学习采用学科交叉与小班化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三全”支持政策,学生全部配备导师、全部享受专项奖学金、全部拥有出国交流机会。(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六)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23.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和能力。制定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培养;开展覆盖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素养。(牵头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配合部门:教务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24.搭建教学发展平台。坚持赛训导引,探索建立以“主干课、一本书、随机抽、分类比”为特色的赛训体系,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形成全体教师“尚教、思教、善教、乐教”的育人氛围。(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
25.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健全常态化教学研讨机制,探索建立跨学院、跨专业的教研机制和虚拟教研室,强化基层教学组织传、帮、带功能,发挥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名师在新文科、新工科课堂教学中的带动作用,选树一批标杆基层教学组织。(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26.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团队创新。实施好本科创新教学团队支持计划,坚持教学创新与教学培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教学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四大创新”。(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各学院)
27.完善教学激励机制。优化教学绩效奖励办法,对积极投身教改和课程建设、教学业绩突出、育人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奖励,优先奖励一线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协同育人、国际化等方面形成的创新性改革经验。(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人事处、计划财务处)
(七)实施协同育人深化工程
28.推动科教协同育人。强化科研育人和研究性教学,鼓励教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教研融合。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进一步扩大科研基地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支持学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牵头部门:科研处,配合部门:教务处、各学院)
29.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修订《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提高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成效。建设虚拟仿真资源、模拟实训系统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实施校内外协同互补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促进现场实践与仿真实训有机结合。以“专业知识—创新研究—项目实践—社会服务—成长提升”的模式,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搭建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平台。(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国内合作办公室、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各学院)
30.实施“专业导师+实务导师”制度。加强校内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引作用,进一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推进校内教育与未来职业的深度衔接,构建起本科协同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共同体。(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人事处、各学院)
(八)实施质量建设保障工程
31.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完善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完善校、院协同,“督”“导”结合的两级督导评估机制,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新型评估体系。建好教学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问题改进机制,实现质量保障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强化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动,加强自省、自律、自查、自纠,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32.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支持学生多开展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课程考核突出对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考查,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本科毕业作品在学术性、规范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严格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生考试违纪情况的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进一步强化考风相关制度教育学习,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责任的作用,强化教师监考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学风考风督查小组。(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各学院)
33.强化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推进教学质量评估评价实现由定性评价为主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自我主观评价为主转向以外部客观评价为主,由目标评价为主转向以过程评价为主的“三个转变”。做好对生源情况、学生学业学情、毕业生就业与发展质量等数据分析,全过程把握学生培养质量。以审核评估“五个度”为根本准则,突出问题导向,加强质量信息反馈利用,建立强有力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各学院)
四、保障措施
34.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定期召开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推动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要把本科教育建设实效作为考核学院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配合部门:教务处、各学院)
35.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协作推进制度,建立由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研处、计划财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教学的工作机制。完善成效评价制度,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把本科教育工作作为各部门、单位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牵头部门:教务处,配合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研处、计划财务处、校团委)
36.强化投入保障。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各项经费。学校在预算内增加教学经费,保证生均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充分保障本科教学业务、教学差旅、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购置、修理与维护等基本教学开支。优化教育经费管理,实施“双一流”建设经费全面绩效管理,统筹安排各项经费,细化实践教学经费用途,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牵头部门:计划财务处,配合部门:教务处、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