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回来,给周围的父老乡亲一份工作、一份保障。”这是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奇琴把茶产业地址选在源村镇石刘村的初衷,也是她始终坚守的奋斗目标。
望着源村镇石刘村郁郁葱葱的茶场,很难会把它和当地百姓口中曾经"饿死不生蛆"的荒山联想在一起。
王奇琴就出生在石漠化严重的金沙县源村镇石刘村,这里山高闭塞,土地破碎,锁不住水分,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荒地,地形地势阻碍了当地的发展老百姓无地可耕,思想滞后,奈何又无产业带动。
2008年,王奇琴经过查询资料、考察市场后,发现茶叶是目前前景较为广阔的种植类产业,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她成立了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村里发展茶产业。
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奇琴介绍:“我是这里长大的,对这个村子有着很深的感情,茶场选址的时候,也动过要到其他乡镇去种茶的想法,但是看着乡亲们一年的耕种只能勉强糊口,我就想在这里来发展,可以请他们来帮我做事,也让大家有份收入。”
然而石刘村的地形条件实在太差,抬眼看去,满目荒凉。“遇山则开荒,遇水就搭桥。”在王奇琴看来,这份困难能够被克服,为了把山上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她雇佣了多台皮卡车、挖掘机,在开荒过程中,开坏了一台皮卡车。
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2000余亩的茶山也算是初具雏形,可水、电、路不通的问题又来了,这王奇琴一筹莫展,金沙县源村镇政府了解到具体情况,对于王奇琴发展家乡遇到的难题提供帮助,不久后,茶山的路修好了,电线拉上去了,水也供应上了。
从荒山变茶山,到茶山变金山,2012年,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叶迎来了第一次采摘……直到现在,公司经历了11年的发展,成为了一家知名、成熟的企业。产业的落地投产也为周边村子的群众提供了就业渠道。
采茶工人罗绪芳说:“我是沙土的,但是家离茶山不远,每年我都在这里帮老板采茶,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每年到春茶开采的时候我就来,这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固定工作。”
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公司的有机茶园位于源村镇石刘村,现在,公司以福鼎大白茶为主的2000余亩茶园已经进入了春茶开采期,公司积极组织周边群众到茶山务工,全面开采。
“从2月份就开始采茶,一直要采到9月份,工人一直都有事情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多人,还吸引了不少外县人过来采茶。”王奇琴说到。遵义市湄潭县的采茶工人听闻在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场采茶,日工资平均可达到200元以上,就主动联系上了王奇琴,王奇琴安排了车辆接送,还为这60多名“外来采茶工”提供了免费食宿。
贵州弘丹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在红茶、绿茶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生产制作茶油、茶面,销往广东、深圳等城市,供不应求。“公司每年可产茶青20余万斤,利润可达上百万元,公司发展的同时,我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百姓参与进来,大家共同致富。”王奇琴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攻克艰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茶叶尖上盛开的一朵“耀眼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