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河川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_冯龙

河川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名土才鱼、土憨巴、虎头鲨、土蒲鱼等,广泛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底栖动物。本文针对沙塘鳢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沙塘鳢的苗种繁殖提供参考。

养殖塘角鱼前景怎么样_塘角养殖技术_养殖塘角鱼技术

一、亲本培育池处理

亲本放养前 10 天用生石灰 100~150 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特别是小龙虾),3天后用60目筛网过滤注新水0.5~0.6米,并沿池塘边栽植水草或水葫芦。亲本下塘前4~5天,施肥培肥水质,每亩投放经发酵的有机肥150~200千克。

二、亲鱼选择

1.亲鱼的雌雄鉴别沙塘鳢雌雄区别比较明显,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雌鱼的生殖突宽而圆,呈扁管状;雄鱼的生殖突薄而尖,呈三角形。另外,在繁殖季节雌鱼腹部明显膨大,雄鱼则稍显修长。在体色方面,雌鱼颜色较淡且偏黄、雄鱼颜色较深偏黑。

2.繁殖用亲鱼的选择和处理本次繁殖采用了购买野生捕捞亲鱼和自己培育亲鱼两种方式。选择二冬龄的成鱼作为亲鱼,体表健康无损伤,体 重 在 70 克 以 上 , 性 腺 发 育 成 熟 , 亩 放 约700尾,雌雄比1∶(1~2),为防止亲鱼下塘后感染水霉等疾病,下塘前分别用3%左右的食盐水、硫醚沙星进行体表消毒,根据结果来看,消毒效果硫醚沙星好于食盐。从收集到的鱼卵孵化情况分析,基地自培的亲鱼孵化率较高,而且孵出的鱼苗健康,而购买的亲鱼产卵率低,孵化率相对较低,而且鱼苗有早产情况(早产苗出膜后不久即死亡)。

试验中还进行了亲鱼的人工催产,催产剂为马来酸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从试验结果来看,注射激素容易造成亲鱼的损伤而导致鱼体感染水霉,最终死亡,且死亡率极高。因此,沙塘鳢不适合人工催产,更适合自然产卵。

三、产卵巢的设计及放置方式

1.产卵巢的种类试验中共设计了4种类型的鱼巢,分别为:①采用建造房屋的瓦片以图1(左)的形状用棉绳扎紧;②在第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将瓦片的内侧用一定网目的渔网进行覆盖包裹;③瓦片以图1(右)形状放置于池底;④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PVC管,长度约为20厘米,管内侧同样用渔网进行包裹,产卵巢平放于池底。

图1 产卵巢种类

2.各种鱼巢的产卵效果和孵化效果以上4种鱼巢产卵数量依次为:第四种>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三种方式的鱼巢没有收集到鱼卵,第二种方式的鱼巢虽然能收集到鱼卵,但是数量十分有限,因此这两种方式的鱼巢均不宜于生产上使用。从鱼卵的孵化效果来看,第一种方式收集到鱼卵后在孵化前将瓦片一分为二,孵化过程中有死卵现象,孵化率为 30%~50%;第四种方式,产卵的渔网和PVC管之间极易堆积淤泥和杂物,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所以死卵较第一种方式多,孵化率约为20%,因此建议采用建造房屋的瓦片以“

”的形状用棉绳扎好,经消毒后放置于池底作为亲鱼产卵巢。

3.鱼巢的放置方式试验中鱼巢均用1根棉绳挂于池塘边,鱼巢触到池底。根据产卵效果来看,鱼巢挂于距离岸边 1.2 米左右、水深 50~80 厘米处效果最好。鱼巢不能放在距离岸边太近、水太浅的地方,主要原因为沙塘鳢产卵过程喜好安静且黑暗的环境。

四、亲鱼产卵情况

当水温达到 16℃以上、溶氧在 6 毫克/升以上、并有一定的水流刺激后(或降雨过后),亲鱼将陆续产卵,试验中亲鱼第一批产卵时间在清明节前后,产卵一直持续到4月下旬,且产卵数量越来越少,鱼卵的孵化效果也是前期产卵效果较好。随着水温的上升,亲鱼产卵前会游到岸边晒太阳,该现象在亲鱼产完卵后的4月下旬消失,因此,这一现象可以作为亲鱼产卵的标志。

试验中发现,亲鱼产卵前雄鱼会先找到鱼巢,将鱼巢进行一系列的整理,之后吸引雌鱼到鱼巢中进行产卵,产卵过程中雌雄鱼均在鱼巢,雌鱼产完卵后游出鱼巢,由雄鱼进行护卵。雄鱼护卵一直持续到鱼苗出膜,过程中会将坏卵剔除。沙塘鳢产卵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分批产卵,瓦片上的鱼卵均是中间成熟度要高于周围,根据孵化经验和卵成熟度差别,亲鱼一次产卵最长可持续两三天。亲鱼产的卵分布均匀,显椭圆形或近圆形,产卵量少的有4 000粒/尾左右,多的可达10 000粒/尾,平均卵粒数约6 000粒/尾。池塘水草密集的区域亲鱼产卵较少,鱼卵发白和未受精情况较严重,有青苔的地方几乎没有产卵,所以产卵池一定要除掉青苔。

五、鱼卵的收集和孵化

1.鱼卵的收集试验中发现亲鱼产卵后,及时对产卵池产卵情况进行标记,池塘中不同批次产的卵进行标记,每次标记的时间间隔3~5天,标记过程中需将鱼巢放回原处,防止影响亲鱼护卵。鱼卵产出7天左右颜色将由黄色变成浅褐色,之后变成深褐色,产出后12天左右,肉眼就能看到卵内眼点模糊的小鱼,此时适宜将鱼卵收集转移至孵化池,鱼巢在放入孵化池前用硫醚沙星消毒2~3分钟,试验中呈黄色未出现眼点的鱼卵转移至孵化池后,在48小时内出现大面积死亡。

2.鱼卵孵化孵化池的水位保持在40厘米左右,水温 20~24℃,温度太高容易造成早产死亡,待鱼卵转移至孵化池后,定时观察卵的发育情况,鱼卵在孵化过程中会出现死卵现象,卵死亡之后感染水霉菌并传染给产卵巢上的其他卵,及时剔除死卵可有效控制坏卵的进一步恶化,试验中人工剔除死卵比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好。孵化池中的鱼卵再经过8~10天即可孵化出鱼苗,过早出膜的鱼苗不久就死亡。鱼苗在破膜前可以清晰地看到眼点,且鱼苗的腹部两侧聚集有黑色素,这种情况产出的苗为正常苗。试验中第一批鱼苗出膜时间为4月28日前后。

六、鱼苗的培育

试验中,出膜后2~3天所有鱼苗基本具备摄食能力,部分鱼苗出膜后即可开口进食,开口饵料为轮虫和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鱼苗投喂采用人工捕捞生物饵料的方式,早晚各1次,所捕捞的饵料为人工培育饵料。培育过程中定期用硫醚沙星进行池水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用量按照说明书进行。

七、鱼苗的放养

待培育5~7天后,鱼体黑色素逐渐积累,体长可达到1厘米左右,此时可转移至池塘进行养殖,防止饵料供应不足时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发生,试验中鱼苗培育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所以应尽早将苗种放入池塘养殖或销售,泗阳地区沙塘鳢养殖以河蟹塘内套养为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