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镇村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今年4月,一则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启事,将一群特别的人拉入视野:

成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征集第八批乡村规划师36名,年薪10万元,录用后将派驻到成都市温江、郫都、简阳等地区从事乡村规划相关工作。

规划师本来就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职业,当前面冠以“乡村”时,规划师能做什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乡村规划师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基层,实地采访了多位成都乡村规划师。虽然,他们的工作并不能代表“乡村振兴”的全部,但在战略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他们的“不可或缺”已跃然纸上。

乡村需要独特的规划方式

如果问乡村为什么需要规划?乡村规划师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乡村很多年都没有规划了,没有系统性的规划。”论及乡村的规划现状,话分两头。

如何在中国的乡村找到乡镇中心地带,有一个诀窍。驱车行驶在村级干道上,当道路两旁由农田变为低矮的房屋,并且连绵1~2公里,不用问村民也可以知道,某某镇的中心到了。

为了方便,在街道两旁修建房舍,这是村民长期以来的习惯。“从规划角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派驻成都蒲江县甘溪镇的乡村规划师邓小玲说,“我们对街道周围建筑物有一个建筑红线要求,规定了建筑物距离道路或用地红线应有的距离。一来是为了形态上的美观,二来考虑到村民生活的安全,第三则是有一定的预留,为将来道路拓宽留下空间。”

邓小玲说的,是目前乡村规划缺失的一面。在乡村建设中,还存在规划不合理的一面。

2016年是蒲江县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攻坚年。这一年,作为乡村规划师,胡肖被派驻到蒲江县成佳镇。当她参与到“新村建设”的工作时,接触到一些设计新村居住户型的建筑设计团队。胡肖说,一些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到村民需要大面积空地晾晒粮食、需要大储物间放农用工具的特殊需求,居住地的平面规划也没有考虑到耕作半径,村民无法照看自家的田地。

中国最初的乡村规划,基本是借鉴城市规划的理念而来。规划之后的实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把城市最高标准质量的房子建给村民住,他们还是会不适应。城市的规划理念移植到乡村,遭遇了“水土不服”。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不少乡村规划师明显感受到,国家层面已经将农村建设提高到很高的高度,“在新的时代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生搬硬套城市规划的理念,乡村要有自己独特的规划方式,也需要有思维的转变。”胡肖说。

在派驻成都蒲江县大塘镇的乡村规划师王斐看来,乡村规划还有缩短城乡差距的意义。王斐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中,长期以来大多数资源要素向城市倾斜,如果再不加强乡村规划,就会导致乡与城越来越脱轨,差距越来越大。

乡村与规划之间的桥梁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张佳曾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到,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是希望夯实基层的规划理念,以此来解决乡村规划人才匮乏、标准缺失、脱离乡情、管理薄弱等问题。

根据实际需要,成都给“乡村规划师”这一职位确定了7项职责,即规划决策的参与者、规划编制的组织者、规划初审的把关者、规划实施过程的指导员、乡镇规划的建议人,以及基层矛盾的协调员、乡村规划的研究员。

2011年,从西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邓小青进入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在跟进乡镇项目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几位早批次的乡村规划师。

邓小青说,在设计院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办公室画图。一个人往往会跟进3到4个项目,如果是给某个镇做总体规划,一般去乡镇一到两次也就差不多了。“这样其实对乡镇的了解,对它真正的需求、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突破口,理解并不深刻。办公室做出来的图纸往往和现实脱钩。”邓小青说。

2016年邓小青完成了角色转变,她被派驻到成都邛崃市夹关镇。这两年,邓小青一大半的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度过,深入了解乡镇的诉求。凭借5年的设计经验,她知道如何在具体技术上解决问题并实现蓝图;另一部分时间则是在邛崃市规划局参与全域规划的工作,以及在成都市规划局培训最新的规划政策、行业趋势。“当‘上’和‘下’都了解清楚了,我们乡村规划师才能让规划草图真正落到实际,实现多方的需求。”邓小青说。

对于自己的工作,乡村规划师们总是以“桥梁”“纽带”自喻,在乡镇与规划局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规划编制单位与项目实施单位之间做着沟通交流协调的工作。

村民不明白,自家的房子为啥不能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有些乡镇干部不清楚,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到污水处理厂该如何选址,大到一、二、三产业应该如何搭建;外来的项目团队也不了解,乡镇有什么特色、有哪些诉求,投建的项目在全域规划中是怎样的定位……当“规划理念”逐步渗入乡村时,乡村规划师就是那个“翻译官”,让项目团队、乡镇与规划局之间更加理解对方。“一些乡镇书记懂乡村,但不懂规划,他想的是方便。但我们考虑的是户型的形态,乡村风貌的协调美观。”邓小玲如此解释自己的工作。

“我感觉现在乡村建设的工作更加规范了,乡镇干部也逐渐有了规划的意识,项目推进的进度可以提速一倍。”邓小玲说,即便以后不再设乡村规划师这一岗位,振兴乡村过程中,从选址、方案审核到建设把关、配套运营各方面,乡镇干部已经比较了解,也知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了。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近年来,新型镇村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经典:比如郫都战旗村、蒲江明月村、邛崃冉义镇……当党的十九大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生活富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

“乡镇的工作很难做,很琐碎。”这是乡村规划师普遍的心声。

派驻乡镇和在规划局里工作大不相同,每一个乡村规划项目都会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城乡综合治理、乡村风貌管理等……规划蓝图真正走到了实施这一步,乡村规划师的工作远不仅仅限于“规划”二字。

这就需要乡村规划师拥有“十八般武艺”。因此,我们看到招聘要求中提到的本科需要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需要1年工作经验的要求。目前的成都乡村规划师阵营里,有的规划师具备设计经验,有的具备产业规划的经验,有的具备乡镇管理的经验。

在成为乡村规划师之前,邓小玲在四川泸州村镇建设中心工作。她告诉记者:“上一份工作让自己积累了乡镇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新村建设、风貌管理、驻村扶贫、产业规划,甚至景区管理都有涉猎。”

即便乡村规划师们已经沾上了浓浓的“泥土气息”,但在规划界人士看来,效果依然会有不甚理想的一面。比如,虽然有规划图纸,但现场的建筑会走样;虽然规划了产业布局,但依然吸引不到资金丰沃、经验丰富的项目方。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毛其智认为:“从规划的角度来说,当乡村振兴战略分解到省市区县各级逐步落实时,规划依然处于比较高的层面,是自上而下的运作。”

毛其智表示:“乡村规划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运转。老百姓的呼声和需求,要更多地进入政府各个层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