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风醉,万物景和明。

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市人大代表周先进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忙着查看禾苗的长势情况。

2018年返乡并任村长助理,2020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获评“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好人”……

这位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的90后,心怀责任担当,带领村民一道念好致富经,不足三年就摘掉了家乡的贫困帽。

大学生回村任职

誓要摘掉家乡贫困帽

2014年,周先进从兰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一化工厂从事研发管理,待遇优厚。

每次回到石松村,看到交通条件差、道路坑洼泥泞、产业发展滞后等窘状,他心中难免有些难受。

当得知家乡竟然还是市级挂牌的贫困村时,他彻底坐不住了。

2018年4月,周先进义无反顾放弃优厚待遇、辞别大城市生活,以“本土人才”的身份回到家乡,当起了村长助理。

“不能让这个市级贫困村就这样落后下去。”此番回乡,周先进就是想用所学知识和在外见识,带领乡村们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周先进再次成为乡亲们眼里的“人物”。但重披“农袍”,投身家乡脱贫攻坚事业,并不如想象中容易。

对村子情况不熟悉,对农业农村工作更是两眼一抹黑,不懂政策,不明家底,如何能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周先进做梦都在思考这些问题。

为迅速摸清村里的情况,才回村不久,周先进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

每到一个村民小组,他都要详细了解这里有多少户人、有多少贫困群众、为什么贫困、住得怎么样、吃得怎么样、孩子上学没、老人生病没、家里有没有劳动力、能不能打工、能不能发展产业……

三个月的时间里,周先进走了上百公里,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脚,“量清”了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

“要想富,还是得先修路。”周先进心里这样想。

但当时没有什么产业,村里“家底薄”,基础设施很差;村民观念较滞后,不愿意集资修路,对“搞发展”也不是很支持。

“如果一直这样‘按兵不动’,还谈什么发展。”周先进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并多次奔走协调,终于为石松村争取到了一份扶贫项目资金。

“尽管部分资金缺口需要自行填补,发展仍是困难重重,但‘雪中送炭’增添了村里发展和村民致富的信心。”周先进说。

不久后,建村道、修危房、装路灯……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依次铺开,吹响了石松村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10公里人行便道、26公里公路……逐渐呈现在村民眼前。

使出绣花功夫

“温饱村”三年变小康村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要因地制宜大力种植优质水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水稻价值,满足村民增收致富意愿,守住耕地红线。”在谋划如何脱贫上,周先进使出了绣花功夫。

组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人员多次下村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联系相关专家后,周先进先在试验田种下渝香稻、竹香稻、黎香优等12个品种,再筛选出渝香203、竹香稻等3种适合在石松村种植的优质水稻,打造出150亩优质水稻生态产业园。

“如何有效推进,才是关键。”周先进这样认为。

经他协调,石松村与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达成合作,组建了马岚坳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把集体的200亩土地全部都种成了渝香稻,当年产值就达到了35万元,村民每亩地分红540元。

同时,村里与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因地制宜种植优质水稻,销售稳糖米、红米、渝香203三种农产品。

“老百姓看到了成效,自然会有积极性,‘温饱村’才能变为小康村。”对于发展,周先进满怀信心。

与此同时,为提高农户学习养殖技术、发展淡水养鱼等积极性,按照“自产自销”的规划路线,村里还组建了梦康农产品销售股份合作社,与永川区公安局、消防支队、重庆渝琥玻璃等近20家单位、企业建立了长期供销合作,让石松村的土货“不愁嫁”。

在“产+销”基本稳定后,周先进又带领村民创建了百杏河沐合作社,继续扩张产业版图,修建了500亩的水果基地,将沃柑种植确定为主营业务,对分包种植的“果农”进行联合,个人种植也由此变为了集体种植,大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为确保石松村农产品卖得出、受欢迎,借力消费扶贫,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通道,确立了“两送两促”土货品牌发展之路:送苗子,把好品种关;送技术,把好指导关;促监管,把好过程关;促销售,解决销售难。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产品销售,周先进像打了“鸡血”一样连轴转,石松村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底,村里51户153名贫困群众全部跨过贫困线,不到三年时间就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如今,连片种植的1200亩渝香稻产量达120万斤、产值超过180万元,村里脱贫群众人均年收入就由2018年8000多元发展现在的13000多元……

“我们正在推进的2400亩高标准农田,将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实施。”周先进说。

打造产业集群

让村民真正“走出去”

“只有环境好,村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周先进说,村容村貌整治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整修公路、发展产业的同时,周先进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了院坝整治120户、危房改造13户、改厕386户、增设垃圾桶130个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在生态治理等方面做足“文章”,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积分制环保活动,每位村民都可以用绿色积分换取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周先进说,用这种方式可以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避免产业发展带来生态破坏,打造“示范村”。

为响应绿色转型要求,石松村还大力发展了庭院经济: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果蔬、养殖母猪等,后续由梦康农产品销售股份合作社用市场价进行收购。

“这既保证了村民收入持续提高,也间接扩大了村民种植、养殖规模。”周先进说。

“接下来,我们将考虑从打造产业集群入手,逐步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周先进介绍,目前,石松村依托三个合作社已经有了基础的“产+销”能力,但销售渠道仍然有限,应从“市内销售”扩张到“市外销售”,助力乡村振兴和村民长效增收致富。

目前,石松村正在打造“健康冷冻食品”,冷库冻库等设施现已基本建成,新产品将依靠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只有先让产品走出去,村民们才能真正‘走出去’。”周先进对此充满期待。

记者|廖灿勇 程俊豪(实习生)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