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作为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中的一员,他带着家人外迁到千里之外的浙江省长兴县安家落户。2019年,故土难离,他带着资金、带着技术,重返家乡,发展起200余亩白茶产业,带着乡里乡亲发家致富。
他叫戴小华,54岁,丰都县原名山镇黄家坪村人。白发爬上了他的头,改变了曾经的模样,但浓浓的乡音却不曾改变,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丰都话,“没得事,人活着总要干几件有意义的事”。平凡的一句话,却透露着他的家国情怀。
远走他乡 学到白茶种植技术
2004年,对于丰都人戴小华一家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他们一家响应国家号召,作为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中的一员,举家迁到了千里之外的浙江省长兴县。
长兴县毗邻安吉县,安吉白茶全国驰名,因此,周边村民多种植白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戴小华是个聪明肯干的人,虽说当时初来乍到,但却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也萌生了种植白茶的念头。
“虽然当地政府对我们也很关心,但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2006年,戴小华一家人抱着不等不靠的想法,开始跟着当地村民学习种植白茶。“起先没有技术也有没有资金,主要是到别人家打零工学习”。戴小华说,“哪家招人我就上哪儿,除草、施肥、治虫、打枝、采摘等,我样样都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积累了技术和资金的戴小华自己也开始独立种植白茶,到2018年,他成了当地种植白茶的行家里手,家里的生活也是越过越殷实。
返乡创业 流转200亩土地种白茶
俗话说“落叶归根”,戴小华也有这样的想法。“我现在50多岁了,在浙江生活了十几年,生活过得也不错,但是我的根在丰都,所以我和家里人都想回到丰都老家。”戴小华说。
2019年,戴小华带着家人回到了阔别15年的家乡高家镇建国村。戴小华认为,长兴县的白茶多种植在山区,地形和气候都和丰都相似,再加上自己在长兴县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再三考虑下,他决定在家乡种植白茶,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回乡后,住房问题成了第一难题。村委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村上无人居住的“五保房”腾出来,给戴小华一家人暂住。
“解决了住房问题,种植白茶的用地又成了难题。”戴小华告诉记者,家乡荒山多,无人利用,本以为将其流转下来不是难事,谁知村民们却并不买账。为了让村民们同意流转土地,他挨家挨户走访劝说,终于说服了大家,流转了200亩山地种植白茶。
流转荒山、开垦山地、种植茶苗、除草育苗……随着白茶基地的建立,戴小华在一步步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越挫越勇 盼望白茶有个好收成
在丰都投入大量资金种植白茶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基地自建起来以后,一切还算顺利。有的村民可以通过在基地打工拿工资,有的村民则跟着他一起种白茶。第一年、第二年白茶生长都在正常生长、发芽,如果不出意外情况,第三年后即可进行采摘。然而,2022年重庆多地出现旱情,尽管采取了多项补水措施,但多数茶树还是遭受了损失,让戴小华欲哭无泪。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靠着多年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以及当地政府支持和村民的帮助,让戴小华丝毫没有放弃种植白茶的念头,而是更加斗志昂扬,通过积极的补救和加大投资,坚定了扎根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
2023年1月,他被确定为助力高家镇建国村振兴的一名“新农人”。对2023年白茶的收成,看着长势良好的白茶树,戴小华预估,今年的白茶收成将会相当不错。如今,漫山遍野的白茶长势正旺,曾经撂荒多年的土地不仅得到了有效利用,当地村民也因茶叶种植而受益。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通讯员 黄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