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本来是想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的,但我初中过的相当蹉跎,在这方面我实在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不过人总是在修正自己的错误中成长的,我的一切过去共同构成了如今的我,所以那些过去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对我有益的,所以我还是有必要讲一讲我的一些“黑历史”。当然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大家参考参考就好啦。
还有,我想说,其实高中三年是非常非常长的,容得下你奇迹般的逆风翻盘,也可能会让你慢慢沉沦,所以,无论在初中阶段是否取得过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沮丧气馁,相信自己的潜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Q1
初中校内竞赛经历
A1
我初中是在成都市的一所比较出名的私立校就读的,当时是在直升班,两个直升班有很多很多小奥的大佬,我的小奥其实学的并不算好,虽然可能也算是第一梯队中游吧,但远远没有达到顶尖水准,所以我还是有点自卑的。我记得当年六年级就已经有人快把初联学完了,还有一群极强的OI佬,我小时候是很畏难的,在他们的阴影下,我在初中也没怎么想过未来竞赛会是我的一条出路,只是盲目的跟随着学习。我们初中是有设课余竞赛班的,应该是叫“超班”,要求全员参加,其实也就每周五晚上上课,讲一下小奥已及初一课内比较难的问题,我在里面也发挥平平。到了初一之后,班上约莫有十个人有资格去高一个年级的班上跟着上超班,然后我们原班的超班就仅仅去讲课内数学了,我还是有幸获得了这个机会,似乎也学的超级水,我还记得当时我和杨千Q(我们一起在陈实老师数学思拓A班,现在也在七中,已转物竞成为清华准新生)一起逃课写作业,聊闲天(不管是学竞赛还是综合一定要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多。到了初二的时候似乎超班就勉强把初联拉完了。到这个时候,学校里面已经有很多与我同届甚至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同学早已开始提前学高联了,而我们这样仅仅只停留在初中阶段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退出。我也很纠结,但我还是想去试一下吧。正好,那时陈老师的班上也开始讲高中数学,于是我一边用着陈老师的资料,一边跟着学校超班(那个时候应该改名叫创新学部了)开始高中数学学习。后面也越来越摆,每周五去创新学部上课就做周末作业,和好哥们聊天,谋划着去翘课。
众所周知,高中联赛一般分为一试二试。其中一试的思维与中高考比较类似,只用按部就班地根据已知条件往下计算,只不过偶尔可能需要一些更加高超的计算技巧。但二试截然不同,更加考验人的思考能力。假如中高考和一试是在一条直线上赛跑,那二试就像是在一个迷宫中寻找出口,可能你第一步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只会盯着题目干瞪眼,我过于适应中考的思维了,不敢下手去做一眼看不到终点的尝试,我和好哥们看到一个二试题目的答案,最常说的话是“我去,这谁想得到啊”,在一声声为自己的创造性懒惰找的借口之中沉沦,畏难情绪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日渐严重。最后的崩溃来自于一场赶鸭子上架的根源杯,那些年龄小于等于我的大佬考上了两百多分,但我只有16分,给了当头一棒。我那时以为数学竞赛与我此生无缘了,并且随着强基计划的出台,自主招生的收紧,我继续学习竞赛的价值越来越小。于是在初三时正式结束了我在初中里的竞赛学习。
Q2
校外的数学学习
A2
我在初一刚开始的时候就跟着陈实老师补习数学,好像那时机构名字还不叫晨晨英才(叫MT联赛1班,后来改名叫晨晨英才思拓A班)。我们学校命题的考试的数学题都相当难,但我一向考的不错,我想除了我确实比较聪明之外,在校外的学习也不可或缺。陈老师那时给我们发了很多本各种专题的题集,像是什么全等,相似,圆专题,我很喜欢在寝室里面做那些书,可能有点动机不纯,因为我或许是想去装逼,但无论如何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构型与方法技巧,有些题我现在还记得。后面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时期,陈老师给了我一本不厚的蓝皮小册子,里面几乎囊括了所有高中的全部知识点,我的高中数学启蒙就全靠这本书。直到现在,我除了平时考试刷的套题、在别的机构上的小半个寒假的课,好像我的一试还真就全靠看那本书留下的老本。我刚到七中学竞赛的时候,二试可谓零基础,但我相较于其他零基础的同学却有了很大的优势:我不大需要去消耗精力去学什么什么解析几何,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可以之间进行对二试的恶补,我高一时的疯狂进步陈老师功不可没。
Q3
校内的综合成绩
A3
怎么说呢,我一直自认为我不算一名可以被称得上优秀的学生。诸位学弟学妹可能会觉得我是在卖弱,但实际情况却会证明我没有撒谎。我认为我一直缺少一些优秀的学习品质,比如说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也不喜欢去恶补一些短板,可以说我有一种“创造性懒惰”,就是很难下定决心去做出一些改变,只喜欢重复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通常是刷数学),以获得一种自我欺骗自己在学习的心安理得之感。更关键的是我觉得我在初中的时候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可能一次考差了就会努力一段时间,而到了下一次考好了之后,我又开始飘飘然不思进取。所以初中的综合成绩一直飘忽不定,但还是基本上能保持在班上前十的水平,后来初三上的时候成绩稍有崩盘,但期末附近又回归了正常,于是在那个时候我决定出来中考到七中,就没弄竞赛了(毕竟本来学的就撇)。备战中考自然是极其辛苦的,我最后的成绩也只是堪堪上了七中的英才班分数线,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反正中考这玩意只要愿意卷结果总会不错的,考上七中也没有那么困难。
对了,这里要为成都七中打个广告,如果你愿意学竞赛,成都七中绝对是整个四川你最好的选择,我初中数竞真的菜的抠脚,但在七中我成功完成了逆袭。初中同学中数竞水平不逊于我并且直升了的大多都放弃了竞赛,而我却依然可以逐梦,其原因在于七中成熟的培训模式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