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雾水中的护国乡,透着一分神秘,要想彻底揭开她的面纱,需要一段漫长的旅途。一路上,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树林,空灵的鸟鸣,让人全然不觉颠簸的辛苦。

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

乡干部略带一丝神秘,带着我们爬上一座山岗,指着面前一大片灌木林,颇为自豪地说:“喏!这就是我们的古茶树!”

一年来,护国乡通过挖掘古树茶潜力和实施台地茶改造,成功打造了万亩古茶树园。原本濒临遗弃的茶园,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再发新枝,成为边疆山区各族群众致富的新希望。

古茶新生致富经

茶,曾是这个偏远山乡的重要产业。过去由于种植理念落后,单纯追求产量,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茶叶农残偏高,1公斤鲜茶叶不过12元钱,平均亩产50公斤的茶园不能为群众带来太多收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残高的茶叶再难有市场。留着没有多少收益,挖掉又没有替代产业,群众干脆将辛苦经营几十年的茶园遗弃,任其自生自灭。

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方智慧汇聚基层,大家都在献计出力。陇川县林业局工作队员在走访中发现,在云雾缭绕、层峦叠翠的护国乡,竟然隐藏着上万亩的生态古茶树,其中最大单株地径0.577米、树高16米、树龄近400年。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生态古茶的鲜叶每公斤50多元,成品更是高达1公斤5000元。护国乡的野生型古茶树约有4.5万株,价值这么高的一个产业,怎能让它荒废在深山中呢?

“护国乡还有很多近乎遗弃的茶园,这些茶树已生长了三四十年,脱管以后,农残下降,反而成为‘潜力股’。”护国乡党委书记栋二介绍,在意识到生态古茶树的经济价值后,县林业局和乡党委、乡政府经过反复调研,最终确定以台地茶改造为重点,助力脱贫攻坚,壮大村集体经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县林业局和乡党委、乡政府在边河村开展试点,由村党支部带头,发动百余名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耗时40余天,将120余亩无人打理的茶地,改造为树茶。改造后的茶园价值瞬间提升,以每年12万的价格租给了企业,租期30年,而且租金每五年还能提升10%。

荒废的茶园居然成了“聚宝盆”,沉寂多年的茶园再次火热起来。邦掌村的80亩古茶按照同样的条件,每年租金达10万元。

“我们还‘存’了一片更大更好的茶园,等时机成熟再开发……”县林业局局长刀宏介绍,一年来,挖掘古树茶的潜力和实施台地茶改造,不仅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强大助力,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护国乡的生动实践让陇川的干部陷入了深思,这是特例吗?全县的情况又是怎样?经过深入调研,县林业局干部欣喜地发现:陇川县有1.96万亩约21.18万株的古茶树!

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_致富经给大树劈开

产业发展需要科学的依据,陇川的古茶品质如何?按捺住心中的狂喜,县林业局邀请中国林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云南精准检测公司的专家,对陇川的茶样品质及土样进行检测,并形成了《陇川县古茶树保护利用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检测结果令人振奋:王子树邦中古树茶样中的香气成分明显高于其他茶样,是冰岛和老班章茶样的2倍以上;护国边河野生大理茶样咖啡因含量低于1%,可以开发成特有的低咖啡因系列茶产品……

优质资源不容浪费,发展机会不容错失。陇川县各级迅速行动起来,召开全县高品质茶园改造现场会,组织人员到临沧、西双版纳、普洱、大理等州(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茶产业发展管理先进经验,引导群众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以林茶产业作为脱贫致富新的突破口。截至目前,陇川已发放茶苗32万株,覆盖全村建档立卡户246户,投入资金45.98万元,涉及建档立卡户16.42万元;开展台地茶技术改造培训会30余场次,参加群众800余人次,完成台地茶改造133亩,荒芜茶园改造450亩,移栽大树茶苗75亩;按照全县产业规划,计划2018至2020年在护国乡边河村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全县范围内发展林茶3万亩240万株,完成1万亩台地茶和0.5万亩古茶树的改造和提质增效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为延伸产业链,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陇川将招商引资作为重点。2018年10月,护国乡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5134万元,其中茶产业发展签约资金3134万元、护国乡综合旅游开发投资框架协议签约资金2000万元。

山里的古茶,在脱贫攻坚的春风中,承载着边疆山区各族群众的致富梦,再发茂密新枝。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