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悟学”课模,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刘 丽
摘要:本文从支教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具体课例,探索利用“悟学”课模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提出教师应巧用“悟学”课模,打造高效课堂,即小组合作,有效预学;循序渐进,合作导学;当堂巩固,悟在其中;巧用课模,积极备战;推广课模,共同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预学;合作;“悟学”课模;高效课堂
引言
在支教期间,学校推出了“悟学”课模——“预学、导学、悟学”。“悟学”课模有三大追求,一是追求课堂学习境界从“知”到“智”再到“悟”的不断升华;二是追求将教师传统的主导角色归真为引导角色、将高效课堂引向长效课堂;三是追求在学生“悟学”的推动下实现教师的“悟教”和自我成长,从而打造有效教学“动车组”(姚卫新 2014)。在研究“悟学”课模和集体备课教案模式的基础上,将学案设计成三大板块:预习题、课堂达标检测和订正栏。订正栏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课后及时纠正和巩固本课的错题及知识点,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悟学”课模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小组合作,有效预学
“悟学”课模的首要任务是安排好预学。“悟学”课模的预学分为教师预学和学生预学。教师预学,即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揣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并形成预学案。预学案设计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和课文,以及一些背景知识和资料等,并让学生在课前阶段完成预学,形成自我学习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本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备教材共八个单元,且知识点零散,教师首先将每个单元的几个板块进行组合,并精心设计预学题。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预备教材Unit 5 Wonderful things的生词量大,课文篇幅比较长,鉴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很多知识,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并将A与C板块整合后,确定本课的难点是学习have、has与there be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设计了如下预学内容:
1. Preview new words from bring to crayon.
2. Preview the passage on P25 in groups and underline the new phrases.
3. Please translate the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我的包里有个苹果。
______________
(2)他的包里有一些尺子。
______________
此时,学生不仅要预习新课,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为了更好地推进“减负增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完成此项内容。晨读分成两大块,首先,学生自主复习旧知并进行有效检查,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预学。其次,各组组长带领成员朗读生词和课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力争人人开口,自然而然地学习英语。“悟学”课模预学之所以有别于传统预习,还在于设计预学检测。在学生合作预学结束后,教师利用5分钟时间布置与课文相应的预习题检查预习效果,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如下表格:
通过表格,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晨读效率,理清了文章层次,提升了阅读体验,激发了阅读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既让优秀学生有成就感,又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对于预习题的设计,应尽量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并为课堂导学作铺垫,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另外,要注意培养小组长,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任务。这种小组合作预学形式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关键作用。有预习就必须有相应的检查手段。教师通常使用的检查手段为:利用预备铃之后三分钟小组长检查生词预习情况,巡视抽查并纠错;当堂抽测学案中的词组,在一旁巡视,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
二、循序渐进,合作导学
“悟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预学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创造性地设计课堂导学。预学在前,导学在后,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支教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根据“悟学课堂”教学模式最后8—10分钟进行课堂内容检测,那么如何在前30分钟内合理、有效地开展导学,打造高效课堂呢?首先,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在预学基础上精心导学,并在实际操作中勇于取舍,从而最大化地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下同)七年级(下)Unit 1 Reading板块A部分的重点是介绍自己和他人。在预备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作自我介绍,因而教学重点是介绍他人。在预学部分,教师设计了一道题:Prepare to introduce yourself in groups。让学生预热,同时为小组成员介绍作铺垫。新课开始,学生在预学中已经预习过课文内容,在学习完第一位学生米莉(Millie)的自我介绍后,教师布置了第一项任务——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接着,教师趁热打铁,以师生提问、生生互问、听录音和填表格的多种合作形式顺利完成对其他三位学生西蒙(Simon)、桑迪(Sandy)、丹尼尔(Daniel)的介绍。在适当操练后,教师给出第二项任务——Guess who he / she is? 让学生在小组内描述自己的朋友并让其他学生猜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展开“你说我猜”活动,既巩固了本课重点,又在真实情境中练习了口语。在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介绍刚刚通过微信结识的三位朋友,他们的身份分别是教师、明星、外国友人。让每个小组任意选择一位朋友,并用一分钟时间准备,让其他学生从外貌、职业、兴趣等方面用英语进行阐述,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展示,最后讨论“Who 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并水到渠成地提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一观点,得出“微信交友一定要慎重”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领作用,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循序渐进地从自我介绍到介绍身边熟悉的朋友,最后介绍自己刚刚结识的新朋友,从而达到拓展和深化知识的目的。
又如,在开学初线上教学示范课中,教师讲授了七年级(下)Unit 2 Neighbours一课,让学生在导学部分完成1.5课时内容,即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板块的整合,沿袭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合适,须重点考虑如何将本课的职业和场所、邻里有机结合并合理升华。在备课时,教师以dream一词为线索贯穿整堂课:分别是dream jobs(理想的工作)、dream neighbours(理想的邻里)、dream life(理想的生活),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主题句在语篇中的位置及其对提取主题内容的作用,帮助其把握语篇的信息组织形式和内容逻辑,从而培养其阅读策略,提升其阅读能力(张金秀 2019)。然后,教师趁热打铁给出Dream neighbours这一话题,使学生有感而发,脱口而出friendly、helpful 等词。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补充并提出“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应该互帮互助”等,最后让其畅想自己的理想生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顺利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同时培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当堂巩固,悟在其中
“悟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悟学”。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姚伟文 2015)。新的课堂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预学、自主学习的过程。“悟学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用8—10分钟进行达标检测。检测内容必须和本堂课重难点紧密相关,它既是对学生本堂课知识掌握是否达标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本课教学成果的反馈,能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仍以七年级(下)Unit1 Reading板块A部分为例,在讲授完新课后,教师设计了以下检测题:(1)单词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生词的掌握程度,如对于“I like reading. I’m in the Reading Club.”这句话,很少有学生能辨别专有名词。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适当引领,得出专有名词须大写这一规律。(2)动词填空,检测学生在句中灵活运用本课生词的能力,如对于“Everyone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这句话,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everyone为第三人称单数,因此教师在评讲时举一反三,使其在练习过程中领悟它的用法。(3)翻译句子,检测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于be good at、enjoy doing sth.等短语,让他们在自主检测中揣摩这些词的用法。在此环节,教师由课堂的引领者变成检查者,在教室巡视,当堂批阅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情。
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都要及时反思成功与失败之处,并及时记录与改进。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Unit 5 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时,教师设计了一项巩固任务,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内容如下(见图1):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输入到输出还存在一些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又如,在讲授七年级(下)Unit 7 Integrated skills B板块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调整:(1)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句型造句(见图2):I started to ... at the age of ...;I started to ... when ...;(2)在造句基础上,让学生自编简单对话(见图 2);(3)让学生操练书本P88对话;(4)巩固部分对话(见图3)。经过调整,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由此可见,在实施课堂导学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完成课堂任务。此外,教师还应对导学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积极提倡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反思性的实践者(教育部 2022)。反思产生变革,变革带来发展。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力争在下一堂课中能更加完美地呈现教学设计。
通过对“悟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方式,认为“悟学”课模在预学—导学—悟学每个环节的设计必须紧扣教材、教学大纲、学生基础。学、导、悟的设计从易到难呈现一定的梯度,丝丝相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打造高效课堂。
四、巧用课模,积极备战
“悟学”课模的形式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期中考试前,面面俱到地讲授知识显然不可取。为此,教师改造“悟学”课模,帮助学生高效复习。由于七年级(上)三个单元是复习的重点,教师编写了三份复习教学案。
其中,预学部分转化成自主基础复习: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音标;导学部分是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悟学部分是一些相应练习。最后,让学生课后完成写作。晨读时,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本课重难点,并当场完成相应练习题。对于课堂中的薄弱环节,在第二天的复习学案中再次穿插,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鉴于预备教材内容很多在七年级(上)中会重复,教师将8个单元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最后让学生完成一张综合卷测试。经过复习,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充分说明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课模,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在复习迎考中,教师只有抓住重难点,把握考题方向,利用课模形式编写总复习教学案,精讲精练,才能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总之,“悟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出色的教学抓手,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推广课模,共同提高
单纯搞好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带动本年级组的教研工作,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预学内容的设置和检查、导学部分的开展,商榷课堂检测的安排,探讨课堂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让课模得以推广。
结语
“悟学”课模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引用文献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姚卫新. 2014. 悟学课堂打造有效教学“动车组”[J]. 教育,(36):21-22.
姚伟文. 2015. “悟学理念”的探索与思考 [J]. 基础教育研究,(19):5-9,14.
张金秀. 2019. 主题意义探索引领下的中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1-6.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