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蛏子格外肥嫩饱满。(俞永均摄)
又到蛏肥味美时
“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宁海县志》里记载的“西施舌”,就是眼下这个时节的长街蛏子。
“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每年四月,在长街滩涂蛰伏了一季的蛏子再也耐不住寂寞,纷纷伸出头顶的软管,沐浴着暖洋洋的海风,一个个体大、色白。
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蛏子,但要论味道还是麦碎花开的四月(农历三月)最佳。蛏苗每年二月至四月间放入,来年清明前后,蛏子格外肥嫩饱满,味道妙不可言。到了白露、寒露,蛏子抱卵、产卵,味道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个时候,平素悠闲的长街一下忙碌起来,蛏农们忙着收蛏,抓住好行情卖个好价钱;普通人家晒蛏、腌蛏,为家庭储备一年的美味;外地游客远道而来,只为尝尝水煮蛏子那微甜的味道。
长街的蛏农说,一年可采的蛏是“新蛏”,第一年没长到一定规格,需要第二年再收的是为“老蛏”。不过,从口味上来说,新蛏、老蛏各有千秋,“新蛏更嫩,盐水煮最能体现其鲜美;老蛏做铁板蛏子最适合”。
虽然长街蛏子名头很响,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大众食品,任何人只要懂得让蛏吐泥,都能蒸、煮、烤、腌,做出不同的“味道”来:蒸、烤的蛏肉鲜嫩、汤汁香醇;炖出的蛏子蛏肉鲜香,肉块酥糯;腌后食之则味咸可口。当然,一季里吃不完的蛏子,你还可以晒干,想吃的时候取出煲汤,香醇鲜美。
在宁波,长街是市级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每年清明前后,全镇上市的蛏子90%鲜销,10%左右加工。腌制的咸蛏非常畅销,烘干的蛏子主要销往福建、上海、长沙和台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