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又名虹豆,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全国种植普遍,品种繁多。冬季的它需要在大棚中种植才能保证良好的效益。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冬季大棚种植豆角的方法。

冬季大棚种植豆角:环境条件

光照:豆角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分为二种类型,一类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这类品种在长日照和短日照季节都能正常发育,长豆角品种多属此类。这是适合大棚种植的主要类型。另一类对自照长短要求比较严格,适宜在短日照季节栽培,如在长白照季节栽培则茎蔓徒长,延迟开花结荚。豆角喜阳光,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日照,如光线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

水分:豆角要求适量的水分,但能耐旱。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开花结荚期要求有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根系和根瘤活动,甚至烂根发病,引起落 1花落荚。

土壤养分:豆角对土壤适应性广,稍耐盐,过于粘重或低湿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PH值6.2-7.0)为好。

温度:豆角耐热性强,不耐霜冻,在35℃的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发芽最低温度为8-12℃,最适温度为25-30℃,植株生育适温为20-25℃,10℃以下的低温生长受抑制,5℃以下受害,接近0℃死亡。

豆角结荚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且豆角根瘤菌又远不及其他豆科植物发达。因此,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但切记不能偏施氮肥,如前期氮肥过多,使蔓叶徒长,会延迟开花结荚,降低早期产量。应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瘤活动,固氮能力加强,豆荚充实,增加产量。

冬季大棚种植豆角:栽培管理

1、品种及育苗

选择适合大棚种植,高产稳产的品种是产生高效益的关键。适合当地气候及栽培枝术的是之虹28-2。该品种为早熟蔓生品种,适应范围广,对光照要求不产格,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植株长势健壮,主蔓结荚为主,株型紧凑,分枝较弱,叶量稀,适宜密植。叶色深绿、叶面有亮光,花淡紫色,嫩荚淡绿色。荚长60-70cm,横断面椭圆形,荚肉质厚嫩,品质好。种子红褐色,生长速度快,前期产量高。较抗花叶病毒病,不抗煤霉病,易感斑枯病,对低温敏感。

豆角种子较小,抗寒能力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豆角以往多采用直播,近几年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应市场,还能保证苗全苗壮促进开花结荚,增加产量。豆角直播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结荚多。也就是说豆角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生理上讲,豆角育苗期正处于短日照,对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故开花结荚部位低。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苗龄一般为20-25天。多在冬至前后育苗。

为了利于种子发芽和杀死附着在种皮上的虫卵、病菌,采用高温消毒“胀籽”播种效果很好。即先将精选的种子,放在盆中用80一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6小时,捞出稍晾播种,一般不再播前催芽。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cm,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100-150斤或磷酸二铵100斤,钾肥30-50斤。

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2行,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2株。每亩5500-5000墩。

3、插架、摘心、打杈

架豆角甩蔓后插架,可将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抹掉,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后期的侧枝座荚后也要摘心。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抹杈和侧枝摘心 促进豆角生长。

4、先控后促管理

豆角根深耐旱,生长旺盛,比其它豆类蔬荚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加之大棚栽培光照弱、温度高、肥力足,营养生长旺盛就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开花结荚。田间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和早衰。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亩施优质速效化肥、二铵50斤或磷酸二氢钾40-50斤。

冬季大棚种植豆角:病虫害防治

豆角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荚。发病初期叶背面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锈褪色,隆起呈小旅范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即夏袍子。病原为豇豆属单胞锈菌,也是真菌。是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豇豆。

发病条件:北方以冬抱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后,春天日平均气温21-28℃,温度大,3-5天便可萌发产生担孢子,气流传播。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粉必清150倍液。

虹豆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及荚果。叶片染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层稀薄白粉。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粉必清150倍液。

虹豆炭疽病

该病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重者危害荚果,形成红褐色病斑,属真菌性病害。

该病主要以潜伏在种子内和附在种子上的菌丝体越冬,播带菌种子,幼苗染病,温度17-27℃为发病适温,低于13℃病情停止发展。该病在多露、多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70%甲托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施宝灵每瓶兑水100-120斤或特谱唑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2-3次。

煤霉病

虹豆煤霉病又叫叶霉病,近年发生严重,危害面积大,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cm,病斑边沿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百生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袍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早期落叶。病原为荚豆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此病菌发育温度7-35℃,最适温度30℃。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400倍多菌灵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液5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公斤,7-10天1次,连续2-3次。

虹豆斑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mm,初呈暗绿色,后转紫红色,数个病斑融合为病斑块,致叶片早枯直至落叶。该病在寿光有逐年加重趋势。同样为真菌性病害。通过菌丝或分生袍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通常温度高、湿度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初期喷洒百菌清+甲托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后期克抗灵1000倍药液或克露500倍液喷雾,5-7天一次,连续2-3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