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转移性收入占比超过40%的家庭。

二是家庭劳动力系数≤0.5的家庭(家中有重度残疾人、无劳动力或只有一个弱劳力、半劳力)。

三是家中有1个以上劳动力但由于客观原因无产业覆盖、零就业的家庭。

四是家中有1个或以上大病重病病人、慢性病患导致年度自付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或丧失主要劳动力的家庭。

五是家中有2个或以上孩子在非义务教育学段就学的家庭。

六是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经济收入每况愈下,且现居住唯一住房是土坯房的农户。

七是因不可抗因素发展产业失败,家庭生产经营出现亏损导致收入大幅减少的农户。

八是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导致收入大幅缩减或“三保障”无保障的农户。

九是16周岁以下且无法定监护人、60周岁以上且无法定赡养人的农户。

十是有重度残疾人、有失能老年人口、整户无劳动能力等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特殊困难的农户。

22.不得纳入监测对象的情形有哪些?

答:识别时有下列情况的不得纳入监测对象:

一是有家庭成员或户主的父母、配偶、子女为国家公职人员的。

二是有家庭成员任“村三委”干部并定期领取薪酬的。

三是识别前1年内购买价格3万元以上享受型机动车的(用于发展生产、运输用途车除外)。

四是在城镇拥有自建房或购买商品房、门面房以及其他经营用房的。

五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公司、企业并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

六是种植、养殖大户或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七是为享受监测对象帮扶支持,故意分户、并户,不符合监测对象识别条件的。

八是空挂户或为套取帮扶支持将户口迁入村组的空挂人口。

九是死亡人员、服刑人员、失踪人员、与户主不共享开支或收入的人员。

十是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信息失真以及其他不符合监测对象识别条件的人员。

对有以上2---5种情形但因家庭重大变故导致生产生活严重困难、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要深入调查核实、细致比对分析、综合研判开展识别,避免政策“一刀切”。

23.初选对象的发现渠道有哪些?

答:五种发现渠道:一是农户申报;二是入户走访;三是行业部门平台比对筛查;四突发应急响应预警;五是其他渠道。

24.监测对象确定的程序有哪些?

答:村级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召开村组干部会议评议,报乡级审核、县级比对确定后逐级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再进行逐级公告,并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

25.“一二三”行动具体指什么?

答:“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以实施“一二三”行动为工作主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一”是指抓“一县一业”,“二”是指聚焦种业和电商“两端”,“三”是指提升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

26.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指什么?

答:指“一平台三机制”。

“一平台”是指政府救助平台;

“三机制”即: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扶志扶智机制。

27.“百千万”“十百千”工程指什么?

答:指“十四五”期间云南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村庄和玉溪规划建设10个田园综合体、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乡村。

28.玉溪定位要建设“一极两区”指什么?

答:滇中崛起增长极、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

29.华宁县发展定位“一都两区三基地”指什么?

答:指将华宁建设成为云南华宁国际陶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文旅康养融合示范区、全国特早熟优质柑桔产业基地、西南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云南绿色磷化工产业创新基地。

30.华宁县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1.6,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速,建成1个示范乡镇和3个示范自然村,形成一套可推广借鉴的乡村振兴经验,与全市同步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2 年,华宁县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绿色食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形成年产值超1亿元、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领军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年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户以上,力争每年新认证“三品一标”1—3个;建设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个以上、南盘江沿线、滇越铁路沿线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以上,创建现代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A级景区3个以上,围绕泉、橘、陶三张名片打造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到2035年,全县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与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华宁县的特色品牌,高原特色农业结构更优、农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的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魅力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