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发展多元化经营,以盘活烟田、烤房、育苗大棚等为基础,不断创建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在以多元化经营促进烟农增收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遵义实际的路子。

目标引领抓增收

2017年,遵义市局(公司)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将烟农增收深度融入地方“大农业”发展,确立了“3513”烟农多元增收工作目标。

走好“3条发展之路”。用好烟叶生产设施、基本烟田、卷烟终端“三类设施”,走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抓好废旧农地膜、烟秆、酒糟“三废”利用,走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竹荪、羊肚菌等高效产品和“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打造“5个千万产业”。利用烤房、育苗大棚培育食用菌、花卉等高效产业,产值1000万元;利用冬闲烟田种植雪里红等,产值1500万元;利用水旱轮作烟田种植优质稻米,产值1000万元;利用轮作烟田种植特色果蔬,产值6000万元;利用有机肥、废旧农地膜、生物质能三大加工场发展循环农业,产值1500万元。

创收“1.3亿元以上”。引导全市烟农合作社组织烟农利用烤房3000座、育苗大棚68万平方米、轮作烟田8万亩开展多元化经营,创收目标1.3亿元以上,确保“烟叶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

“围绕目标,我们从各产烟单位的工资基金中抽出20%考核多元化增收工作任务,今年直接代入工资基金予以考核,确保目标如期完成。”遵义市局(公司)局长、经理丁伟如是说。

创新驱动助增收

3月初,站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烟农多元化经营体验园的观光台上眺望,一排排育苗大棚整齐坐落在几十亩的烟田中央,周边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烟田、体验园、油菜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这个体验园是播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引导协助鸭枫合作社建造的。“体验园不仅有门票收入,里面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家禽,都是和当地的工厂、餐馆签订购销协议的,不愁销路。初步预计,今年这个体验园可以为合作社增收50余万元。”鸭枫合作社理事长杨建池说。

烟农多元化经营体验园是遵义市局(公司)创新推动烟农增收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遵义市局(公司)在全市建成7个废旧农地膜加工场,年处理能力1万余吨;积极探索烟秆回收加工利用,建成生物质能燃料加工场10个,年处理烟秆能力2500余吨,覆盖面积5万亩。利用“两场”设施,遵义市局(公司)不仅解决了烟叶生产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服务于多元化经营工作,利用废旧农地膜统一加工生产育苗托盘、烟苗运输筐篮、水果筐篮等,亩均可为烟农增收60元;利用烟秆燃料替代燃煤烘烤,亩均可节约成本80元。

在整合更多设施资源用于多元化经营的同时,遵义市局(公司)还积极探索提高现有设施利用效率。他们立项研究《利用烟田及配套设施发展多元经营》,探索育苗大棚多层立体栽培,顶层用于烤烟育苗,中下层种植竹荪、天麻、重楼等喜阴作物;利用密集烤房多层栽培竹荪、茶树菇、平菇等,单座烤房可种竹荪3~4层,产值4000元左右。

订单生产保增收

发展多元化经营,找准市场是关键。没有市场盲目硬上,只会伤害烟农。

“公司+合作社+烟农”的经营模式,解决了市场难题。以播州区尚嵇惠利合作社为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先与绥阳某公司签订雪里红购销订单,以订单为前提组织生产。

“我们与该公司签订订单后,再与烟农签订协议,一年一签。今年,我们合作社将利用轮作烟田、冬闲烟田种植3000亩雪里红、3000亩小香菜,都是产量高、销路好的经济作物。为了稳定订单,绥阳的这家公司已在我们当地建厂,合作社也入股了,以后我们的订单会源源不断。”惠利合作社执行经理王正全告诉记者。

同时,惠利合作社利用历年来提取的公益金和社内盈余,购买了240多头本地小麻羊统一进行喂养,待小羊到半成熟期时,全部分给贫困烟农饲养,并联系了本地的肉联厂统一收购。收购后,贫困烟农只需要将购买羊羔的成本交还给合作社即可。仅此一项,就可为贫困烟农增收27万余元。

先找市场再定项目,这是遵义市局(公司)在发展多元化经营时的基本要求。他们立足“订单销售、网上配送、就近批发”等开展渠道营销,组织合作社主动参与各级优特农产品推介会,宣传烟区生态、烟叶生产设施与企业管理、服务优势,稳定增加合作社产品订单,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合作社陆续与多个食品企业、药业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重庆、贵阳等地农贸批发市场开展供销合作。

此外,遵义市局(公司)积极探索依托卷烟物流网络、零售终端和自营门店等资源,统一店面设计、产品包装,基于“新商盟”系统开发“烟农优品”电商平台,有效盘活行业资源,发挥对多元化经营的支撑作用。

在当前烟草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大潮中,遵义市局(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工作不仅带动烟叶产业结构整体跃升,倒逼了各方面工作的“严丝合缝”,更谱写出烟农增收工作新篇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