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昌吉,连绵的天山高耸入云,头屯河清澈明净。在智力援疆的暖意中,福建省、山西省援疆医生、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跨越万里,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文化,通过鱼渔并授,为当地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援疆干部在三尺讲台、无影灯下默默奉献;在天山草原、农田大棚现场培训;在招商一线、建设工地挥洒汗水……援疆干部四季耕耘,如今,这片“闽晋智慧”润泽下的土地,越来越多的“新芽”抽枝发芽,绽放出智力援疆的绚丽花朵。
引来新技术结出“致富果”
9月6日,在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的林下经济示范园里,村民周海全正采摘成熟的榆黄菇。
在福建援疆农业技术人才的精心指导下,周海全已在林下成功种植出榆黄菇、灵芝、平菇等食用菌,还计划引进种植天山雪莲菌、羊肚菌等新品种。
近年来,福建省在玛纳斯县授牌成立多个示范基地,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培育种植能手、延长产业链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特色种植,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6月25日,从福建省引进的两万尾黄尾鲻鱼苗,在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兆祥养殖专业合作社鱼塘下塘,自此在新疆地区首次引进海水鱼黄尾鲻获得成功。
吉木萨尔县水产养殖面积近1500亩,但养殖品种较为单一、效益不高。福建援疆农业技术人才、渔业专家游小艇瞄准在沿海地区很受欢迎的黄尾鲻,这种鱼是为数不多经过淡化处理后可在纯淡水中正常生长的海水鱼品种。经过3个多月精心饲养,黄尾鲻从3厘米左右长到20多厘米,最大的有半斤重,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其生长速度与福建、广东等地养殖的黄尾鲻生长速度相当。“真的很感谢福建援疆农技专家,帮我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兆祥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在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喜洋洋养殖小区,养殖户赵维学正在给羊喂饲草料,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羊儿欢腾跳跃。
山西省着眼于探索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引进山西怀仁羔羊养殖技术,助力六运湖农场建成合作社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出栏肉羊6万余只,年收入逾千万元,形成集种植、养殖、肉产品加工、肥料加工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促进受援地畜牧业提档升级。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今年6月7日,厦门援疆医生、吉木萨尔县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黄莉莉带领医院妇产科团队,对一位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结束了当地需外请专家实施此类手术的历史,补上了技术短板。
2020年以来,福建省引进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昌吉州“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借鉴福建健康信息化建设经验,推动昌吉健康云平台建设;支援昌吉州建立卒中和康复两个专科联盟,建立覆盖全州的救治和教学网络;推动昌吉州中医医院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昌吉市人民医院成为华侨大学教学医院。
2022年11月9日,福建援疆教师朱美荣借鉴派出学校福建省浦城三中教学经验,为奇台县第六中学教师培训“希沃白板入门”课程,教大家如何使用“班级优化大师”管理班级、课堂教学,实现家校共管。
福建援疆教育团队在开展一系列信息化教研培训、积极输血造血的同时,还积极引进福建专家学者送培送教,开展“空中课堂”讲学,传授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助力受援地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今年6月7日,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正式独立并挂牌,这从“0”到“1”的突破,意味着该院诊断水平迈上新台阶。这一切,都与一位山西援疆医生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她就是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主任和娟。在医疗领域,病理诊断报告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科医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
时间倒回到5月的一天,一名患者因数日高烧住院治疗。根据经验,同事判断为单纯性肾脏囊肿。“保险一点儿,我们再一起观察一下。”和娟说。从低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从囊壁构成、血管分布到细胞成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终判定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
昌吉州中医医院之前没有独立的病理科,相关业务由检验科代管。在和娟的建议下,建成独立的病理科,并对“师带徒”的3名徒弟,手把手倾囊相授,提升了受援地的“造血”功能。
山西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结对帮扶、专家讲堂、科研创新、两地互联等项目,精准打造育才“孵化器”。2020年以来,共划拨智力援疆资金3175万元,开展各类培训370场惠及两万余人次,为受援地打造了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技术精、业务强”的专家队伍。
为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登上玛纳斯县塔西河乡东支渠村村口的“三明亭”,蓝天下有雄鹰低飞,发源于天山山脉的塔西河水自南向北从谷底流过,河谷间的露营帐篷里隐隐传来游客的歌声和谈笑声。
东支渠村是一个哈萨克族牧民聚居的村庄,牧民过去以养殖为生。从2020年开始,福建投入5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打造党建引领跨村联建的产业发展示范区,村里建起了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情的牧家乐,修建了通往塔西河谷的木栈道,在河谷建起了露营场地,2022年村里牧家乐收入有50多万元。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福建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汇聚起“星星之火”,点亮人才之光。
2021年初,电视剧《山海情》播出后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剧中带领闽宁镇老乡种植双孢菇的凌一农教授,感动了很多观众。剧中人物凌一农的原型,正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今年6月,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带队参会的昌吉州党委副书记、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黄立峰专门拜访了“菌草之父”林占熺,邀请他来新疆调研指导,让菌草技术助力受援地乡村振兴。7月7日上午,林占熺走进呼图壁县,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表示,计划今年内在呼图壁县进行菌草种植的相关试验。此后,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将在呼图壁县全面推广菌草种植产业,通过“国有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高效畜牧生态养殖体系,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山西援疆干部着力解决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短缺问题,仅用280余天准东产教融合创新园就建成投用。按照“1+N组团”方式组建准东现代产业学院,与疆内10余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准东“智库”。实施“蒲公英”品牌科普培训计划,组织各类科技人员参加院士专家线上大讲堂,累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
一批批福建省、山西省援疆干部接续努力,积极探索智力援疆新领域、新模式、新路径,全力培育援疆工作新亮点、新特色、新载体,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智力援疆的春风吹拂天山,又是一个崭新的季节,昌吉州大地生机勃发。从东南沿海到天山北麓,从三晋大地到庭州南北,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勇毅前行,步履坚定,不断延续着天山下的约定……
记者:刘茜
往期推荐
Fu Jian Yua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