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书那会,有一篇课文叫做《翠鸟》,虽然是低年级的课文,不得不说这篇课文还是很有料的,因为作者对于翠鸟细致入微的描写,作为形容外形的文章示范,启蒙了不知多少小朋友,就我而言,那套“从头到脚带比喻”的写作手法我到现在还百试不爽。

重温经典

这篇文章我让印象深刻,除了那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还有老师要求背诵全文,当时年幼的我面对课本上美丽的插画时我总在想一个问题,既然老师说翠鸟这么美丽,我们要保护它,问题是这翠鸟我怎么没见过,怎么保护?(其实90年代上海河道那副德行是没可能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今天要来和大家说的。

苦主现身

这插画上的翠鸟具体是哪种鸟呢?它叫做——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

和课本插画对比一下像不像

普通翠鸟属于高颜值的佛法僧目翠鸟科,体型小巧敦实(体长约15cm)。和其他翠鸟一样,普通翠鸟的喙长且粗壮,尾羽较短,这种流线型的体型在野外很容易辨识。

普通翠鸟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它是翠鸟科中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普通翠鸟在整个欧亚大陆均有分布,而在中国,除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以外,普通翠鸟的分布遍及全国,只不过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为夏候鸟,而在其余地区则是留鸟。或许也正是这种分布广泛以及高颜值让它有幸成为数不多的出现在现代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鸟类之一。

都是美丽惹的祸

就像课文里名句描述的那样“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普通翠鸟和它的翠鸟家族成员的苦难也来源于此。

白胸翡翠鸟(Halcyon smyrnensis)

翠鸟美丽的羽毛很早就被我国先民所发现,以至于从汉代就产生了一种残忍的首饰制作工艺——点翠。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底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点翠工艺需要大量的蓝色翠鸟羽毛。特别是一些设计繁复的头饰,需要用到大面积的点翠,并且翠鸟性格胆小一旦被抓住基本都会应激而死。这意味着一件点翠艺术品最少也要搭上最少几十只翠鸟的命。比如《珠翠光华》记述当年修复明代皇后的凤冠时,用了数万只翠鸟。

明代皇后点翠凤冠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点翠本身就是作为帝王家富奢之物而存在的。而问题就在于,明朝时候那自然环境不能跟现在比,能有这么多翠鸟给皇家去折腾。可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清代,满族女子素有“金头天足”之称,“天足”指不裹脚,而“金头”则是十分重视头饰。贵族妇女更是戴得满头珠翠,并以此为荣。华贵典雅的点翠头饰,便深得宫廷后妃和贵族女子的喜爱,几乎所有的饰品都出现了点翠的身影。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宫廷之风让点翠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于是乎在这样的赶尽杀绝下,翠鸟的处境可想而知。1933年,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因为市面上的翠羽绝迹(也有时局原因)终于关闭。在偏僻角落仅存的翠鸟们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

新中国建立后,点翠的首饰除了进博物馆也没其他未来了。为了保留点翠这门手艺,“仿点翠”工艺也流行了起来,蓝色的缎带、染色的鹅毛、养殖的蓝孔雀,甚至是虎皮鹦鹉的羽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代替品,做出的饰品不亚于用翠鸟羽毛的点翠,背后的牺牲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工艺制作的仿点翠

可是啊,这用布料纸片做点翠首饰,在有些人眼里终究是比不上那些“原汁原味”显得有逼格,硬生生的把过去时代的糟粕从坟里扒出来,戴着那充满死亡气息的装饰,招摇过市,沾沾自喜。

到底靠行头还是靠本事?

可喜的是,随着近些年大家对于自然环境的关心,大家逐渐了解这一糟粕背后的故事,而那些继续使用着翠鸟羽毛的人,为了洗白自己的血手,扯出的理由是一个比一个有意思,诸如“你反对就是你忘本”,“你是极端动物保护扼杀了老祖宗的手艺”,事情真是这样吗?那我们接着聊。

层层谎言编制的美丽

首先一点,点翠常被人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因为真正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花丝镶嵌手工艺,而非点翠。花丝镶嵌是通过编织垒丝和焊接工艺制作饰品本体,然后在上面镶嵌珍珠、宝石、绿松石、翠羽等材料作为点缀物。说白了,就是花丝镶嵌在制作中会采用翠鸟羽毛,但不是只用翠鸟羽毛,所以并不代表用了翠鸟羽毛的点翠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翠首饰局部

其次关于,点翠饰品“永不褪色”之说。诚然翠鸟的羽毛色泽成因并非色素沉积的化学性颜色,而是因为来自特殊的物理结构使光在羽毛内部发生干涉而显现深蓝色——即结构色,只要翠羽的内部结构不被破坏,翠羽就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鲜亮。但这仅仅能保证数十年内不褪色。更有甚者相信“活翠鸟羽毛制作的点翠更有光泽,防水性更好”这种论调。坚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鸟羽在鸟身上有营养供应,所以颜色艳丽而且富有弹性,活拔现取也就能最大保留这个优点,事实上当鸟羽生长完成后,营养供应也就随即停止了。从饲养的或者刚刚猎获的鸟身上取下新羽的确能最大保留鸟羽的新鲜程度,但是鸟羽作为有机物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脆化和失去光泽。

真要不褪色还用修复?

再者,关于有些人宣称的翠鸟可以“人工养殖”,是否如此呢?前文已经提及翠鸟性子非常烈,高度应激状态下是活不了多久的,并且考虑到翠鸟的生活习性,它们都是以天然水域周边的小型鱼虾、蛙类等动物为食,在水边天然的堤坝土坡上挖掘洞巢繁殖(想看翠鸟筑巢可以点击这里)。即便在人工环境下可以提供食物,繁殖条件依然没办法满足。要想批量化繁殖的话,环境成本和人工成本也是极高极高的。对于某些点翠从业者来说,哪有直接抓野生的简单高效呢!故不可能存在规模养殖。

翠鸟的巢穴

最后,也是最自欺欺人的一个问题,有相关的匠人表示可以“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的方法,从史料来看,古代也是在已捕杀的死亡翠鸟上取羽。宋代皇帝曾屡次禁过点翠,《宋会要》记载的其中一次:[绍兴]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内降诏曰:朕惟崇尚俭素,实帝王之先务,祖宗之盛德。比年以来,中外服饰过为侈靡,虽累行禁止,终未尽革。朕躬行敦朴以先天下,近外国所贡翠羽六百余只,可令焚之通衢,以示百姓。行法当自近始,自今后,宫中首饰衣服并不许铺翠销金,仰干办内东门司常切觉察,如违,以违制论。

如果是等待活拔毛的翠鸟,直接放生即可,为何要当街焚烧?必是死鸟无疑。何况这些翠鸟还是来自外国,存活可能性也是极低的。这样的铺张浪费且肆意“伤生害性”以至于让赵官家都受不了了,可见这玩意可能真的一点都不“美”。或者说这是根本不值得追求的“美”(你还能比宋朝皇帝懂艺术吗?人家都玩艺术玩的亡国了!)。

有宋以后,明清宫廷点翠用羽也多是以“翠鸟皮”的方式论张数通过朝贡、粤海关进入,这些在清代宫廷档案里有记载,可见同样并非活鸟拔毛。制作最为精美考究的宫廷点翠品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民间了。

说好的给条活路呢?

除了以上的借口,还有人宣称,是捡取“自然死亡”的翠鸟或是自然“掉落”的翠羽就真的搞笑了,别说死的翠鸟了,活的翠鸟也绝非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来问问观鸟人这么多年有没有捡到过翠鸟尸体?我在动物园天鹅湖边捡都累的半死,哪来的那么多翠鸟毛让人漫山遍野的去寻找,你以为是魔兽世界里打怪摸装备么。所以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被抓到的翠鸟基本是立刻处死,或当场爆头。因为它们挣扎时候往往弄的自己遍体鳞伤,会磨损翠羽,品相就不好了。

你品,你细品

无危背后的崩溃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点翠行当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我们来说说翠鸟的现状。目前我国点翠获得渠道有两种:国内违法狩猎所得,然后通过黑市交易。或是从东南亚进口走私。被捕捉用作点翠的主要是四种翠鸟即:蓝翡翠、白胸翡翠、普通翠鸟和蓝耳翡翠。在这些翠鸟中,蓝耳翡翠和鹳嘴翡翠为二级保护动物,其他的虽没有保护级别,但也沾光都是“三有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所以非法捕捉也是犯法的。

被海关查获的走私翠鸟

在以上几种翠鸟中有一种翠鸟命运最为凄惨——白胸翡翠。因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全球范围内的白胸翡翠种群评估是无危,以至于白胸翡翠没有涉保,即使举报也“无法可依”,近年来国内的种群数量是呈下降趋势的,否则也不用从东南亚走私来满足市场需求了(但是吊诡的地方就在于某度百科它的资料被人写成了种群在壮大)。所以它们是被钻空子抓的最惨的翠鸟,没有之一

成批被贩卖的翠鸟尸体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国家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把白胸翡翠提升上保护级别呢?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动物保护名录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过了!有多久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我国首次颁布(1988年11月8日通过,1989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随之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

自此之后,名录28年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系统更新。2017年,重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没有修订更新《名录》。

因为种种原因,名录没有更新,也就导致了许多物种种群减少的速度之快甚至有可能等不到名录更新的时候就直接快灭绝了(只要杀得狠,麻雀早年麻雀也差点翻车)。最典型的就是——黄胸鹀(禾花雀)。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标本

事实证明,许多鸟类的灭绝并不是呈现一种慢慢减少的趋势,更多的时候是人类觉得它们的数量很多可以随意捕杀,但等到种群数量减少到一个临界点时(哪怕这个临界点数字也很大),种群一下子就断崖式的崩溃了。如上文的黄胸鹀,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短短17年,在IUCN红色名录中实现恐怖的五级跳,从毫无生存威胁的“无危”一路飙升到现在的“极危”,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灭绝之门。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在野生贸易中深受其害且连三有保护动物都不是白胸翡翠还能坚持多久呢?

北美的旅鸽灭绝事件也是如此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

其实看到这里,对许多人来说,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又不是搞动物保护的,也只能看看表示惋惜,就像是道理我都懂,但……

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是的!因为国家要修改《名录》啦:

2020年6月19日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两部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这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30年来首次大改,将直接影响众多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和执法、保护资源的再分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电子邮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dzwszgc@163.com;农业农村部ssbkw@cafs.ac.cn。

二、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司资规处(邮编:100714);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资源环保处(邮编:100125)。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