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黄河流域有大量盐碱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使当地经济发展受阻。从1980年前后开始,河南省对盐碱地陆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以水改碱”“以渔改碱”工程。河南省盐碱地传统淡水鱼的养殖利润非常低,经过多年治理,盐碱地情况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效益仍然不高。如何更好地利用盐碱地是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蟹盐碱地养殖紧扣党和国家强调重视的开发盐碱地、黄河流域高质量生态发展以及农民致富增收的工作重心。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水蟹增养殖技术研究团队在河南兰考、延津等盐碱地开展的青蟹养殖实践回答了“能不能养活”“能不能养好”“能不能出产量”一系列疑问,帮助当地养殖户实现致富增收,使昔日无人问津的盐碱地成为致富良田。截至2021年底,团队在河南、宁夏、内蒙古、山东等地的黄河盐碱地开展青蟹养殖推广,累计帮助养殖户30余户,为附近村民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青蟹养殖户综合效益可达亩产1.5万元,为盐碱地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故事

1.思索数亿亩盐碱地的“出路”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中国有4.5亿亩盐碱地,农业产出甚微。青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因其肉质鲜美、价格昂贵,被称为“水中贵族”。

2017年3月,国家虾蟹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王春琳教授带领团队到河南省兰考县进行实地调研。兰考县张庄村紧邻黄河,有大片的盐碱地,是当年焦裕禄同志治沙治盐碱的地方。王春琳教授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盐碱地的水环境条件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此次考察为团队出了一道大考题,王春琳教授团队带着这道题回到了宁波,立即开启了“南蟹北行”的探索之路。

2.为海蟹千里搬家找“路子”

“南蟹北行”的研究刚起步就遭遇了困难。青蟹养殖的海水盐度大多在千分之二十以上,而盐碱地的盐度普遍低于千分之二,如果把蟹苗直接从海水转入到盐碱地的低盐环境中,蟹苗将会大量死亡。为解决从高盐环境到盐碱地“能不能存活”的难题,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反复研究,完成了青蟹低盐适应机制的解析。2019年,团队研发出苗种淡化技术,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利用该项技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盐度地区的蟹,3天内就能淡化到千分之一,蟹苗成活率达到98%。随后,团队又开发了针对不同大小青蟹幼苗的运输装置。最终在6月初进行了首批青蟹苗种的投放,并以虾、蟹、鱼及虾、蟹混养模式进行试养。蟹苗投放后,团队每月都赶赴当地池塘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动物的检测,对青蟹的甲长、甲宽、体重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长期跟踪观测,确保生产上所有技术环节万无一失。

养殖过程中,难题接踵而来。有队员发现青蟹蜕壳比较困难,且产量未达到预期水平。经过初步观察,团队发现问题可能出在盐碱地的水质上——“此盐非彼盐”。团队深入研究,发现盐碱地的盐与海里的盐在成分上有一些差异,延津、兰考的盐碱水缺少钙离子和镁离子,而这两种离子正是青蟹蜕壳生长时所需的关键元素。2019年7月,基于这项发现的盐碱水关键离子调控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

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团队通过“缺啥补啥”,将水质调节到最佳养殖状态。在几年时间里,团队对淡化技术、苗种大小选择、苗种保活运输、水体离子调控等环节进行了研究,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酸甜苦辣,逐一攻克青蟹在盐碱地“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养殖”“能不能出效益”的科研难题,申请了2个发明专利,成功将东海青蟹养在了黄河滩上。

3.盐碱地农民找到“致富路”

团队经过3年的试验探索,于2019年最终突破内陆盐碱地青蟹养殖的全部技术。在4个月的养殖周期内,青蟹在盐度1-1.6‰的盐碱地产量高达30-40斤/亩,达到部分沿海地区的产量水平。随着放苗策略的优化,青蟹产量仍有提升空间。内陆盐碱地青蟹养殖技术的核心包括不同生长阶段青蟹苗种高效淡化技术和盐碱地关键离子调控技术。不同生长阶段青蟹苗种高效淡化技术可让青蟹在3天内从盐度20‰以上淡化至1‰,且保持后期的高成活率和健康活力;盐碱地关键离子调控技术主要探索关键离子,如K+、Ca2+、Mg2+等,在青蟹生长发育的需求,该技术打破了青蟹与盐度需求关系的传统认知,是载入教科书式的成果。此外,团队还打造了盐度1.5‰条件下内陆盐碱地“青蟹+南美白对虾+缢蛏”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综合效益可达每亩1.5万元,并帮助创建2个内陆盐碱地青蟹品牌——兰考盐碱地青蟹和黄河盐碱地青蟹。

截至2021年底,盐碱地青蟹养殖项目共覆盖河南省3个原贫困县(开封市兰考县、商丘市民权县、新乡市延津县),累计帮扶养殖户30余户,为兰考、延津及周边乡镇村民提供劳动岗位500余个,连续3年开展青蟹养殖技术指导,惠及300余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余人。养殖青蟹后,蟹农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帮扶青蟹养殖户每亩增收2万余元。帮助建立4个产业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强、合作社增效、养殖户增收。

三、成效

2019年10月18日,团队迎来了“宁大青蟹爬满黄河滩”的高光时刻,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3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河南青蟹丰收的消息传开,很快就有山东、黑龙江、宁夏等盐碱地区的农民发来“技术邀请函”。农民在土地上的回报增加了,养殖的积极性更高了。

2020年,按照亩产量来计算,河南盐碱地青蟹与浙江青蟹产区的中等水准已基本持平。9月20日,在兰考县农户杨明涛的鱼塘边,验收专家捕获了120多只青蟹,最小的重150克,最大的则接近450克。参与现场验收的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常务理事王桂忠表示,3个月能长这么大,即便在沿海,也不过如此。养殖户杨明涛信心满满:“今年青蟹不仅个头大,专家们还为我量身定制了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和青蟹立体混养模式,效益更高。以前盐碱地里只能种点玉米、花生,收入不过千把块。现在海鱼、海虾、海蟹‘一勺烩’,轻松进账一万五。今后这没人待见的盐碱地可要成宝贝啦!”

2021年的河南延津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现场会,团队迎来了第三次青蟹验收,取得了丰硕成果。过去只能在海水里养殖的优质海产品青蟹,如今在这片盐碱地里也能批量生长。6月8日,在这里投放的蟹苗经过三个多月的生长已经从硬币大小生长到现在重量平均超过300克,生长速度和成熟度已经和沿海一带同期养殖的青蟹基本接近。国家虾蟹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在现场表示,从外观来讲,青蟹个体非常整洁、生长速度非常好,现在养殖期仅四个月的亩产已经达到了原本一年50斤到70斤的产量,同时结合缢蛏和其他鱼类混养,综合效益可以达到每亩1.5万元。

四、经验

1.注重因地制宜,找准帮扶突破口

河南地区传统淡水鱼的养殖利润非常低,老百姓不愿意从事养殖,导致河南黄河盐碱地上的大片池塘荒废。青蟹是绿色放养,不会造成环境压力。内陆青蟹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巨大,且见效快、生态环保。2020年,团队对养殖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升级和优化,并终于突破了所有技术难关。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河南盐碱地青蟹产量在30-40斤/亩,这表明拟穴青蟹在内陆盐碱地实现量产,亩产水平已经达到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生产水平。青蟹在内陆盐碱地的成功养殖,为国内青蟹市场自给自足带来可能,也意味着我国数亿亩难以治理的盐碱地,将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为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带来更多致富希望。未来,在这片盐碱地上会新崛起一个青蟹养殖园区,并构建起盐碱地动植物共生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2.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养殖新方向

团队与河南兰考水产推广站陈雨来站长、鑫旺水产养殖合作社及延津县小目标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指导河南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工作,打破了河南地区传统养殖效益低的束缚,每亩池塘综合收益达1.5万左右,通过青蟹—南美白对虾混养,年产值达700万元。通过对关键离子等技术的调控突破,建立了内陆盐碱地青蟹养殖及高产的全套技术,带动内陆养殖发展新方向。2021年,团队在宁夏、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的黄河盐碱地进行青蟹养殖示范推广工作。此外,团队还对接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或养殖户的盐碱地养殖需求,顺应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把海产品带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3.坚持授人以渔,推动产学研融合

贫困地区农村走向富裕,根本途径在于支持打造一批连续开发、龙头带动、农户参与、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教育帮扶的最大优势是智力帮扶,是科技兴农,是科学帮扶,可以直接推动贫困地区“造血”,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团队与钦州学院海洋学院方怀义老师合作,在广西钦州犀牛角村开展青蟹—植物共作模式试验。团队还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携手合作,组建成立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进行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探索。团队将继续加强高校间科技帮扶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结合帮扶地区需求,集聚部分高校学科专业优势或匹配互补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帮扶地区产业,健全和巩固优化产业链条,打造高校帮扶新品牌。作为“三农”战线工作者,团队成员始终坚持把科学研究做到田间地头,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水产学科是立足于生产和应用的学科,团队坚持把水产科研论文写在养殖鱼塘上,将科研成果带入养殖老百姓的生产中,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将海水珍品——青蟹由沿海引入到内陆,为盐碱地地区进行产业化生产高价值的水产品开辟了道路,并为带动盐碱地地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是产学研相结合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行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