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中台村廖大斌不知道专家用了什么神奇的办法,他只知道专家们来了好多趟,做了很多次实验,给了他们好像黄豆一样的新种子,听说叫“黄精”。他带着乡亲们小心翼翼的把种子种在地里,没想到这次真的长出了“黄金”。

农户种出了好药,如果没有市场,就卖不出好价格,长此以往老百姓们也失去了干劲。张伯礼院士感慨:“谷贱伤农也曾是药农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要延伸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推进中草药种植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 侯佳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上山采药”是古代中医获取药材的方式。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大量中药材从野生走向栽培。

“中药材从野生到‘家种’是一场革命。大肥大水长不出好中药。”5月25日,在“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这场革命中,靠着政府、专家学者和农户们的共同努力,老百姓们趟出了一条“草药清香”的乡村振兴之路。2018年,中药材创新联盟开始着手乡村振兴帮扶工作,6年时间里,联盟已在全国15个省46个县开展了稳定有效的扶贫工作。

农村种植致富门路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图片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视频

张伯礼院士检查农户们带来的中药材。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图

有了新的种子,田里长出了道地中药

“我们这的黄精个大,产量也多。我能不能拿着我们的黄精产品再拍张照?”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走进恩施展馆,映入眼帘的就是道地黄精。展台前,来自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的廖大斌热情地向记者推荐着自己种植的道地黄精。

1998年,24岁的廖大斌决定回村里,带村民一起致富。彼时,中台村由于海拔高、交通不便,再加上耕地稀少,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廖大斌带着村里人种过魔芋、白术,但都无疾而终,还亏了不少钱。这片土地似乎真的太贫瘠了,没有一粒种子能在这里枝繁叶茂。

廖大斌不想认输,他总觉得这片土里肯定能长出什么来,这得找专业的人来看看。2015年,来自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中药研究所、湖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中药材专家相继来到了中台村,考察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种植中药材,种什么最为合适。

廖大斌不知道专家用了什么神奇的办法,他只知道专家们来了好多趟,做了很多次实验,给了他们好像黄豆一样的新种子,听说叫“黄精”。他带着乡亲们小心翼翼地把种子种在地里,没想到这次真的长出了“黄金”。

廖大斌介绍,如今,村里一亩地可产5000公斤的黄精,按每公斤16元计算,一亩就有8万元收入。”黄精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5年才能成熟收获,我们就根据专家建议进行“套种”,黄精套种玉米、黄精套种大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种植致富门路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视频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图片

5月25日,来自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的廖大斌向记者推荐黄精。侯佳欣摄

廖大斌不懂的“神奇办法”,其实是逆境中反而出好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看来,中药资源本身有其独特的生境要求,超过八成的药用植物主要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境)在林缘/林下、路旁、山坡地、荒地/沙地,长期对特定生境的适应是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重要保障。

“很多中药材都是在逆境中生长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孙晓波介绍,基于中药材生长的特点,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是全国比较早开始以中药材作为抓手开展精准扶贫的,在精准扶贫阶段性的成功以后,联盟又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在中药材培育基地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但土地较为贫瘠,且技术相对滞后,种植环境以及土壤结构条件较为恶劣。”海拔1000多米,森林覆盖率达80%,耕地又稀少的中台村刚好符合这些特点。经专家研究发现,当地非常适合黄精生长。

找到了适宜生长的药材,还要有好的种苗。廖大斌介绍,专家们通过和全国各地的种苗做对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各种测试,才让我们种出了质量更好的黄精。

“我们在保证粮食用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联盟资源及企业助力,为这些地区的贫困户提供种子、种苗,无偿地帮助他们来做这件事。”孙晓波说。

科技赋能,中药材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野生中药是靠天吃饭,现在人工种植是靠科技吃饭。”在张伯礼看来,如何才能在最合适的土壤中,长出品质最好的中药材,同时保证土地合理开发,而不破坏生态环境,这要靠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和高等院校协作研究,引导农户规范化栽培。

2018年,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就首次提出并推广“三无一全”(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和全过程追溯管理)规范化生产优质药材标准,符合国家战略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家走进村子,帮助农户规范种植。

5月25日深夜,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浙贝母农田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只夏虫飞过。这一场景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通过浙贝母的“身份证”在手机里实时看到的画面。待这块田里有新的浙贝母成熟时,它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别看这些浙贝母外观上和普通贝母没有区别,但在品质上却要稳定很多。”在展会上,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张红林把一袋浙贝母的“身份证”交到记者手上,“身份证”上除了药材的基本信息,还有一个区块链技术加持的二维码。扫码后,药材何时种植、何时采收、如何加工、施过什么肥、用过什么药,甚至此刻农田的实时监控画面都一览无余。

在磐安县,每一个道地药材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张红林告诉记者,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带来的不仅是产量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确保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均一、可控,解决了以前千家万户种植中药材造成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使中药材品质得到整体提升,品质的提升让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磐安浙贝母种植基地,每个农田区块都有一个电子大屏幕,上面实时跳动着基地每天的风向、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数据。药农在手机上就能远程对基地进行监测和操控,极大提高了农事精准度。有关部门还通过物联网视频对种植基地实现全过程监管,确保药农规范所有田间的农事活动和投入品管理,还在中药材种植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概率,降低了农残超标的风险。

这项“高科技”围绕生态种植、规范加工、数字流通、全程追溯四个重点领域打造而成,重塑了中药材生态种植机制,使得农药使用量降低20%、化肥使用量降低60%。

如今,所有的GAP中药材基地都使用统一的种植、加工、仓储方法,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时上传相关数据与资料。“‘浙八味’是浙江最著名的道地药材,目前90%以上的浙产道地药材都是从磐安走向全国和世界。通过磐安的实践,周边地区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升了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15.6%,帮助农民增收12%以上。”

农村种植致富门路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图片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视频

张伯礼院士巡展磐安馆。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会务组供图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药材溯源系统的建设工作逐步展开,药品的溯源体系逐渐完善,一些国家级追溯平台正在建设,为保障中药材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张伯礼说,从2013—2021年对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查数据来看,经过多年的整治工作,中药材质量有了巨大提高,药材抽检的合格率从2013年的64%提高到2021年的98%。

协同建起中药材产业链,村民钱袋子鼓了

每年一到8月,山西省陵川县漫山遍野都会长满“金豆豆”,那时正是连翘成熟的好时节。几年前,这样的美景几乎看不到,因为不到7月,村民们就开始“抢青”,还未成熟的连翘等不到9月就被采摘一空。

“青翘药效不好,价格是优质连翘的一半,村民们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有小贩来收就上山采药。”陵川县副县长朱文德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陵川因为气候适宜,连翘等中药材的产量很大,全国1/4的连翘都来自这里。但不当采摘耗时耗力又卖不出价钱,老百姓们也渐渐意兴阑珊,尽管守着“宝山”,却从未想过通过它致富。

“我们的情况得到了政府重视,先是严格管控抢青采收,必须要等连翘足月才能采摘。后来不少企业也进驻了,带领农户们培育仿野生连翘。收获的连翘,企业会直接购买,加工成茶饮、面膜、啤酒等产品再销售。老百姓们采摘种植的连翘不愁销路,也更有干劲。甚至还做起了农家乐,发展了旅游业。”朱文德说,全县11个乡镇80%的村集体全部参与到了中药产业。

致富种植农村门路视频_致富种植农村门路图片_农村种植致富门路

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展会现场,陵川县带来了连翘啤酒、面膜等中药材衍生产品。杨晓露摄

“我们现在产业链还比较短,缺乏深加工的企业。”原来只知道“靠天吃饭”的陵川人如今也懂了以产业带动发展。朱文德告诉记者,目前入驻的企业多是粗加工,还没有以连翘为核心的药企进驻,他们来参会就是希望走出村子,让更多人看到陵川花美的连翘、个儿大的党参,让更多企业能进驻陵川。

农户种出了好药,如果没有市场,就卖不出好价格,长此以往老百姓们也失去了干劲。张伯礼感慨:“谷贱伤农也曾是药农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要延伸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推进中草药种植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这么种能不能长出来?我们能不能赚到钱?种失败了怎么办?”孙晓波说,这是农民最常问的三个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帮扶前期,我们往往会与一些大型企业合作,通过提供相关资源配置,让他们来主动承担乡村振兴的任务。通过他们的带动,再加上与当地政府的合作,让土地使用、土壤管理、种植方式等都有了更好的保证。

孙晓波介绍,中药材扶持乡村振兴,不能光靠农户一家一户去种植。政府引导不够、资源配置不足,农民很难种出好的药材,即使种出来,销售也会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碰到天灾、病灾,很有可能出现返贫。

“自2016开始,联盟大会设置专门会场,利用联盟优势,组织工业企业、流通领域企业、专家等,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企业介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需要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商业为纽带、资本为助力的创新帮扶模式。充分发挥联盟大平台共建共享、资源整合的优势,践行国家战略,现阶段进一步巩固成果并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孙晓波说。

这几年,陵川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不少药农的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在县城里买了小房子,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村里的房子大多没有暖气,如今一到腊月,陵川县的农户们就锁起自家的小院子,到县城里过冬了。待到春暖花开时,他们就又回到村子,迎接崭新的丰收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