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县桥头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政策指路、典型引路、聚力闯路,在实践中探索前行,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产业为依托、党员为骨干、农户为基础、致富为目标的“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同时,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务实举措,按照“一线两园三点四带五千”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创新路径,探索盘活闲置资源,用足用活各类政策,激发乡村振兴动能,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推动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612132350878-54-5257f.jpg_scale_.jpg

建强村级组织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文县桥头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将党建引领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和组织保障,深入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镇党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全镇发展重要议程,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发展“第一要务”,定期召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部署会,对全镇集体经济工作进行调度部署。把党员干部放在招商引资、服务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第一线,带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镇班子成员深入各村搞调研、理思路、定举措、找优势,引导各村破除“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发展产业项目。

20230612132430460-96-796f7.jpg_scale_.jpg

充分应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集体经济发展“破题”,党群连心,共商良策,做实“说、议、办、督、评、复”六个环节,让群众参与村内各项事务决策和管理,收效甚好。“这几年,群众人均收入年年增加,但村集体经济增速缓慢,严重影响全村发展。”在民事直说会上,群众“直击”村集体经济“要害”,为建强村级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引领群众参与强村富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凝聚群心群策群力。

20230612132431128-80-15cf5.jpg_scale_.jpg

盘活闲置资源 探索多元发展模式

桥头镇山大沟深,但是大自然却赋予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近年来,桥头镇立足实际,挖掘潜能,推动发展,将镇域内的土地、山林、房屋等闲置资源盘活作为“潜力股”,采取折价入股、土地出租等方式,整合农村闲散及撂荒土地,将刘家湾、草坪、丫儿山等地4500余亩撂荒地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进行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工程,村民以田地入股分红和参与务工提高收入,订单中药材发展模式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让旧村“荒地”蜕变成新村“金窝”。同时,积极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由村集体领办创建洋汤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燕儿沟山地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园,大力发展蔬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按照“村企自愿、群众参与、共赢互利”的原则,通过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合作方式,探索推行“村集体出土地、出资产,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管理”的共同经营的模式,实现了村集体以使用的土地和投入的资产按份收取固定收益的效果。截至目前,预估年产值达500万元,向村级集体经济分红18.6万元,将有效带动120户群众直接受益,1650余人次通过务工实现增收。

20230612132351159-95-2d9a1.jpg_scale_.jpg

种好铁杆庄稼 铺就群众致富道路

一直以来,劳务输转都是桥头镇群众实现致富增收的头号“铁杆庄稼”。近年来,为多元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盘活人力资源,最大限度激活村内零散劳动力,桥头镇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与县人社劳务部门衔接,为群众就业“铺路搭桥”,全镇年均外出务工5600余人次。同时,由施工单位向村联合社支付10%服务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大力推行“政府奖补、支部引导、合作社牵头、群众为主”的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能人大户联合办企业等方式,让镇域内各合作社根据用工需求,常态化组织劳务输出,为村民家门口务工牵线搭桥,既解决了合作社“用工难”问题,也让村民获得了就业创收机会,实现了“双赢”。

20230612132356363-23-f235d.png_scale_.png

与此同时,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相对较弱的村,该镇积极鼓励头脑活、能力强的党员、务工青年、退役军人、能人大户、大学毕业生投身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来,扶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思路,带着群众一起发展,预计每年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以上。

20230612132434574-76-72062.jpg_scale_.jpg

20230612132352777-60-f0e75.png_scale_.png

优化产业发展 夯实集体经济积累

近年来,文县桥头镇按照“全域花椒、川坝蔬菜、半山林果、高山药材”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稳步推进全镇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为高楼山中药材片带、为头花椒片带、百顷山旱作农业片带、川坝蔬菜片带。实现了镇内各村花椒全覆盖,目前,全镇累计种植花椒面积4.6万亩,户均6.3亩,投产2.1万亩,产量168万公斤,产值10080万元,户均增收13905元,人均增收4455元。建成高楼山中药材产业示范片和建华、刘家湾中药材产业示范点2个,种植面积1.8万亩,产值4170万元,户均增收7249元,人均增收1843元。建成千亩油橄榄标准化栽植管理示范点工程,以黄家、苇子沟、红土堡、宅子坪、新舍、罗家坪、安子坡为代表的示范园6个,种植面积6200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20230612132434571-85-b5069.jpg_scale_.jpg

“小辣椒”变身“大产业”。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桥头镇强化工作力量,用实践成果消除农户种销疑虑,进行千亩辣椒种植工程,“订单式”降低市场风险,鼓励和支持群众发展种植辣椒产业,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科学延伸补强“农技人才指导+基地种植+公司收购+农户参与”的“订单式”产业链条,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桥头镇的12个行政村发展种植订单辣椒,种植面积达1530亩,有效带动周边农户1023户,总产量450余万斤,总产值60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累计分红45.54万元,股民分红57.63万元。

20230612132353134-28-6ec70.png_scale_.png

发展社会服务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桥头镇各村计划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党支部,坚持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牢牢把握农业社会化服务正确发展方向。同时,组织党员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处处作典范,发挥党员的特长优势,带领农户共同致富。桥头镇精心谋划,努力契合全县布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的方式,聘请“椒管家”技术团队为农户提供花椒栽植技术指导,同时,村集体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机耕整、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收割、机械除草、机械播种、全托管生产服务等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农户向村集体支付相应资金,整合资源,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从个别环节向全程链条延伸,从粮食作物向果蔬作物拓展,推动全镇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为壮大村集体资金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20230612132433799-69-d5234.jpg_scale_.jpg

不只是“低头种地”,更是“抬头看路”。如今,文县桥头镇按照沿川蔬菜现代化、半山林果标准化、高山药材规模化、畜禽养殖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希望的洋汤河田野间绘就,一幅高标准高质量的绿色生态兴镇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30612132500018-46-f86a5.jpg_scale_.jpg

下一步,文县桥头镇将积极探索实践“将党支部建在特色产业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并指导各村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桥头镇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高标准谋划、推进、实施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刘玉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