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齐圣(中)向农机手讲解侧深施肥机工作原理。
“土地平整,田面高度差3厘米以内,水一定要排干净……”4月14日,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易齐圣通过网络指导牧耕农机合作社进行水稻直播田耕整。
“现在正值水稻育秧、直播的时候,不少农户会电话或者微信询问注意事项,我都是24小时在线解答。”易齐圣今年60岁,1981年毕业后就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已有41年。
2016年以前孝南区大都是种植一季稻,5月播种、10月收获,其他6个月土地处于闲置状态,而小麦油菜效益也不高,农民种植收益很低,遇到灾害甚至会出现亏损。
为了充分利用春、夏、秋三季的温光资源,让田不闲、人致富,易齐圣暗下决心要主攻再生稻生产技术,他说:“此前孝南也有人种过再生稻,但是需要人工收割后移出田外进行脱粒,不仅费工费时且效益不高。”
他总结了经验教训:“品种特性是关键,效益不好就很难吸引农民种植,同时,人工插秧和人工收割是不可持续的方式,应全部机械化。”
2016年开始,易齐圣联合毛陈康优家庭农场主段忠桥选取两个品种(籼杂、籼粳杂),进行30亩田的再生稻种植试验。
“30亩试验田效果不错,后期我们又针对种子特性进行栽培技术试验,不断优化种植过程、集成技术,最后实现效益提升。”易齐圣介绍,经过对比实验,籼粳杂品种“甬优4949”在对比试验中脱颖而出。“前期耐低温,能提早播种;中期耐高温,结实率高;后期耐低温,一直生长到12月,再生季产量高,尤其是被收割机履带压倒的稻桩也能再生成穗——这是相对于籼杂品种的压倒性优势。”
有了成功经验,2017年康优家庭农场搭建大棚育秧、购置乘座式插秧机机插400亩再生稻;肖港官湖生态农业公司乐武林也欣然加入,种植再生稻200亩。当年就有750公斤+369公斤的好收成,并且,再生稻米供不应求,亩纯收超1000元。
有了好的品种,如何推广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农户没有种过再生稻,不相信,也不敢种。
为了打消农户疑虑,易齐圣结合两个示范主体试验总结出的种田经验,和团队一起编写“种田说明书”,具体到日期安排、物料用量。同时,让两个示范主体现身说法,一套“组合拳”下来,成功打消了农户的疑虑。2020年,易齐圣主导编制的《孝南区“甬优4949”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操作规程》登载在《湖北农机化》第3期,让农民可以按图索骥地进行再生稻种植。
易齐圣还和同事一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与示范:毯状钵苗软盘育秧缩短缓苗期3-4天;引进田间轨道自动播种机减少用工一半以上且不需要用硬盘;钢架大棚育秧提早播种期到3月初;背负式扬肥机提高追肥效率;洋马先进收割机引进减少头季收割的碾压损失;机耕路大货车运粮节省转运费用;机械烘干杜绝霉变损失;精加工色选真空包装提高稻米商品档次……
7年时间,在不断改进的农艺技术与持续更新的先进农机加持下,“甬优4949”再生稻产量产值逐年提高,去年籼粳杂交再生稻实割测产595.75千克/亩,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再生稻产出纪录。西河镇振西专业合作社、卧龙乡民耕农机合作社等纷纷加入再生稻种植行列。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片,种植面积越来越多、推广范围越来越大、辐射影响力越来越广。今年孝南区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辐射带动孝感其他县市种植面积达3万亩左右。
“未来还要对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做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争取让二者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易齐圣谈起未来满是憧憬。(罗雪珊 颜波 生梦梦)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