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江凡何红卫高杨

荆州,地处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自古兵家必争;如今在这里,一场如何处理生态与发展关系的战役正在打响。

自然优势资源馈赠荆州之地。这里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中国南方的“黑土地”熠熠生辉,淡水资源独一无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近千里,创造出灿烂的“楚文化”。

勤劳的荆楚人将农耕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在1.4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产出的油菜籽、淡水产品位居全国市州第一,水稻产量位居全省首位,“长江钢腰”上的农业大市已然形成。

刚刚上任十天,2016年11月9日,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就到荆州调研,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古老的荆州如今绿意盎然。

走到新的历史节点,荆州市“三农”工作面临着全新考验:一方面完成好建设“生态长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保障620万市民的食品安全、稳住农民增收好势头。

“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要大力发展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说。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荆州市广大农村,深入田间地头、鱼塘猪舍,探索当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崛起之路。

绿色产业——生态崛起奠基石

依生态而变,对传统“五水产业”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绿色转型让农业短板成为发展“长腿”

在荆州,绿色产业更多指依水产业,有传统“五水产业”之说:水稻(包括再生稻)、水产(虾、鳖、鳅、鳝、黄颡鱼等)、水生蔬菜(藕、莲、荸荠、菱果、芡实、茭白等)、水田油菜、水禽(主要是蛋鸭)。这些产业依托生态,也影响生态。

“荆州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由粗放经营转向可持续发展。”市委副书记崔永辉说。

湖北是“千湖之省”,荆州淡水资源尤为丰富,淡水鱼产量连续21年居全省第一,有“中国淡水鱼都”之称。全国人每吃25条淡水鱼,1条就来自荆州;每4只小龙虾、7只大闸蟹中有1只就产自这里;每消耗25斤油菜籽有1斤就出自荆州。

“走过了积累‘量’的阶段,现在到了提升‘质’的关键期。”市委常委、副市长袁德芳说。近年来,荆州不断探索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水稻早晚连作、中稻再生、集中育秧,重点推广稻虾共作、稻鳖共生、稻鱼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在监利县福娃集团3万亩虾稻综合种养基地,记者看到,路两旁一望无际的水面被分成若干标准化池塘,从虾池开挖、排灌系统布局到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专业”二字,这里即将建成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最大的基地。

作为全国稻米加工“三强”企业,福娃走上“种而优则养”道路源于提高稻米品质的“无心插柳”。集团副总经理方冰说:“我们的初衷是收获高品质的虾稻米,没想到虾稻连作可以减药减肥不减产,每亩还能收300多斤小龙虾。”

这种模式实现了“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多用、一举多得”。靠虾和一季晚稻,每亩收益在3000-5000元;农民收益也不错,企业将流转土地整理后,对增加的二三成面积也支付费用,每亩流转费在千元左右,到企业打工每天还能有一二百元收入;基地所在村组织每年每亩也能拿到20元协调费。

有“全国水稻第一县”美誉的监利,现已开发稻田养虾38万亩,年产小龙虾10万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与监利不同,荆州淡水养殖量最大的洪湖市转型走上了“养而优则种”的道路,打上了再生稻的主意。

经过调研,洪湖市认为当地温光水气等资源适合种植再生稻;60多天生育期就能带来千元以上亩效益,群众认可度高;米质优、口感好加上全程无农药、少肥料,绿色安全,米价高。目前全市60万亩中稻已有四分之一改种了再生稻。

记者在春露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看到,这里再生稻正大面积收割,他们采取“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按统一优良品种、集中育秧、机械栽插、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收割、秸秆还田、品牌销售的“八统一”技术规程组织生产。

说起再生稻的好,合作社社员们总结为“1234”:“种一季、收两季、3000斤谷、4000块钱”。联合社注册了“洪湖春露”“洪湖荷莲香”商标。2014年,农业部为洪湖颁发了“洪湖春露再生稻香米”等4个绿色食品证书和“洪湖再生稻米”地理标志,稻米还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目前全市正在争创“全国再生稻第一市”。

延伸产业链为农业效益提升打开了空间。莲是湖区特色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其产品已被“吃干榨净”。以监利朱河镇为代表的水生蔬菜集散地形成了莲子初加工一条街,莲子、藕带、藕粉、荷叶茶、莲心茶等系列产品从这里走出。“荆楚一绝”小胡鸭打造荆江土麻鸭全产业链,形成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连锁店200多个,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目前该市正在大力推进13条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转型升级的农业产业,不再坐上可有可无的“冷板凳”,一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79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由2010年的0.9∶1提高到2.3∶1。

2016年,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到17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550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416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9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居全省第一。

绿色平台——生态崛起支撑点

为生态注入科技驱动力、市场竞争力,用工业理念建设现代农业,打造华中农高区成为“中国绿谷”

在长江大学农业科技产业园一角,记者看到在一片100亩的水田中,农民正冒着寒风收获茭白。这片由该校教授赵乐承担任技术负责人的试验田,还是小龙虾的栖息地。通过“茭虾共作”,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量,还保护生态,亩收入能达到1.6万元。“周边很多村民来看,都说要学着干。”项目负责人说。

占地2000亩的产业园,处于正在建设的荆州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简称华中农高区)核心地带,面积仅占整个农高区的1%。绿色发展以科技为支撑,荆州市委、市政府为这个支撑搭建起一个国家级的大平台——将农高区建成中国绿谷。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农科集成示范区、农高产业生态城’。”园区党委副书记万会武说,农高区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搭建科技与产业相融合的平台,已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在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农高区的核心是聚合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研究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创新体系。聘请袁隆平、朱英国、傅廷栋、陈焕春等院士为发展顾问,引进长江大学、湖北省水产产业研究院、省农科院荆州分院等大专院校建设科研实验基地,未来将建立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

目前园区签订招商引资协议21家,涉及投资105.5亿。企业的加入增添了更多市场活力。作为全国农牧业500强之一的上市公司,禾丰牧业是已进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三家企业之一,之前主要在东北华北发展的他们看中了当地的水产产业。

“这是我们首次在湖北设厂。”经理崔存江说,“项目一期投入2亿元,建设主车间地上8层、地下1层,针对淡水养殖饲料上了4条国际先进生产线,每小时能加工饲料30吨以上。”

创新要素集聚让荆州优势产业强上加强,农高区绿色平台承载力不断提升。农业部批准将国家级淡水产品批发市场落户农高区,投资2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包括1.5万平方米的渔业博览馆,明年元旦春节期间可投入运营。

即将运营的中国淡水产品交易中心设五大交易区,年可交易淡水产品160万吨、实现产值250亿元,直接辐射到1000公里外的北上广等地区,进而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作为“中国绿谷”大平台,农高区自身运转也遵循“循环利用”原则,按照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要求,循环利用生产生活污水和养殖畜禽粪便,做到“零污染、零排放”,实现生产过程低碳环保、产品质量绿色安全。

以华中农高区为龙头,荆州市探索以工业理念建设现代农业,着力引导农业项目、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群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园区。除农高区外,荆州所辖8个县区市都设有农产品加工园区。全市力争到2020年,园区加工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75%以上。

绿色乡村——生态崛起主阵地

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农村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城乡、互通有无,从整治面源污染入手“打硬仗”

在松滋市南海镇新果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现代化大棚中,从台湾引进种植的红心火龙果已经熟透,理事长鲍同义用专用刀具飞快切开一个,顿时果香四溢。“这10亩火龙果亩收益保守在5万元左右。”在他看来,果实的好品质很大原因在于采用有机肥精准滴灌——而且这肥料还是“免费”的。

仅“新果源”800多亩设施农业,一年要用沼液3000多吨,要拉1000多车,只需自己承担运费。带来这样“好事”的,是远在几里外街河市镇的永利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该社年出栏生猪20万头,在本就是荆州生猪养殖大镇的南海也排在前列。

“欢迎来镇上走走,养殖大镇不仅没污染,环境还很好。”镇党委书记赵厚松说。温氏集团在该镇建有两个基地,年产仔猪26万头。为解决污染问题,集团和该市财政共拿出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对大户设备升级改造;采用干湿分离方法生产有机肥,沼液拉走种油茶、果蔬、再生稻等;沼气方便周边农户;病死猪采用市场手段,由企业拉走处理,每头补贴农户10元。

建设新农村,绿色发展是题中之义。荆州是鱼米之乡,也是养殖大市,松滋是全省排名第二的生猪大县。“养殖也要以涵养生态为先导,推进形成产品以特色品牌为主体、生产以专业公司为主导、经营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主角、服务以社会组织为主力的农业新格局。”松滋市委书记李恒说。

近年来,荆州将发展循环农业、治理面源污染作为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有序开展“猪-沼-稻”“猪-沼-菜”“猪-沼-果”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资源循环起来,可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市农业局局长黄君说。

漫步在荆州区川店镇太阳村,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往山上看,鸟语花香、果满枝头;往水里看,碧波荡漾、水乐鱼欢;往新农村看,窗明几净、美如画廊。

很难想象,这个村以前是个典型的“落后村”,1998年村书记张元全当选时,村里还欠着外债360万元;难以理解,现在有着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生猪2万头、产商品蛋1200万枚的村庄并没有污染问题。

在张元全带领下,村里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重点打造畜禽全产业链,村企富阳集团发展成华中地区最大的自养自宰畜禽生产企业。同时,太阳村也打造了堪称完美的循环经济链条。

该村通过发展种养加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实施沼气和有机肥工程,将畜禽粪污变为燃料和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的肥料。还建了酒厂和大米加工厂,用酒糟喂猪,碎米和粗康做饲料和养殖用的垫料。如今,太阳村集体收入过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循环经济在荆州,不仅有经验,而且可复制。公安县“前锋模式”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方式。湖北前锋科技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松林以前是一名燃气工程师,他们采用科学的提纯工艺和高效的产气工艺,把农村沼气提纯成含甲烷95%以上的天然气;通过确保厌氧罐常温达到一年四季高效产气。

原料通过与周边养鸡场签协议,每只鸡还要收鸡场1元钱。制成的天然气通过压缩罐装,用车拉到小区实行点对点供给,用天然气管道输送模式,同网同价销售,特别方便偏远、不能通天然气的新农村小区,每天使用费用在1元钱左右。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建设组织形态优化、技术装备先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公安县委书记刘润长说。

乡村绿了,环境好了,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下了基础。荆州近年来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产品变为旅游休闲商品。打造以荆州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周边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以洪湖、监利为重点的水乡旅游农业,以石首、松滋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农业等三大休闲农业板块。

绿色产品——生态崛起落脚点

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供给侧,规模化经营推动标准化生产,发挥“工匠精神”做品牌,健康市民、富裕农民

2016年底在昆明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主打“荆楚味道”牌的荆州市展台前游人如织、人声鼎沸。显然,荆州具备产出“好味道”的基础条件,但好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它一头系着城里人的安全,一头连着农村人的腰包,哪一头的份量都重千斤。

通过树立“不盯农田盯市场、围绕市场种好田”的理念,荆州围绕市场抓农业,依靠市场需求倒逼“种得更好”。在广大农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代表的农村改革正深入推进,年底可完成全部确权工作,为规模化经营打牢了基础。

改革过程中,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巨大作用。荆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位列全省第一,洪帆水产合作联社是全省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联社,全省第一家家庭农场李开宝家庭农场也诞生在荆州。

目前,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万个,其中家庭农场5890个、农民合作社4923个、合作联社51个。覆盖农户54.3万户,占总数的51.75%;带动农户89万户,占总数的84.83%。

规模化经营让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近年来,荆州市制定颁布农产品地方标准40多个,建成“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基地300多万亩、1500万头(只)。监利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松滋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洪湖成为全国首个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在监利县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里为农民提供包括机械播种、设施育秧、机械运输、机械耕整、机械载插、植保机防、机械收割、烘干代储在内的全程服务。“从一棵苗到一粒米,种地全过程都可以交给我们来做。”公司总经理欧阳斌说。

像“尚禾农业”这样的公司,全监利有50家。“在人均1亩地的监利,要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适应新要求、培育新动能、探索新路径、解决新短板,让农业成为有效益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监利县委书记黄镇说。

目前全市“三品”标志农产品达到524件,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达到37个;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农产品湖北著名商标达到232件。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荆州通过企业、科技、政府、市场“四轮驱动”,打造农产品品牌。

从2015年开始,“荆楚味道”这一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这是荆州市在坚持政府主导前提下,尝试用市场化办法,引进湖北荆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公共品牌运营主体,授权该公司全权负责品牌推广运作。

具体操作中,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主导品牌”的思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加强农业精品名牌建设,鼓励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目前加入“荆楚味道”公共品牌计划的企业已达60多家,迈入了发展快车道。

今年7月,旗下“荆秋缘”品牌葡萄走进了法国国庆酒会。在公安县发展葡萄产业,“荆秋缘”所属的湖北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可谓“无中生有”。老农技站长刘军1995年初到埠河镇上任时,当地种植葡萄还不到100亩。他克服当地光照不够、湿度较大弊端,潜心进行设施葡萄研发和新品种选育。

他研究的“反季节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提前一个多月上市,通过错季销售,价格是露地葡萄的3倍。从此,当地葡萄产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每年以5000亩的速度递增,现在全镇发展到6.2万亩,全县种植10万亩。

“父亲靠着一个‘土专家’的研究,带动3万多农户致富,实现了‘数万亩上十年、亩平产值过万元’的目标。”现任公司总经理、也是刘军女儿的刘静说。“我们看中的正是刘军老师的‘工匠精神’,这也是‘荆楚味道’的应有之义。”湖北荆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玉刚说。

闯出名堂的荆州优质农产品,带动了产业,更富裕了百姓。松滋市纸厂河镇工业基础差,是个典型的农业镇。该镇位于全市最西南角,地势低洼,过去被称为“水袋子、虫窝子、旱包子”,是血吸虫病重灾区,现在仍是省级贫困乡镇。

这两年,当地实行整组甚至整村流转土地,流转千亩以上的农业公司就有4家,放马庄园就是其中之一。庄园流转了3个村共1223亩地,发展设施和露地蔬菜,通过标准蔬菜园建设打造放心蔬菜基地,2015年仅用工就有1.5万个。当地农民收入近两年增长了50%,年底有望一举脱贫。“穷窝子”终于成了“金窝子”。

2016年荆州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0元,比2012年增长74.6%;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连续1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3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这些年,我们围绕‘绿色’做文章、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荆州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崛起之路。”荆州市政府市长杨智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